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研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2014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思路,特别是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需求的视角对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层面的职责进行了界定,首次提出了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的目标要求。这一目标强调合作育人与共同研发并举,拓展了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内容,突出了职业院校主动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功能,也着重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新时期我国促进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生产技术转化和产业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布局。适应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升级的必然趋势。实现这一目标将使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由单方依赖转凌为双方互赖。这种平等对称的合作关系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前提基础,也是激发企业积极发挥办学主体作用的核心要素。因此,职业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模式和机制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关注的重点问题。

 

  英国学者哈默和美国学者哈拉德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企业技术积累的支撑,技术技能积累的终极目标是核心能力的获得,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因而,企业的技术技能积累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性的内在要素。技术积累(Technologicalaccumulation)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寓于企业组织之中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能力递进。Ml企业通过技术积累获得构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在拥有关键技术之后,对整个技术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企业通过注人式技术积累、内生式技术积累和共生式技术积累三种方式积累知识和技术能力,形成维持自身运行的组织流程、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

 

  企业的技术技能积累是形成创新集群的原W这件集群包括: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型创新集群,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型创新集群以及向某技术关联域扩散的渗透塑创新集群技术轨道、技术平台、技术关联域在运行中相互支撑,构成企业内部的核心技术系统,也是企业技木水平和能力递进的核心内容。企业在发展中耑要不断提高核心技术水平,才能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优势

 

  _、职业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途径和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职业教育要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与行业企业共创国家技术技能枳累的平台,这表明在闰家的顶层设计Q经将职业院校为企业服务的层次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要素。职业院校要在国家的技术技能升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就应荇力培养高层次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提供卓有成效的技术服务。这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核心和前提,同时也是激发企业发挥办学主体作川的关键要素。只有参与到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创造中,院校才能增强n身的吸引力,实现与企业平等共贏的合作。

 

  职业院校应主动适应企业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能乃递进谣求,并将作用体现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循环m路中在不断的循环上升发展中持续发挥核心作用。

 

  1.参与途径

 

  第一,对接企业的技术创新升级需求企业的共生式技术技能积累是企业获得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技术研发、创新对接企业的发展需求,直接为其升级发展服务是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双方在相互需求、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特长,在知识、资源、技术上形成优势互补,搭建共生式技术技能积累的平台。

 

  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应着眼于行业、企业核心技术系统中的技术轨道、技术平台和技术关联域方向。通过建立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研发团队等合作形式,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者是某种环节。合作平台上不仅限于双方,川以是同行业领域或者职教集团的平台上形成的多方合作。合作各方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共同投人、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这种对接的实质是一种动态的耦合,其合作的深度由参与各方对各自提供的资源和对新技术的贡献程度决定。合作平台上产生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直接进人企业核心技术系统,进人企业的技术递进和积累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与合作平台对接的创新设备积累过程,实现其整合和传承。为企业的技术技能积累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二,对接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既是技术进步的发动者,又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与传媒,并且是更具能动性的载体.W此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并能有效利用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21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主要载体,也是企业是实现创新的前提条件。企业不论采用何种技术积累和创新模式都需要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实现完成。

 

  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本身就是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积累。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及时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进行整合,融人实际的教学过程,从而完成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过程。合作中,校企双方选择适合双方发展的合作育人模式,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在育人中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对接产业升级调整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育人过程不仅提高了生产一线劳动者的素质,校企双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重新梳理,提高企业的知识技能存量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合作模式

 

  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共生式技术积累模式取决于合作的内容以及对合作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同的组织模式反映了组织的内在化程度以及组织间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行为存在着多种类型,根据合作资源配置组合的特征划分,可分为优势资源互补型和核心优势加强型两种。优势资源互补型合作表现为院校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间的合作,核心优势加强型则表现为院校与拥有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大型或新型产业的企业间合作。其中,优势资源互补型合作是目前实践中最常见、最成熟和最有成效的一种合作方式;[31根据合作内容不同,可分为知识传承型合作和技术创新型合作。知识传承型合作以传授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双方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技术创新型合作以创新技术、研发、服务为主要任务,院校为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供智力支撑和服务。这两种模式可不同程度地并存于同一合作中,形成不同的组织模式,相互补充,互相促进;根据合作是否涉及到产权,企业与院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又可以分为产权合作协议和非产权合作协议。

 QQ截图20160405160450.jpg

  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实力,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以及技术创新的类型、新技术的重要程度,选择适应企业需求的合作模式。

 

  第一,不同层次院校的参与模式。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参与的模式不同。一般地,中职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是知识传承型的合作;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建设实力以及企业的需求进行选择,可选择知识传承型或者知识传承和技术创新并存的合作模式;应用型技术大学在合作中不仅要完成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而且还需要在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承方面为企业知识管理和人才培养课程承担更多的知识整理和引领发展任务。同时应用型大学在技术创新型合作中的角色更加重要,师资研发水平、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设施优势都是企业创新积累所需要的关键因素。因此,应用型技术大学是高层次知识传承的主阵地,更是技术创新型合作的主力军。从当前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类型来看,多数院校选择非产权协议的优势互补型合作。

 

  第二,不同需求企业的选择。企业实现技术技能积累的路径不同,其需求也不尽相同。企业的注人式积累对企业的技术基础、人力资本和消化吸收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企业的内生式积累要求较高的技术积累起点,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到核心技术系统中;共生式积累则使合作双方之间技术知识互相补充、优势共享,从而形成双向整合吸收的知识流,需要产、学、研、用能力俱佳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机构的支撑。

 

  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要对接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不同。企业会根据自身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结合职业院校提供的资源、教学和科研实力等方面考虑合作内容和模式。一般地,成长中的企业都会选择知识传承型的合作,围绕技术进步进行专有人力资本的培养。大型企业、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会选择根据企业核心技术系统的特点提供的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对接企业技术积累需求的合作是产教融合的融合点

 

  二、职业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实现机制

 

  职业院校与企业分属不同的部门。要有效发挥职业院校在企业技术技能升级和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需要M清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的职责、权利、义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行业、企业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参与职业教育的合法地位,让校企之间的产权划分合法化;加快修1丁《职业教育法》,完善修汀《公司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制定《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使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系统配套,为校企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第二,完善组织机制,建立治理结构体系。传统基于过程的技术研发组织表现为等级分明的层级结构。Torres等人提出f技术技能创新研发平台上组织之间的关系模型,以灵活的型中心辐射研发创新闭队组织代替多层级的金字塔型结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可采用岡形的组织形式,通过合作平台将技术进步与育人培养统合在一个系统中(见图2)。建立各级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各方组成的校企合作育人创新发展委员会,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不断促进和推动K域内校企协同技术创新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校企合作治理体系,创新协同管理体系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立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沟通供需信息

 

  第三,创新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应从双方的利益出发,保持持久的平等依赖关系从内部管理和外部促进两个方面,建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在合作平台内部,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标准制度,规划权责,关注新知识的产生过程,推动合作平台中参与各方的技术和知识整合,促进技术技能积累载体的吸收和消化在外部推进方面,通过设立专项科技研发和技术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推动企业将职业院校纳入核心技术创新系统,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载体。如:新工艺、新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基地、高层次团队工作室等。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相关职业院校、职业教育集闭与企业多方合作的技术创新平台的合作共建,保持从产品研发到技术成果推广的渠道畅通。

 

  第四,建立双向激励机制,为职业院校参与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鼓励企业主动与职业院校建立协同创新育人机制对建立创新合作平台的院校和企业予以政策上的扶持和专项奖励,为合作成果提供转化推广渠道。鼓励有实力的院校参与校企高端合作平台,例如:对有职业院校参与的“2011计划项目予以支持;或根据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在各层次科技与研发基金中设立职教校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计划;鼓励合作平台设立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人才计划和科技服务政策

 

  和专项基金。

 

  第五,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建立协同创新评价机制,积极引导校企高效的协同创新。将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技术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完成校企研发项目数量及转化的金额、校企技术研发创新中心数#、实训基地共建投人、技能大师T:作室等指标作为重要的评估维度,促进院校与企业持久的、深层次的协同创新

 

  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着系统培养各层次各类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艰巨任务。职业院校应努力成为促进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新的目标提出新的发展任务,职业院校应着力从内涵建设、科研实力、治理结构、师资水平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采取制定职业院校内涵提升计划、建立持续创新科研协作模式、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制定师资专业发展专项扶持计划、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等具体措施,不断加强实力,提高水平。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保持相当的吸引力和聚集力,成为企业核心技术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地,在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完成应有的使命和任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354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