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了解30年来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而分析其特点,以一定的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获得国内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学术研究较全面、较权威的基础文献数据,把握这一研究的基本脉络。
一、研究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以“农村职业教育”为题名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时间截取1981-2010年,共获得1104篇文献,包括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53篇,期刊学术论文1059篇。对这些文献以发表时间进行划分,得到各时间段内的文献数量(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文献数量除了在1990年前后5年没有太大变化之外,在其他时间段都有较大的涨幅,且近5年发表的文献数占30年总数的一半,这表明近年来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研究内容分类
对所检索到的1104篇文献,按照其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如下。
(一)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有文献中,有关“农村职业教育之现状与对策”[1]、“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等的文献最多,共540篇,占总数的48.9%。学者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现状的研究,除了对发展数据进行描述外,不约而同地将焦点指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及其因素。归纳起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问题与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观念、体制、投入等方面;二是内部问题与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办学定位、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
(二)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针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学者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类文献共310篇,占总数的28.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变化,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时农村失地农民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学者们一方面继续强调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城乡统筹的着力点。如“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3]、“农村职业教育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着力点”[4]等都是在这些方面所做的探讨。
(三)社会学视角的研究
少部分学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做了一些研究。这类文献共23篇,占总数的2.1%。其中包括社会分层、教育公平、教育反贫等,如“关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公平性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5]、“贫困个体在农村职业教育反贫中的实施措施”[6]等。
(四)区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区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多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对策、发展模式研究为主。主要针对西部落后地区、中部和东北农业大省的研究,也有少量对东部沿海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这类文献共130篇,占总数的11.8%。如“发展河南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考”[7]、“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分析”[8]、“新形势下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9]、“对陕西农村职业教育反思”[10]等,都是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
(五)国际农村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有关国际农村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文献共有22篇,占总数的2.0%。所关注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多是介绍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供国内借鉴吸收。如“美国的农村职业教育”[11]、“澳大利亚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12]等。
(六)农村职业教育史研究
这类文献较少,共25篇,占总数的2-3%。多是当代教育思想家的相关思想对农村职业教育启示方面的研究,所关注的教育思想家主要有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陶行知等,包括“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13]、“黄炎培职教思想的现代价值与行动策略——兼论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14]等。
不归属于上述六类文献的有54篇,占总数的4.9%。
三、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对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是焦点
据文献分析,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还是90年代,抑或21世纪,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焦点指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就其内容上看,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乃至21世纪,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基本上没有太多改变,问题依然是那些老问题。
(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研究的重点是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1978年,中国开始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史上最具规模的发展和改革,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这一时期,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农村职业教育转向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期间,这类文献共54篇,占这期间文献总数的23%。
(三)近10年来研究的重点是服务于新型农民培养
在近10年时间里,有关服务于新型农民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文献有181篇。这一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培训措施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等是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
(四)区域研究呈上升趋势
有关区域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文献共有130篇,从20世纪80年代的6篇到90年代的18篇,再到近10年来的106篇,可谓是直线上升。区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升温,或许与近几年来一直倡导研究要关注具体区域有一定关系。这也同时反映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结合具体地域,具有更好的实际价值。
(五)国际比较研究低迷
借鉴比较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研究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只有22篇,占总量的2.0%,所关注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处于低迷状态。
(六)社会学视角的研究相对薄弱
从社会学视角对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成果比较少,与其他方面研究比,文献数在各个时段都居后。从社会学视角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是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文献数量仅有23篇,占总数的2.1%。
四、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一)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
职业教育理论在整个教育理论中的学术地位,也是职业教育研究是否遭学术失语及研究边缘化危机的砝码,因此,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自喻。但从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对学科理论“只言片语”的表述看,农村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性、系统性、理论性有待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同样需要哲学论、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以及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要把农村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推向深入,研究者必须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在已有基础上结合教育学科的实际不断研究,不断创新。
(二)研究方法上要加强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展开的,通过研究获得的新发现往往又对原有的理论提出了新问题。由此才会出现经过改造的“新理论”提出,才会有范式“革命”。教育学的知识体系就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不断互动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从文献上看,学者在研究方法上思辨演绎的方法居多,而实证研究的方法却相对较少。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各地农村职业教育差别很大,如果没有广泛而深入的实证研究,不可能对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状况有一个真实的判断。不仅如此,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可以为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理论框架提供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相关对策,才会既具有深度,又具有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
(三)要多借鉴其他学科
一般的研究习惯于把眼光投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这是必要的,但是,在看自己的同时,也要“看看别人”,看看其他学科对农村职业教育有无借鉴意义。而且,除了常借鉴的经济学、社会学之外,其他学科也有很大的借鉴空间。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局部的震动都会动摇整个宇宙”,某一知识领域的重大突破,都可能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些看似职业教育的问题,其实也是其他学科的问题,仅囿于职业教育领域内思考,可能“无解”;大多数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杜威等,都博学多才,在许多领域有深入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甚至有专著,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具有非同寻常的洞见力。
(四)国外研究要具有持续性和开放性
对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关注度的下降值得注意,对其研究要有持续性,这面镜子不可或缺,否则不可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发展自己。从文献看,目光多聚焦在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而对其他国家关注不够。其实,每个国家的农村职业教育必然都各具特色,都会有彼此成长需要的“养料”,世界各国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因此,我们研究的视野要开阔,要扩大理解。对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不可以将其从生存的背景摘出来,孤立地、简单地分析,既要分析其理论的构成因素、逻辑结构、理论基础、理论预设和局限性,也要分析其生成的文化、历史和现实条件等。整体研究才有可能把握其理论魂魄,在领悟中产生智慧,获得借鉴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