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摘要:为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现状及班级气氛情况,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83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和《epq人格特质问卷》测试,结果表明,2010级新生在学习方法、资源利用、人际关系、班级气氛等多方面的存在不适应状况。大一新生的不适应是由教育体制、高校管理模式和大学新生期望与现实的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班级气氛
前言
“适应性”界定为: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倾向[1]。适应的心理机制是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一是对环境的认知;二是进一步构筑自身的价值观念;三是在新的价值观念指导下调整自身的需求、动机和情绪,达到与环境的和谐一致,达到适应[2]。
我们认为,高校大学新生适应主要是指高校大学新生的生理和精神随着外界情况变化而进行调节的状态,以使自己尽快适应高校大学生活,实现人生目标。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帮助高校新生有意识地适应环境,在原有心理水平和生活能力的基础上找到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最新、最佳内容和形式。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状况直接影响其大学的成长,也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文献分析,针对高校新生的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单一的方面:学习适应[3]、生活适应[4]、人际交往适应[5]等等。基本的结论为:由于教学模式理念的变化、学习自主性的增加,新生面临学习适应困难[6];由于生活自理程度的提高,新生面临生活适应困难[7];由于多元人际关系的复杂性,高校新生面临人际关系适应困难[8],等等。WwW.lw881.com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针对高校新生适应性的综合性研究较为少见,尤其是针对高校新生的班级氛围的研究还无人涉足。我们认为,班级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氛围是新生对陌生环境适应性的综合表现。所以,对新生的班级氛围进行深入分析是研究新生适应性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另外,只有在一个研究中综合考虑高校新生所有的不适应因素,才能找到某一群体新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一、研究对象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0级新生283人(年龄在16—22岁之间)。其中男生51人、女生230人,平均年龄19.44±0.97岁。所学专业包括:护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财务方向)。
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取《大学新生适应量表》和《班级气氛调查量表》两个测评量表,具体信息如下。
1.《大学新生适应量表》是台湾学者吴秀碧编制的,用来评定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量表综合考虑了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各种适应因素,将其适应问题分为:学习方法困扰、资源利用困扰、独立生活困扰、职业目标困扰、人际关系困扰等5个方面[9]。量表总分或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适应的困扰越大。
2.《班级气氛调查量表》是台湾的林淑惠编制的,用来评定班级的凝聚力。量表包括真诚、了解、尊重和接纳4个因子[10]。分数越高,说明班级气氛越佳。
三、研究方法
本次测查采用纸笔测试,现场回收问卷,统一进行数据处理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83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有效回收率98.94%。
四、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结果
1.2010级新生的基本信息统计如下(见表1)。
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国际教育学院10级新生整体情况如下:多数新生为家住农村、经济情况一般、非独生、年龄在19岁左右的女孩子。她们高中曾经住校,高考中未被第一志愿录取,以“补录”或“服从调剂”的方式被我院录取。
2.2010级新生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上的得分如表2。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