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 财会类学生诚信教育 必要性
论文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日益加强。而近年来国内国际上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呈泛滥趋势,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阻碍了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构建,更给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造成了负面影响,引起了各界关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行源头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加强对财会类学生会计诚信教育,实行源头控制,主张“以德治会”“以德治国”重塑会计诚信的思路进行探讨。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建设缺乏现象十分严重。这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损害了会计行业的信誉。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导致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失。
1.单位领导人不懂法或知法犯法,授意、指使甚至强迫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而会计人员则怀着侥幸心理,认为《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若有问题还有领导撑着,与自己无关。
2.审计对伍、注册会计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千方百计地为被审计单位遮掩。
3.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牟取私利、贪赃枉法,加上会计人员整体队伍本身“端谁的碗,服谁管”也是一个难以绕开的客观存在的困局。
二、造成现阶段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的首要原因。
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容易成形式。另外,权利监督和制约乏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不配套制约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使会计诚信、会计道德的缺失成为必然。资料表现,国内的一些大公司财务欺诈案,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银广夏、麦科特等一系列财务造假公司的曝光,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巨、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制度不健全,
经营者利用产权不明晰、信息不对称和社会监督不力。进行会计操纵导致造假行为,给不诚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
2.利益驱使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的直接原因。
会计造假的背后一般都是经济利益驱动,受益人较多,因而在利益驱动下违背执业准则,做假账,虚报利润的现象不止。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企业的管理层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不择手段,提做假账,虚报利润,蒙蔽监管者,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会计人员能否遵守职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与会计职业、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虽然《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中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依法实行会计监督”,但现实中又一味强调厂长、经理负责制,“一把手”说了算,重大经济活动都是“一支笔”审批;而会计人员作为企业成员,其任免、晋级、聘用等切身利益均由领导决定,因而会计人员不得不在领导授意下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大肆造假,使监督弱化以致流于形式。他们做假账的成本是潜在的甚至没有,而收益却是现实的,高官厚禄,名利双收。“人身依附”关系导致实际工作中“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
3.处罚不力是动摇会计人员道德意志的重要原因。
我国对公司造假的惩罚力度较轻,执法不严,也是造成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会计法》等法规对做假账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权利人情等因素的干扰,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更加使得作假账的人员肆无忌惮,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根本得不到体现。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行为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处罚;重单位处罚,轻个人处罚;重内部理,轻外部公开处理”,有限的经济处罚很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后续发展,由于处罚不力致使违法违规者得不到应有的处罚,杜绝不了做假账的行为。
4.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追求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相去甚远。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以身试法,通过收入不入帐、虚报冒领等手段,将国家和集体财富转移到个人手中,侵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如某单位的一位会计人员通过仿造单位负责人的签字报销费用,作案达116起,贪污公款8万多元。又如有的会计人员在购买公物时,多购货物或购买个人用品,将发票开在一起,回单位报销后,将物品归个人所有。再如某房地产公司会计人员张某,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仅3年,利用单位财物制度不严密,挪用公款操股,结果亏空贪污公款200多万。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说明新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感。
三、会计职业道德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1.会计诚信教育是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只有会计人员不断地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紧绷职业道德这根弦,依法、规范地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才会成为诚实守信的会计人员,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促使整个会计行业水平提高。
其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诚信教育的目的是促使会计人员追求崇高的会计道德观念,达到更高的会计道德境界,锻炼出高尚的会计道德品质,同时财政部门及各单位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在职会计人员上职业道德课,经常印发一些正反典型的材料及观看警世教育录像,开展诚信教育和警世教育,用实事求是、客观公的道德准则来矫正、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确实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在任何情况下,会计人员都应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忠于职守,做到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2.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
首先,不作假账是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求,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朱镕基总理于2001年4月16日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语重心长地题写了“不做假账”四字校训。同年10月29日朱镕基总理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考察工作时又强调指出,“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其次,做假账会引起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得国家、股东、债权人、企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损失。目前,出具虚假财务会计和审计报告十分突出。
中国市场经济陷入“信用失控”困境,股市进入“信用短缺”时代。会计市场承受“信用危机”灾难,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各种假发票、假税票、假进账单、假报告单、假财务分析和审计报告防不胜防,企业业绩整体下降,如“黎明股份”的“造假”,“郑百文”的恶意舞弊,还有“银广厦”的“股市重磅炸弹”等。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严重。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及大量的腐败现象几乎都与做假账分不开。由此可见,做假账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一是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埋下潜在的危机;二是影响企业的信誉。
四、加强财会类学生会计诚信教育是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途径
1.加强在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弥补“先天不足”。
会计人员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人们的道德观念也不是先天存在的。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通过社会系统职业道德教育和个人的修养在长期职业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首先应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开设职业道德课,同时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及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自觉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保护会计职业的尊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各级各类学校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0万左右学生进入会计队伍的行业。为保证进入会计队伍的新鲜血液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学历教育抓起。会计学历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而且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3.加强对财会类学生会计诚信教育,实行源头控制。
通过在校阶段的教育,向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从而为他们毕业后进入会计职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过了金融风暴的洗礼,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会计诚信既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又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因此,加强对财会类学生会计诚信教育,实行源头控制,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席德华.会计诚信危机初探.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2]吕淑萍.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对策.交通财会,2004,(12).
[3]魏秀芹,吕爱芹.浅谈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载《
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4]史星际.职业道德与会计诚信购建问题研究[j].会计与审计,2004.
[5]杨雄胜.会计诚信的理性思考[j].
会计研究,2002,(3).
[6]王荣华.谈会计诚信的内在要求[j].财会
月刊,2003,(2).
[7]张鸣,王明虎.会计诚信与《会计法》的修订[j].财会月刊,2003,(9).
[8]付立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建设若干思考,2009.10.
[9]肖淑兰,周清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