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教育部将对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类转型。此举意味着全国有近一半高校将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职业技术类高校,加上现有的中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将在我国教育中占据庞大的比例,如何办好职业教育将会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各种培养模式的探索让职业教育日臻成熟,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很低,教育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培养模式还有巨大的改革空间。入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薄弱,发展意识欠缺,人生观、价值观模糊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攻玉之石往往来自他山,让学生用“间隔年”去寻找未来生活的方向,找到个人特征与职业特征之间的合理匹配,是职业院校创新培养模式值得借鉴与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间隔年”在西方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间隔年(Gap Year)的意思是停顿,间隔年是以一种“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让人走出熟悉的环境,体验与以往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让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达到更好地融入当前社会的目的。间隔年在西方有长久的传统,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开学或者工作前往往会进行一次长期旅行,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此期间可以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增进自我了解,学习生存技能,有助于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确切地说,间隔年已成为人生转折时期的一种选择,被确立为一种“过渡的仪式”。在充实的间隔年里,可以学习更多课外知识,从多个角度观察世界,重塑自己的世界观。该项目不仅在大学中较为常见,也在向中学下移,成为西方国家学生进入大学前或工作前的一个普遍选择。
二、“间隔年”是职校生完成自我校正的载体
间隔年是学生的探索之旅、发现之旅。在间隔年中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发现自己的兴趣,回到校园之后奋发努力。在间隔年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回到学校以后,就会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学习动力。但间隔年对我国学生来说并非轻松的选择,花一年的时间,却没有正式的校园学习生活,没有稳定的工作。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学生想拥有‘间隔年’,还缺不少外部条件,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做出选择。”让职校生从他们厌倦的课堂学习模式中暂时走出来,到社会中去接受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获取生活所需经验,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拥有更强动力,职业教育也会变得事半功倍。
在我国,入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基础教育中成绩并不优秀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部分学生十分厌倦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到了职业院校,对文化课学习要求相对降低,学习的侧重点转向操作技能的训练。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有着超过95%的高就业率,毕业生从事的流水线岗位中,有近一半的工种只需一天或几天的时间就可掌握其操作技能。如果中职教育仍将教育重点放在技能传授上,放在培养新的上岗工人上,中职教育就会陷入封闭状态,无法产生优质发展的活力,无法得到社会认可,最终走向萎缩。
国外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他们的理念是只有具备了复合型知识才可能有创造力。技能问题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也不是学习难点问题,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技能培训。如何让知识学习起点不佳的职校生具有复合型知识及综合能力,关键是唤起学生的发展意识,让学生找到与个人兴趣相匹配的职业发展方向,重新思考个人价值和目标,这就需要在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间隔年”是暂时抛开书本,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也进一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做好下一步人生规划的好时机,很多职校生需要这样一段时间进行自我校正。
三、用“间隔年”项目助推职业教育优质发展
之所以我国职业教育帮助学生获得了一份工作,却没有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育收益,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一种缺乏技能创新和综合适应能力的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滞后,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对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乃至公民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一个很大的缺口。创新教育模式,用“间隔年”为学生及教育寻找一个“缓冲”,是职业教育值得借鉴和探讨的工作。
(一)明确“间隔年”项目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个很大的概念,与就业、职业密切相关。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在职场上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职业觉悟、饱满的职业精神和厚实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些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学校课程是难以完成的。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社会与职业中度过的,仅有一技之长却没有持续的学习能力,是不能适应社会的。职业教育就是为了满足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职业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环境,特别是非正规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开展间隔年项目,可以让学生体验别样的学习环境,对人生产生新的思考。用间隔年项目创新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对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效实施“间隔年”项目需要法律的支持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建设比较薄弱,国家级别的职教法律只有颁布于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一部,该法律强制性不足,缺乏实施细则,很多规定无法落实。间隔年项目涉及学校教学模式及教学目标的设定,学生活动项目及应达到的目标,家长的责任,企业及社会组织的教学活动安排,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是一个影响面广、涉及范围大的庞大工程,如果没有相应的单项法的支持,很可能会让间隔年流于形式,不仅对职业教育优
质发展不利,还会给企业、社会造成负担,让学生及家长失望。健全职业教育单项法,让学生、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在法律的要求与约束下各司其职,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三)“间隔年”项目需要完全学分制的支持
国外的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没有严格的学年限制,学生修完相应的学分即可毕业;而我国实行的是学年管理,完成规定的受教育年限即可毕业。间隔年项目是学生的自由选择,在时间安排上,可以选择推迟入学或者在读期间进行,这样就会给我国普遍采用的学年管理教学模式带来一定的冲击。采用完全学分制,就没有了严格的学年限制,在弹性的学制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将间隔年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过程,确定明确的项目要求,出台科学的间隔年评价机制,赋予相应的学分,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促进个性成长。
(四)以推迟入学进行“间隔年”试点
对很多入读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几乎是一种按部就班不得已而为之的惯性行为、以这种态度进入职业院校,即使学习侧重点由知识教育转变为技能培训,也难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及探索欲。在进行间隔年试点时期,可用推迟一年或一学期入学的方式,给学生预留学位,让他们拿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走向社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带着人生目标与学习兴趣返回职业院校。
(五)学校应提供“间隔年”出行前的培训
学生走向社会实施间隔年项目,学校是其强大后盾。在学生出行前,学校应开设专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活动地的风土人情介绍、社会公共常识教育、礼仪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提供详尽的间隔年项目信息,可以降低学生选择的盲目性,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帮助,使其更好地完成间隔年活动。
(六)为学生提供“间隔年”活动的资金支持
学生在社会上参加间隔年项目,不同于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学校应为学生参加间隔年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可将国家拨给学校的生均经费拿出一定比例发给学生,政府也应为参加间隔年活动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社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公益机构也应把支持学生间隔年活动作为一项有益的投资,让学生在没有后顾之忧的状态下完成活动项目。
(七)加强“间隔年”期间的学校管理
间隔年不是走出去就一了百了,走出去的目的是为回来后的学习生活打基础,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更好地走向社会。间隔年期间的学生管理需要家长、企业及社会组织的配合,学校处于管理的主导地位。间隔年期间的学生管理应由学校教务、学工等相关部门相互协调与配合,由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学校应建立学生间隔年活动档案,详细掌握每位学生的间隔年活动计划及进程,用多种方式实时跟踪学生,帮助学生协调好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关系,协调好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各方教育,定期走访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变化,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虽然身处社会,但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就在身边。
(八)加强对“间隔年”归队学生的再教育
实施间隔年项目的目的是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和发展意识,找到人生目标,使职业教育得到跃升式发展。为学生提供走向社会的间隔年,宗旨是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成为有发展潜力的人。对间隔年归队的学生,学校应趁热打铁对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今后所从事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还包含着价值、立场和责任;教育学生不仅要成为一个懂技术、会操作的职业人,更应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人;让学生认识到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稳固的专业技能基础是未来职业发展的两翼,要认真对待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上好每一节课,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间隔年与学校教育在功能定位上会形成互补关系,是职业院校学习情境从“人工”到“生态”的媒介之一。科学开展间隔年项目,让学生领略到不同环境的馈赠,在自然的、不加雕琢的成长状态中接受教育,发现自身品格,培养基本工作意识,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此解决体面就业、畅通发展等实际问题,给公众留下关于职业教育的良好的品牌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斌.全国高考新增“蓝领”模式[N].北京晨报,2014-03-23.
[2]何文明.职业教育不可培养新的上岗工人[J].教育与职业,2012(13):22.
[3]孙悦.间隔年,在校园与社会间完成自我校正[N].新京报,2012-06-25.
[4]邢晖,李玉珠.职教体制改革,行至水深处[N].中国教育报,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