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中,“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在全国院校得到广泛认可并大力推广。项目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毋庸置疑,它力图改变以往职业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其相对高要求的局限性也日渐突出。以笔者所擅长的建筑装饰工程专业为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更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项目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即我国在教育领域广泛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模式。其以理论为核心,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重点,注重教师的授与学生的受。其主要目标是完成知识传授,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一定知识量。
项目教学则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的主次关系相对传统教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而更倾向于引导者、监督者的角色,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拿来主义的接受,而需要主动在过程中探索,它强调的是过程大于结果。
二、项目教学模式的优势
1.项目教学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学习的能动性较差,想要努力学习,成绩又不尽如人意,久而久之自信心受挫带来的负面情绪使学习兴趣消失殆尽。项目教学法注重“学中做,做中学”,使抽象难懂的知识融入项目体验中,使学生易于掌握、理解各知识点,在分阶段分步骤的实践过程中重拾成就感,从而带动学习的积极性。
2.项目教学使课堂与工作实际接轨。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就招生就业情况来看,往往越是热门的专业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越高。招聘企业希望员工能实现学校与工作的无缝对接。而项目化教学恰恰能实现这一点,以具体工作案例为授课内容,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3.项目教学可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他人沟通、交往、合作等的社会能力通常是学生进入社会后首先要学的内容,但在项目教学中除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各项能力都在完成工作内容的同时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对项目教学的反思
1.学校软硬件设施。项目教学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融入项目实践中,这就要求学校提供实训场所、实验设备、各种仪器等,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场地和资金方面远远满足不了实际教学需要。以建筑相关专业为例,学生实训需要有最基本的砌砖观摩场所,就这一点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却不能提供。
2.课程设置方面。项目教学要求学习的过程性、连续性,模拟实际工作过程。这样一来,普通高职在阶段性授课的课程安排中,一门课只有24或32节,就显得捉襟见肘,很难满足项目化教学的开展需要,且对前后课程安排上如何贯通衔接、相互补充提出更高的要求。
3.教师能力方面。项目教学要求教师除教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外,更看重课本之外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不仅理论知识充足,还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就目前高职院校来看,虽然学校要求“双师型”教师,并加大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机会,但往往收效甚微。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层不尽完善,高学历人才相对本科院校要少,从学校到学校是大部分新入职教师的常态。这样一来,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没有进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仅靠短时间观摩培训,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全面提高,就很难取得项目教学的成功。
4.学生素质方面。每年高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分者皆大欢喜考上理想的大学,低分者进入高职院校。几年的学习方法、习惯养成,使这些高职生学习素养低、能动性差,很少在学习中取得乐趣。这就造成了普遍认为的高职生难管、难教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重拾自信一直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而项目教学强调的就是从自己的动手中汲取知识,如果教师依据学生可接受状况选定了项目,但学生不主动参[专业提供写作和发表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与,课后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则项目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交往式教学模式等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纷纷呈现,其中项目教学法得到最全面的推广应用。但是在高涨的欢呼声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把项目教学法看作是“灵丹妙药”的想法是要不得的。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将其应用于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整合优势资源才能将其优点发挥到极致,对它的探索、研究和有效应用必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真正实用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2]要丽娟.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
[3]李兴会.高职项目教学中的教师角色[J].职业教育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