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王立晖(1981—),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我院开展了多个食品类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培训和鉴定过程中,不断对“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探索,初步实现了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为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双证书”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是高职教育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反映。然而,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制度在目前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实用性方面。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种类和花样发生了变化,新品种不断出现,一些老品种产销量在降低,甚至消失,但是职业标准并未更新,难以充分满足行业和企业需要。第二,差异性方面。职业鉴定机构开展鉴定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有差异。各培训、鉴定机构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工作,但由于食品种类繁多,难以针对所有品种开展培训和鉴定,导致持相同证书的人员具备的技能水平和所能从事的生产岗位有差异。第三,强制性方面。职业资格证书共两类,分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资格。食品类职业资格一般为水平评价类资格,不具强制性,部分学生对该类证书重视程度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培训、鉴定效果不佳。
学生高昂的考证热情与社会认可度低之间的反差将危及“双证书”制度的持续落实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急需提高,“双证书”制度实施效果亟待提升。开展高职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高职院校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办出高职特色的教育;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
二、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过程
我院以职业资格证书鉴定部门、企业、职业院校和在校师生等“双证书”相关各方为调研对象,调研“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暴露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初步形成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继续与“双证书”相关各方探讨改进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形成教学体系。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见图1。
查阅资料:查阅期刊、报纸和电子文献数据库,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寻找“双证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调研方案和开展研究提供依据。
制定调研方案:汇总资料、整理信息,确定调研重点,制定调研问卷。最终决定在聘用企业兼职教师、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展开调研。
开展调研: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电话采访、组织座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开展研究,调研对象包括用人单位、职业鉴定机构、教学一线教师和高职生。找到目前在“双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教改方案初稿:根据调研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在立足教学设施和师资现状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双证书”制度实施需要的教学改革方案。
实施与评价:参照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教学,并客观评价方案实施效果,为修订方案提供依据。
完成教改方案,形成教学体系:解决实施中尚存在的问题,修订教改方案并实施,形成“双证书”一体化教学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二)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
1.改革教学体系
第一,调整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由学历教育转变为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岗位的持有“双证书”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第二,调整课程设置。从职业岗位需要入手,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重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第三,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兼顾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增减合理分配各课程的教学课时,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技能型课程力争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化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模块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应技能,达到相应工种的鉴定标准。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耐挫能力。
第五,设立人才培养监督机构,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体系。聘请企业专家和技师督导教学情况,并与用人单位长期合作,跟踪持“双证书”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改进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之处。
2.改善教学条件
建立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参照企业生产车间配备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建设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模式制定工作计划和制度,引进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生产氛围,使学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锻炼企业所需生产技能,为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储备技能。制定校外顶岗实习机制,与企业合作开展顶岗实践活动,保证学生毕业前能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职业化的训练,零距离锻炼技能,适应工作岗位,平稳实现由学生到技工的过渡。
3.提升教师水平
高职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效果。为满足培养“双证书”学生的需要,高职急需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技能,以及扎实的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二是委派校内教师定期前往企业开展顶岗锻炼,使其具备“双师”素质。
4.严格执行考核标
准
采取以上三项措施后,高职院校初步具备了培养符合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条件。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教学实践和考取资格证书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学习知识和锻炼技能,并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 [本文由wWw. 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学生实施考核,不达标者需重新学习和考核。将评优、评定奖助学金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促使学生端正学习和考证的态度。
三、高职食品类专业“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运行成效
1.成功申报、开发和建设了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的食品检验工、啤酒酿造工和白酒发酵工职业技能培训包开发项目,并已顺利通过专家检验。
2.推动了我院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天津市国家技能鉴定第六十三所)、十四家食品企业(津乐园和中科百奥等)的深度合作,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
3.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学生职业资格认证报考率达100%,持“双证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明显高于历届非“双证书”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张蕊.国外典型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3(39).
[2] 柳连忠,王玲.论高职双证课程开发实践急需解决的五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