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摘要]公共基础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难点之一。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公共基础课的开发、改革与建设,对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 公共基础课 工作过程系统化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全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提供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 [2006]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存在,其基本属性体现为:就业导向的目标定向、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基本定位。据此,新一轮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引发了整个高职教育理念的转变与课程体系的重构,形成了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顶岗实习等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共基础课,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经典的理论体系、严格的政策规定、不同的专业需求、统一的能力认证以及似乎难以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使得课程改革与建设无从下手,成为制约高职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的因素之一。如何使公共基础课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大潮流,推进这个高职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进程,要求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的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为高职公共基础类课程的全面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历程与现状
目前的高职院校多数由原来的中专学校组建、升格而成或成人大专转型而成,首批高职院校成立至今已近10年,长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历史积淀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懈探索,使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期阶段,一方面,由于长期中等职业教育所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对高职教育定位的认识不足,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主要局限于对教学内容的拼凑、剪切和加工,教学上基本沿用中专陈旧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wWW.lw881.com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高职院校由于生源的变化,我院曾经出现过中专、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等不同学制、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并存的局面,迫使公共基础课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学时、不同要求,这种“分层教学”不过是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的过渡,或者说是学科型课程内容的“改良”,课程模式并无实质性的变化,课程改革基本属于以教学内容为主的“粗加工型”。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政策,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定位,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指导思想。在此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职业教育不再是以知识为主体的课程教育,而是以能力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焦点由课程本身转移到了职业岗位的需求、人的能力需求。
一般教育学理论认为,广义的课程概念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课程”已不再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而是以某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学习领域,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系统化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
上一篇: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下一篇:实效性教学在数控车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