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内涵理解、网站设计、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过程化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实践。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增强“建设”意识,切实改善教学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精品课程;微生物学;课程建设
《微生物学》是高职生物技术类、制药技术类、食品类、环保类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覆盖面广,应用广泛,对于学生的生物学素质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职业能力的迁移均有较大的作用。2007年,《微生物学》课程被遴选为我院校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项目小组成员分析了行业需求、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初见成效,2009年,该课程被评为安徽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笔者拟以《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为案例,对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探讨。
深刻理解内涵,明确建设目标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高职教育层面上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定位是构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我们在深刻理解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确定了《微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即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选用先进、适用教材;课程网站运行良好,课件、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资源丰富,能有效共享,并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与特色。wWW.lw881.com
《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显示器精品课程网站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教学成果展示、资源共享的重要窗口,可以反映精品课程建设水平。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动画、文本、声音等多媒体的有效组合,帮助学生理解《微生物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其次,课程网站需要精美的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应简洁大方,网站风格应尽可能地体现精品性、专业性,还要有一定的活泼性。考虑到《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倾向,在色彩上可以蓝色调和白色调为主进行布局,制造蓝天白云的效果,凸显精品课程网站的美感,从而吸引访问者的长时间浏览,提升网站的价值。再次,要注意精品课程的共享性,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利用网上精品课程资源,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在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具体实施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没有一支教育观念新、理论水平高、职业技能强的“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是不可能成功的。我院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积极引导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家和行业职业技能考试,获取相关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选聘有行业背景的兼职教师加入教学团队。这样的师资力量可以有效地配合和促进教改工作,使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联合或交替授课,“双师”素质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工作任务驱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实践中,通过分析我院微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将《微生物学》课程整合成微生物显微观察、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分离、微生物发酵机制、生产菌种管理、微生物生态等六个模块,通过18个工作任务完成教学。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每个模块设计的工作任务具体、内容独立、结构简明、重点突出。教师根据模块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及岗位要求,选择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整合。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切实了解知识的价值,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在选择和制定模块时,要认真搞好市场调查,充分了解和熟悉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把市场上短缺的、适用的、新的技术和知识及时融入模块,形成既满足市场需求,又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块,使之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应以先进的
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实现“三个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传统教学手段与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通过对《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恰当地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使复杂枯燥的理论内容变得简明易懂。主要的教学资源(如教师教案、试题库、实践指导、参考文献、授课录像等)发布上网,发挥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将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变为现代的“学生、情境、网络”,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结合微生物技术职业岗位,将微生物技术分解成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分离培养、菌种保藏等技能模块,由“双师型”教师在校内实验室进行集中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加深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要求学生利用学校的啤酒生产实训室,独立完成生产过程的酵母菌种扩大培养、酵母菌数量、出芽率及死亡率测定等工作,教学内容围绕真实岗位技能需求展开,实现理论
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融合,保证学生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另外,微生物存在于生活实际中,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参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等课外科技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训结合。校外实训是校内实践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存在紧密的联系。经过校内学习和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微生物操作技能,然后安排学生到阜阳金种子集团、华润雪花啤酒(阜阳)有限公司、安徽省福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强化提高。校外实训由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上不仅可加深对微生物生态、微生物代谢与发酵控制等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体验
企业文化。
“过程化、网络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助力器传统考试在考核内容上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在考核方式上以“终结性考核”为主。成绩的加权计算表现为偏重学科知识的理论考核,轻视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为考试而学,为求较高分数而在考试中作弊,不利于激励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模块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完成每个模块教学后就可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除传统的笔试、实验操作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测试、在线答疑、网络论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控每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及时验证教改思路是否正确,以便对网站内容进行改进,使网站的资源不断完善,充分发挥教学网站的辅教、促学功能。
高职《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要增强精品课程的“建设”意识精品课程作为课程中的精品,应是高水平的、特色化的和不断创新发展的动态课程。课程组要走出重申报、轻建设的误区,增强“建设”意识,要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要着眼于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更
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师资结构与实验实训设备,提高课程管理水平,切实将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贯穿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凸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学校要有政策、经费、待遇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保障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以精品课程为抓手,切实改善教学条件为保证精品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每年应安排专项经费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软件的建设,同时要支持与精品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等硬件建设,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完善软、硬件教学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学院已有的教学设备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网络访问频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有利用网络的意识,但是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严重不足,仍然较多地依赖教师的课堂知识灌输。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要设计在线测试、虚拟实验、师生交流论坛等板块,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访问频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支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教学改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搞好精品课程建设,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不能受制于一种标准。在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要有新思维,新突破,先行先试,突出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涛,张波,何斌斌,等.国家精品课程《农业生态学》教学网站开发与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22(9):7-9.
[2]李巧平.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106-107.
[3]高建新.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3):33-35.
[4]熊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王明跃(1975—),男,安徽利辛人,硕士,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与研究。
论文联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