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


摘要分析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并对该模式进行了构建,为丰富地方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构建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新技术成果,农村的建设需要高层次的农业职业技术人才。20世纪末,国家支持本科高校举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政策出台,我国大部分地方农业高校均依托优势专业创办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始招收职高对口学生,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尽管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已成为地方农业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还显得相对薄弱和不成熟,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上与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不相适应,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地方农业高校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一种有效尝试[1]。对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进我国农村建设进程,满足农村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同时也是地方农业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促进自身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1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1.1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央连续7年将“三农”作为一号文件颁布,可以看出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农村的发展建设需要大量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2]。可见,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已逐步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从职业教育的经验来看,加强校企合作是加速人才培养进程、提升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必然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农业高校作为我国区域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更应紧跟这一趋势,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1.2缓解地方农业高校就业压力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十分严峻。尤其是近几年,社会经济呈现下滑态势,加之我国正处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期,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一些国内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尚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地方农业院校的职教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则更为严峻。在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可从农村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调整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2]。同时,可以借助企业的生产基地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有针对性的加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毕业后就能迅速融入社会、融入企业,直接为三农服务。这也是缓解地方农业高校职教类毕业生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1.3实现地方农业高校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高校之间诸如招生生源、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等一系列竞争也日趋激烈。地方农业院校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自身的质量、特色。因此,如何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显得尤为重要,没有特色的地方农业院校,将难以生存和发展。然而,当前大多数的地方农业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实习基地缺乏、教师二次培训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的持续发展。在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既可以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又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2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
  2.1营造文化氛围,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理念体系
  在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施校企合作,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支撑。目前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诸如“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试验班、“3+1”培养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常见,但在大部分地方农业高校除了与企业之间有比较广泛的科研合作外,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并不深入。尤其是地方农业高校的职业教育,虽然存在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但始终不是学校办学的主流,甚至有些用人单位、老师、学生对地方农业高校的职教类学生尚不太认可,就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这种观念的消除并不能完全依靠传统的教育活动,须营造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的长期熏陶才能逐渐消除。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并在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校企融合”,让学生从入校起就感受到优秀企业文化中的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以及经营理念中的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3]。还可聘请知名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以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
  2.2结合社会需要,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课程体系
  农村、企业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课程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必须依托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但目前大多数地方农业高校的农村职业教育均是依托于学校开设的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办学,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不同程度的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实用,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化,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办学,不能真正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充分了解社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是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具体能力要求,合理完善教学计划,将与企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至公共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实习活动等各个教学模块中,从大一至大四统筹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全方位的感受企业精神和企业氛围。另外,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还需通过“企业专业导学”、“业内就业指导”、“行业专家知识讲座”等方式搭建专业课程平台,丰富课程设置的内容。
  2.3改革教育手段,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师资体系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要使教育达到目标,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具备竞争力,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就必然要求有一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作为保证。但就目前大多数地方农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看,从理论知识的传授到实践的指导,均是由学校其他学院的教师兼任,还没有形成一套结构合理的师资体系,教师资源相当匮乏。因此,构建出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成为地方农业高校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实施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地方农业高校职教学院的办学特征决定其师资队伍的建设必然要走多元化路线。一方面,加强在职人员的进修,借助企业的实践资源平台,鼓励教师进行各类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打造一支既有学位学历,又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结合合作企业资源,聘请一些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农业科技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等作为兼职教师,以弥补师资的不足[4]。逐步构建出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师资体系。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突出的是实践性,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其性质必然要求改革教育手段。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多采用探究活动教学,适当安排实习、参观、讨论等环节。在授课方式上,除课堂讲授之外,通过加大实验课比例、农村基层单位生产实践及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突出实践环节。

  2.4锻炼学生技能,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实践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作为基础,这也就决定实践教学模块在整个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地方农业高校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跟全日制本科生培养一样,仅仅局限于课程实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没有针对性的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体系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合作企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和内容,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过程中突显出来;二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学生根据企业、农村的人才需求及个人的兴趣爱好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争取毕业时实现“多证”上岗;三是开拓合作企业范围,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大量优质的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多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2.5完善规章制度,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评价与监控体系
  任何教育模式都应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保障。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这就需要合理的评价与监控机制来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向实施者反馈,然后针对问题及时整改。在评价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上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外实习的管理。学生在外实习期间,因涉及实习基地比较多,分布广,难以集中管理;另外,学生实习期间的自由空间增大,容易放任自流,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进行约束。二是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效果评价。因学生在外实习的自主性较强,再用传统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不太科学,需建立合理的学生绩效评价体系及相关的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三是校企合作培养的信息反馈系统。校企合作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培养计划须根据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由企业管理人员、实习指导老师、学生等组成的信息反馈系统,进行信息的交换与反馈,再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以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参考文献
  [1] 周燕,蒋国平.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与突破策略[j].高教论坛,2009(10):112-115.
  [2] 熊新山.对农业院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2001(6):35-37,50.
  [3] 尹迎宾.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华优质教育,2005(3):7-9.
  [4] 王继平.职业教育改革试验的八个核心内容[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6):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hiyejiaoyu/5604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