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政金融
对分课堂是中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PAD三个环节的实施改变了师生之间的权责关系,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相辅相成。本文以《国际投资学》课程为例,设立了开展对分课堂教学的框架,提供了一些经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全面有效开展对分课堂教学的思考。
对分课堂国际投资学教学模式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上个世纪70年代末,高考录取的人数才30万左右,1979年的高考录取率仅为6%;1989年,高考录取率已经上升至22.6%,录取人数增加了一倍;1999年,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政策引领下,高考录取人数已经攀升到160万人,录取率已经超过50%,达到55.6%;2015年,高考录取人数700万人,这一数字是1979年的20多倍,录取率高达74.3%(见图1),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的时代。
从历年高校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来看,1990年两个指标的数值略微超过60万人,突破100人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而突破200万和300万人则仅仅分别用了四年的时间。(见图2)2014年,383万人的庞大招生规模给所有高校带来了较为沉重的教学压力。
在大学生人数不断翻番、大学课堂教学依然是“填鸭式”讲授型教学的情况下,大学生源质量的问题,显得颇为严重。饱受诟病的课堂问题诸如“睡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所有老师提问的问题、作业都是找“度娘”帮忙,答案千篇一律;所有逝去的睡眠都在大学课堂上弥补了,而且一点也不影响考试,因为大多数老师都会给所谓的“考试范围”。熊培云教授对比了在国内念大学和在巴黎大学上学时的巨大差别:我在国内念大学时,成绩好坏多半决定于我在考前一晚是否强忍悲痛背诵答案,巴黎大学考试时一门必修课只考一道论述题,连续笔试五个小时,写十几页纸。前者只考我对标准答案是否有过“一夜情”,后者考察的则我若干年来持续思考或者阅读的积累与思辨能力。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研究性教学”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试行,2005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至今,无论是部属综合性大学还是地方性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研究性教学,但开展的效果却褒贬不一:有的是一门课中的一个章节试行了研究性教学,有的仅仅是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表现“研究”,有的是让学生大量搜集文献资料,梳理出简单的文献综述后不了了之等等。薛忠祥、岳伟(2012)研究认为,“研究性”教学只是一种普通的教学形式,和创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创新是不可教的,这恰好与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观点不谋而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变教师在大学课堂上的“饲养员”角色,彻底地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些迫切诉求下应运而生。
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基于大学生心理学规律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对分课堂,具体包括课上讲授(Presentation)、学生课外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学生课上讨论(Discussion)三个环节,又可简称为PAD课堂。与对分教学的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相呼应,澳大利亚库克大学心理学系的利文博士也创造了CAR教学法,由Concept(概念)、Action(行动)和Reflection(反思)三部分构成。
从2014年9月1号起,对分课堂开始网络推广,受到众多老师的认可和称赞。截至17号,对分课堂已覆盖到含香港在内的全国所有八大区域。2015年8月,上海复旦大学专门针对“对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举办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研讨会”。上海财经大学的乔晓妹老师让同学不仅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还要提出一些自己弄懂了的难问题来考验别的同学,让大家互相挑战、回想激励。来自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的复兴中学的孙欢欢老师在分组中首次采用拼图组概念,每个6人小组中派出两个代表插入别的小组,把本组的讨论成果与其他小组分享,像拼图一样,形成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上海理工大学的何玲老师,在2013~2014第二学期的英语口语课上,使用了通过微信公众号来接收学生口语留言作业的方法,利用网络新技术减轻学生负担,得到学生好评。因此,行之有效、试点成功、覆盖迅速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也同样激励笔者在自身的专业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搭建适合于自身专业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二、《国际投资学》课程的PAD课堂框架
《国际投资学》这门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它立足于以资本国际流动为中心,以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为主体,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两种重要的投资方式,借助大量的国际投资实例将国际投资理论予以具体地运用、检验。
《国际投资学》课程总共有48个课时,每周上课一次,连续三节,每节45分钟,16周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结合国内专家的诸多教材和自身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课程共分为八个章节,除了第一章的基本概念介绍外,后面的七章均采用PAD课堂教学模式。
(一)P环节
在讲授环节中,教师是主体。教师讲授的内容与接下来的两个环节紧密相连,将这一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体系进行详细讲解。学生非常清楚这一环节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后面的内化与讨论,因此学生会尽可能地集中注意力。当然,这样的全神贯注时间肯定不可能保持三节课,所以P环节的时间把控是关键,吸引学生进入这一环节也是必要的前提。
以《國际投资学》课程中的跨国公司避税问题为例,P环节的开篇是五分钟的007系列电影之一《黑日危机》的节选,影片中出现在西班牙毕尔包的瑞士工业银行可以替当事人存放保管一切保密的物品,可以满足当事人的所有要求。通过这一片断的引导,将学生带入避税问题的世界;接下来举出近些年来全球著名跨国公司“臭名昭著”的避税案例与令人瞠目结舌的避税金额,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与热情。在以上两步的铺垫下,正式向学生讲授避税的相关概念和基本避税流程(见图3)。
(二)A环节
在课外内化环节,学生是主体。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把学习分为“知识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步骤。诸如“填鸭式”“灌输式”之类的传统教学方法,就仅仅完成了知识的传递过程,学生好比是复读机,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字不拉地默下来,或是背诵出来。这些被动学习的效果已经有目共睹了,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以数学形式形象显示了被动学习的收益(见图4)。在金字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就是我们最熟悉传统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顯然,在对分课堂的A环节,“吸收内化”是主角,学生不仅要将书本相关知识、逻辑关系梳理清晰,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学习收获更多的“隐性知识”。但盲目地让学生在课下自行阅读、复习老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收获肯定也是寥若晨星。所以,在这一环节张学新教授的比方是像有间隔地打洞,笔者将其比喻成设立航标,具体的航标可以是思考题作业,可以是几篇抛砖引玉的文献,也可以是一些简短的案例,这些航标引领学生从基本的知识概念走向主动查阅、理解、思考的旅程,最终收获自己的“隐性知识”。经过自身的整合构建,这些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在将来的D环节中,学生可以积极、自信地将他们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仍然以跨国公司避税问题这一小节为例,提供给学生的航标形式可以是如表1的关联公司损益表,学生可以凭借前面的避税流程,自行设定各种避税方案,研究对比避税前后公司的损益情况。在此基础上,去相关数据库寻找跨国公司避税的实例,了解现实中跨国公司真正采取的避税方法。在2016年秋季学期的授课中,笔者还提供了另一个航标,时寒冰教授的一篇博文《特朗普正在开启全球大萧条》,这篇文章不仅揭示了美国著名跨国公司避税的程度之深,而且还提及特朗普回流资金的具体政策,从而可以激发学生从反避税的另一个视角来学习。这就像冬天北方的穿杆、冰眼捕鱼,一个个航标就好像一个个窝子,找准了捕上来的一堆堆的鱼,然后进行分筛、归类。
在课上讨论环节,学生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教师是制片人。这一环节的学习直接是主动式学习,借鉴学习金字塔中主动学习部分(见图5),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主动学习带来的鲜明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无疑是讨论方法。讨论的话题可以是上节课老师布置的思考题、案例研究,也可以是本节课讨论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讨论的组织安排既可以是分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讨论。在《国际投资学》理论章节的教学中,有一个话题是关于跨国公司寡占反应理论的,讲的是跨国公司将国内的寡头垄断竞争延续到东道国市场,促进了东道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这一理论的讨论环节中,全班学生按照领头羊与跟随者的关系如肯德基与麦当劳、康师傅与统一等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成员一般都在四人左右,一组组学生将一对对跨国公司在各个领域的竞争、相互促进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采用的表现形式也别出心裁,比如康师傅与统一之间的寡占反应学生采用的是“相声”的表演形式,一人扮演康师傅,一人扮演统一,一人旁白,让同学们在欢笑声中对这一理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小组为了凸显出追随者模仿领头羊的种种表现,将它们的产品进行了现场的对比,让同学们和教师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正如图5中的由讨论过程向实践过程的转移,可以使学生的有效记忆不断增加。
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自我学习之后再回到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与全班同学和教师进行深入地互动交流。导演也好,制片人也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说学生听的学习模式,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等的,学生在讨论实践中逐步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有可能产生出新的问题,教师在讨论环节中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与深度,考虑是否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探讨,甚至对于学生讨论产生的新问题自身陷入更深研究,激励教师课后进一步探讨。
三、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
在对分课堂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上课的气氛是活跃的,学生是“闲”不住的,思维一直是在跳跃着的。教师的教学告别了“单口相声”、“自问自答”,学生肯学了,教师自然会在学生的鞭策下挖掘出更多、更新值得探讨的东西。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还是遇到了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笔者想通过以下几点为提升对分教学效果、更大范围推广对分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1.教学的灵活性受到的限制过多。在教学时间上,受到教学大纲学分课时的限制,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模式,教学时间是不可能变化的,这就束缚了对分课堂中D环节的开展,有些内容因为时间的因素挖掘得不够深入,把更多的学习内容压在了A环节。在教学考核上,受到评分系数的限制。如果要增加一些考核方法,如口试、案例讨论等,在所谓的网络系统中是难以实现的,甚至将平时成绩提高至超过50%,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行政手续,较为繁琐。
2.独木难以成林。在现今全面开展绩效考核的制度下,大多数教师为了完成或增加工作量,都特别注重数量的增加,再加上科研的压力,在教学上搞一些创新或变化的积极性十分微弱。教学制度中,对于研究性教学的工作量激励也仅限于个别专业个别课程,更不用说对分课堂这样的新生事物了。所以,开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属于一厢情愿,教学现状难以在短时间内有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埃里克·马祖尔.同伴教学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陈瑞丰.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03):71-74.
[3]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03):116-118.
[4]李欣.对分课堂: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学新方法[J].学周刊,2016,(10):16-17.
[5]马陆艳,陈瑞丰.对分课堂对提升大学生人格的意义[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8):168-170.
[6]薛忠祥,岳伟.“研究性教学”与“朝三暮四”式创新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2,(07):20-23.
[7]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05):653-658.
[8]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5,(05):5-10.
[9]朱品文.对分课堂实施的五部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4):117-118.
作者:蒋兰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caizhengjinrong/25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