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政金融
所谓网络银行是指借助现代数字通信、互联网、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在线实现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汇转、电子票证、账户管理、货币互换、投资理财、金融信息等全方位快捷、安全和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2014年3月,首批5家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试点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其中两家以互联网巨头为股东身份创办的纯粹网络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尤为引人瞩目,其共同特点是探索运营成本更低的纯粹网络银行模式。
这种探索与创新意义十分重大,若此举能够成功,不仅能为中小微企业、“三农”及社区,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的融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银行模式将与传统银行形成错位竞争,并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倒逼传统金融改革。
一、我国纯粹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以普惠金融为目标,以广泛客户为基础两家纯粹网络银行都以普惠金融为目标,具备广泛坚实的客户基础。以低成本服务小微企业、普通消费者、“三农”和社区,但两者也有着不同之处,具体而言:微众银行业务和渠道主要依托移动互联端,基于腾讯在社交领域的垄断地位,使其掌握了大量的个人社交数据。因此,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截止2014年11月,腾讯已拥有含wechat在内的4.68亿微信用户、8.3亿QQ活跃用户和6.5亿QQ空间用户,同时在门户、SNS、娱乐等众多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用户基础。其中按学历分,高中及本科学历占75%;按年龄分,11-30岁青少年占70%;按区域分,一线城市占14%,二线城市占19%,三线城市占29%,四线城市占38%。这使微众在开拓个人金融服务业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浙江网商银行也是去柜台化的纯粹网络银行,不设实体网点,不经营现金业务,通过网络数据对个人信用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网商银行的各项金融服务功能。目前,蚂蚁金服拥有的支付宝实名注册用户已超过3亿,移动端支付宝钱包的活跃用户数达1.9亿,另外还有阿里小贷等多种互联网金融形式。因此,浙江网商银行将重点发展三四线城市,着力服务在央行征信体系中80%没有被服务过的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但由于网商银行主要依托阿里在淘宝和天猫的小微企业和消费者群体,因此,其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更具用户优势。
(二)以“轻资产、交易型、平台化”为支撑技术和数据是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都拥有先进的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驱动风险控制能力。由于其共有的纯粹网络银行特性,两家银行在发展战略方面也有相似的定位,即采取轻资产、交易型和平台化发展战略。而不同之处在于两家公司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数据能力各有优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大数据驱动风险控制方面,微众银行已经具备了将“社交大数据”转化为“金融大数据”的技术手段,目前,腾讯大数据系统已经汇集了40万亿条数据信息。以其首款产品“微粒贷”为例,该产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将社交大数据与央行征信等传统银行信用数据相结合,通过社交圈、交易网、基本社会特征、行为特征、人民银行征信5个维度对客户进行综合评级,并运用大量指标构建多重模型,快速识别个人信用风险。而网商银行则继承蚂蚁小贷的大数据风控体系,利用“车间”数据库及构建的“水文模型”等,从其历史销售和行业景气程度的大数据分析中预测小微企业的后续经营状况,相比传统金融机构通过财务分析和人工审核的方式放贷的科学性大大增加。
在云计算技术方面,网商银行由于拥有基于阿里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架构的金融云计算和OceanBase数据库为核心的“去IOE”系统,成为国内首家采用自主可控核心系统的网络银行,被称为中国第一家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基于金融云计算,网商银行极大降低了运营成本。除此之外,基于金融云架构,还能实现计算能力的弹性扩容,随时应对突然增长的互联网业务。
在远程开户技术方面,两家银行均已获得突破。其中腾讯人脸识别LFW数据集准确率超过99.5%,居世界首位。而且微众银行已与公安部所属的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达成人像对比服务的战略合作,为未来远程开户做好了前期准备。而由蚂蚁金服与Face++合作研发的网商银行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在LFW国际公开测试集中达到99.5%的准确率,还能实现“交互式指令+连续性判定+3D判定”。这为两家银行未来开展相关金融服务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三)以“个存小贷、小存小贷”为特色在业务发展方面,两家银行有相似的模式。微众银行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微众银行APP有理财、转账、绑定工资卡定期存入、还房贷等功能。但目前微众银行只能依赖于同业获得授信,“微粒贷”正是通过这一模式实现的放贷功能。其存贷业务特色可以概括为“个存小贷“其中“个存”的存款将不设定下限标准,主要提供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产品。2015年5月15日,前海微众银行采用主动授信模式,首款纯个人信用贷款产品“微粒贷”在手机QQ上线,并通过QQ钱包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贷款额度在20万以下,贷款利率低于一般信用卡,截止2015年6月中旬已经发放5亿元贷款,还款额达1亿。下一步微众银行将与QQ钱包一起在微信中上线。未来发展方向是每一个QQ微信用户的零钱包中都有信用额度,随时可以借贷还款。
而网商银行则在蚂蚁金服已拥有了一定吸存能力的背景下,采取了“小存小贷”的业务模式,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20万以下的个人存款产品和500万以下的贷款产品。“借呗”就是其推出的一款信用消费产品,它引导消费者购物先通过“借呗”预付,次月再还款。它与微粒贷不同的是,前者是信用消费产品,后者是贷款产品。从贷款利率来看,“微粒贷”的日利率为0.05%,而“借呗”的日利率是0.045%,“微粒贷”的还款方式是等额本金,“借呗”的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从用户体验流程来看,从“微粒贷”主界面到借款成功,大约需要9个步骤,而“借呗”仅需5个步骤,相比而言后者更加直接,简洁,提高了用户体验环节。
二、我国纯粹网络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制约:互联网金融监管与传统商业银行监管规则相冲突首先,对于银行业务之本的开户问题,虽然远程银行、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达到实名认证的同等效果,但监管机构出于风险管控和消费者保护等审慎监管的考量,仍规定客户新开银行卡账户和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必须做到“亲见亲签”,而不设网点的“网络银行”无法与客户实现面对面,从而阻碍了网络银行存款业务的拓展。其次,除“亲见亲签”之外,纯粹网络银行在业务流程上也对现有监管规则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的监管办法与网络银行的线上业务模式并不十分吻合。
网络银行在物理布局、运营方式、风险表现、发展思路方面都和实体银行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针对传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杠杆率、流动性等指标显然不足以涵盖当前网络银行的金融业务范围,需要监管当局补充增设新的指标体系。从某种深层次意义上来说,以微众和网商银行为代表的新型法人网络银行创新成功与否,其重点不在于机构的形态和模式创新,而是在于能否在账户层面实现监管与制度的突破。
(二)业务制约:网络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网络化延伸构成竞争从业务模式上来看,传统银行业金融创新正在向网络化延伸,与网络银行业务形成一定的同质化竞争。例如,近年来,传统银行业务从渠道创新到产品创新,从负债“上网”,到资产“上网”,逐渐改变着传统银行业的金融业务模式,目前已经形成包括直销银行、银行系统P2P、社区金融O2O、金融电商和众筹等诸多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以直销银行为例,目前基于弱实名的电子账户体系,已经上线了包括定期、货币基金、理财、P2P等金融产品,用户可以通过APP等工具直接购买,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有效地覆盖了银行的长尾用户。这种经营模式即可以拓展本行以外的用户,同时也为区域银行跨区经营提供了捷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银行客户到柜台购买产品的行为方式。
另外,从银行P2P产品供应来看,主要包括票据、保函、信用证等产品,收益率在5%-7%之间,而且投资门槛基本上为1000元左右,这种产品及业务模式,具备了低门槛、高回报、受众范围广、无需面签、突破地域限制、投资期限灵活等特点。由此可看出,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与纯粹网络银行在渠道、客户、产品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对纯粹网络银行未来的创新发展形成一定的压力与挑战。
(三)风控制约:网络银行风险控制与传统银行风险控制不适应首先,征信系统是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之一,在提高信贷效率、防范信贷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我国刚刚起步纯粹网络银行而言,是其进行风险控制重要的数据来源和参考依据。但目前却存在着征信系统主体和服务单一,缺乏市场化运作等诸多问题。目前,我国社会征信体系主要以人民银行于2006年建成的全国统一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为主。截至2014年6月底,虽然已收录1940多万户法人和8.5亿自然人的信用记录,但征信报告主要集中在信贷系统,缺乏个人其他经济活动的信用报告,且大部分金融机构运用和解读征信报告的方法也比较简单机械。除央行之外,我国现有其他各类征信机构、评级机构150多家。而在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征信体系不是央行独大,大部分是以社会征信机构为主:如美国共有各类征信机构200多家,欧洲有40多家,日韩有30多家。而我国征信机构与之相比,总体上规模小,服务与产品种类少、缺乏市场化运作的问题较为突出。
其次,从两家网络银行的大数据风控模型信度和效度的校准验证来看并不完善。一是从微众银行的风控模式效果来看,由于社交数据的真实性很难保证,那么基于海量社交数据构建的金融信贷模型是否有效就令人质疑了。二是网商银行基于互联网数据建立的信贷评估模型仅适用于其电商客户,且其信贷建模处于两难境地:参数设置过严或过宽都会导致其模型失效。
最后,即使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特别是在美欧为主的发达国家内部,至今还未出现单纯依靠互联网数据模型发放贷款成功的先例。即便是美国着名的ZestFinance和Wecash互联网信用评估公司依据个人在社交媒体、SNS社区平台等发布的信息进行信用额度和偿还能力的评估活动,目前也尚处于探索阶段。
三、我国纯网络银行开拓发展空间的对策
(一)加快发展新型监管体系
鉴于我国目前网络银行发展状况,按照监管规则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相分离、现场检查与监管处罚相分离的原则,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其一,坚持创新监管。由于网络银行具备与传统银行相似的风险特征,必须接受与之相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监管要求。但监管当局也应根据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差异特征,探索创新差异化监管路径:一是在资本充足率、拨备、杠杆率、流动性等传统银行监管指标基础上,需要补充完善包括覆盖面、交易规模、服务能力、赔付规模等“网络银行影响力与风险度”指标;二是创新推动“软规则”建设,尽快推进与银行业电子签名相匹配的制度设计和法律法规建设。促进银行账户电子签名的规范与合法化,构建新的网络实名账户管理模式;三是以风险等级划分对金融账户和产品进行分级,高风险品种维持“亲见亲签”,低风险品种可灵活处理。
其二,坚持全程监管。一是监管部门应加强审慎监管,制定纯粹网络银行监管制度框架,健全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和风险排查和对重大风险的早期识别和预警;二是建立对派出机构的评价机制,建立行政许可负面清单和问责清单,一旦发生派出机构履职不严或不作为,将视情况进行严格问责,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并防止监管套利。三是积极跟踪国际监管发展趋势并主动借鉴国际监管成功经验。
其三,坚持联动监管。一是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研究建立与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风险处置等方面的协作机制,加快推进有利于民营网络银行发展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出台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证件真伪的审核”、“本人和身份证件之间关联关系的审核”的标准化设计等;二是优化监管资源,突出属地银监局联动监管,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尽量减少部分金融机构由于经营失败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
(二)加快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首先,当前需要加快培育发展我国征信市场,切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扩大征信系统数据的采集范围,将公共信息、商业信用信息和公共事业信息纳入征信中心基础数据库,并在提高服务水平和拓展其应用范围方面着力推进;二是积极稳妥培育征信机构,大力发展征信市场,加强信用信息共建、共享长效机制建设,加快各部门、各系统信用信息系统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三是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小微主体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和信息应用机制,特别要推进对于守信者跨部门联合激励和对失信者跨部门联合惩戒措施的制度设计,为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环境。
其次,目前需要加强纯粹网络银行自身多层次风控体系建设。此次包括微众和网商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获批,其中主要试点就在于试行民营银行自担风险的新机制。因此,民营纯粹网络银行应加强风险意识,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体系,建立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切实防范风险:一是建立符合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需要的公司治理架构,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明晰职责和议事规则;二是提高董事会履职能力并承担民营网络银行“大数据征信”经营和管理的最终责任;三是明晰股东责任,提高治理效率,强化银行内控制度建设,防止风险外溢,确保存款人和相关债权人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四是加强关联交易管理,严格控制关联授信余额,防范不当关联交易风险。
(三)加快形成同业竞合格局
首先,从我国批准设立微众和网商两家纯粹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初衷来看,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我国金融体系结构性缺失、填补现行银行体系的金融服务空缺,而不是替代现行银行体系的服务功能。因此,纯粹网络银行在传统的存贷业务上与商业银行虽然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但两者更多的是一种竞合关系。纯粹网络银行应在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上挖掘自身优势与其他银行展开差异化竞争。
其次,从我国金融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来看,竞合格局是双方实现共赢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加快落实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传统银行要突显本身优势,服务创新,增加资本市场的参与度,借助于纯粹网络银行在技术支撑、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获得网络银行在客户、渠道和产品方面的优势就成为其必然选择。而微众和网商这两家纯粹网络银行若要真正实现其“个存小贷”、“小存小贷”的特色发展模式,必须通过与传统银行的合作才能解决其存款业务所面临的发展瓶颈,获得合作的中间收入。这已经成为双方竞合发展的有效契合点。因此,在深入推进纯粹网络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平台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加快形成与同业的竞合格局必将成为现在以及未来网络银行发展必须坚守的“常态化路径”。
作者:焦莉莉 黄艳敏 宗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caizhengjinrong/253752.html上一篇:汽车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改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