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财政金融 > 浅析防范金融危机的策略

浅析防范金融危机的策略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财政金融



一、危机意识


(一)什么是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指对紧急或困难状况的预知及应变能力。人类对自己或自己的直觉有一种主观的看法或警惕,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或反映情况,尽快避免发生这样的事件;也可以说,危机意识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二)如何提高危机意识。许多历史教训证明,缺乏危机感是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怎样提高危机意识呢?(1)树立危机意识;(2)设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3)建立危机预警系统;(4)制订危机管理方案,严格执行方案并适当的修正方案。


(三)从亚洲金融风暴——泰国金融风暴看危机意识的重要性。泰国金融危机大致可分为:缺乏危机感、过度投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经济泡沫、大肆借贷、大规模投资、生产部门利息特别沉重、出口能力衰减、外贸逆差、经常项目赤字、金融系统内不良贷款严重、金融风暴、泰铢贬值。1994~1996年泰国经济十分繁荣,但因为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泰国政府在面对亚洲金融风暴时全面对内、对外开放金融领域,结果外资大量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导致泡沫经济。以资本项目的流入来弥补经常项目的利差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关键问题在于:第一,是否能够保证外资持续流入;第二,资本流入能够增加他们的出口能力,从而减少在未来的经常账户赤字。如果外资流入不能够帮助提高国家的出口能力,那么长期的对外贸易赤字将不可避免地使该国的债务越来越多。高额债务会使得金融结构非常脆弱,如果遭受风浪,外资撤出,就会触发金融风暴。如果泰国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是非常谨慎的,具有高度的危机感,在任何时候都要警惕金融危机,泡沫经济就不会那么严重。


(四)从亚洲金融风暴看中国危机意识。中国成功地规避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但是这并不证明中国具有对金融危机的先天免疫能力。导致金融危机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说到底,金融风暴是各国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投资集团之间在金融实力上的较量。决定较量胜负的主要有外汇储备、经常项目节余、外资流入、短期债务、资金外流和外来冲击的放大系数。其中最重要的是外资金融机构能够掌握的人民币数量以及在外部冲击下产生的放大效应。中国在1997年有较充足的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保持经常项目顺差,短期外债不高,大量引进外资,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中国抵御外部金融冲击。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是中国在1997年前后实施的严格外汇管制,不允许外资银行进行人民币业务。因此,境外金融投资集团能够控制的人民币数量有限。之所以金融投机集团没有发动对中国的攻击,绝对不是他们对中国特别友好,而是因为他们手里没有足够的“弹药”。外国金融机构的大门,使外部金融冲击的放大效应被控制在最低限度的范围内。当时,中国有一个“防火墙”来防范金融风暴,然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防火墙”将不再存在,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将更加严峻。如果中国不准备好防范金融风暴,那么中国可能成为下一个金融风暴的受害者。


二、金融风险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特征。金融风险指金融活动中经济主体受到损失的可能性。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深对金融风险的理解:风险是与损失关联在一起的,风险与收益是相对的,金融风险不应包括收益的机会;金融风险存在于金融活动存在的每一个角落;金融风险与金融市场相伴相生,金融风险的广泛存在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金融活动的参与者都是金融风险的承担者,其中包括金融机构甚至整个金融体系。


金融风险的特征是其本质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十点:(1)金融风险的损失性。金融风险作为风险的范畴之一,本质上也是一种引起损失的可能性;(2)金融风险的客观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金融机构或金融业来说,是必然的;(3)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由于金融风险的成因复杂,金融风险何时何地发生,其程度如何,难以预测;(4)金融风险的可控性。金融风险作为经济主体行为的后果是可以通过认识和把握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来控制的;(5)隐藏的金融风险。由于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创造信用的能力,因此可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创造新的信用覆盖已经出现的损失和问题;(6)金融风险的叠加性。这些隐藏的隐患不断积累,到了严重的程度将集中爆发,导致严重的后果;(7)金融风险的相关性。是指非金融经济主体和经济运转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或金融业;(8)金融风险的普遍性。资金融通极具偿还性(融出方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收回所贷出资金及其利息,融入方要偿还本金和利息)。但由于将来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融出方可能无法按时按预期的成本偿付资金。这种可能性在资金融通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9)金融风险的传播。金融以信用为基础,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在本质上是建立了一个多边信用网络。原来通过网络借贷的信用关系,不再有相应的关系,而是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的一部分,任何风险的损失都可能通过网络影响到其他领域;(10)金融风险的双重性。在风险存在的条件下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也是客观存在的。


(二)现代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内在波动性、传染性。依据《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的诠释,金融内在脆弱性指私人信贷创造机构(商业银行和相关贷款者)具有的固有的经历周期性危机和倒闭的倾向。金融机构经营崩溃,将被传递到经济的各个方面,这将导致一个全面的经济衰退。


造成金融市场价格具有较强波动性的一般原因与信息不完全性有关,主要有汇率的内在波动性和股市的内在波动性。汇率的内在波动性是由于外汇市场的不稳定,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浮动汇率的过度波动,市场汇率的波动性大于现实经济因素的解释范围;另一种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固定汇率的不稳定,即外汇的货币价值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使得难以维持固定汇率。股市的内在波动性,是由于股票市场的脆弱性使得股票价格波动。金融体系脆弱性积累的原因是股票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股票市场中金融资产的价格亦是影响现金流动的未来收入流的因素。这些对未来的资产流动性的影响,预计将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它可以由一个经济主体传染给别的经济主体,可以由一家金融机构传染给别的金融机构,可以由一个国家传承给别的国家,最终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资产风险传染性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债权债务联系;(2)结算联系,每一个经济主体都需要进行支付结算;(3)持股联系,经济组织间存在大量的持股与背书关系,甚至是交叉持股;(4)国际贸易关系,可分为“直接双边贸易型”和“间接多边贸易型”;(5)国际金融联系,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风险可通过国际金融渠道相互传递;(6)心理上的联系,公众的信任是金融业的最终基础。


(三)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鉴于当代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可以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防范和减少金融风险的产生与积累,并保持稳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防范金融体系风险:改变金融机构的脆弱性、降低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隔离传染源来降低金融风险的传染性。(1)通过监督加强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定性是金融监管的核心问题。(2)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不稳定,使得金融资产价格决定因素出现不必要的变动,从而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异常波动;二是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内在缺陷导致的;三是汇率制度使货币汇率不可持续。(3)通过设立防火墙、隔绝传染源来降低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必须从金融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做出隔离传染源的制度性安排,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的传染性。


三、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概述。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表现在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某个金融市场(股市、债市)暴跌等。金融危机可能是由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引起的。主要是人们对经济未来有着悲观的预期,整个地区内货币币值出现大幅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大幅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拖累,同时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经济萧条,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的动荡。


(二)金融危机的诱因。(1)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金融风险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市场日趋自由化,出现了货币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国际金融资本大量流动、外国金融机构自由活动并与本国金融机构融合,证券交易急剧发展等现象,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包括外汇市场规模、国际债券市场规模、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规模、国际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增加;(2)金融运行和实体经济脱节日益严重的现象,会导致经济泡沫在任何时间爆发。泰国金融危机主要是实体经济与金融运行脱节造成的;(3)金融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严重威胁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健康和安全。


四、金融危机的防范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后,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经济界发表了各种观点,试图总结教训,防范金融危机。


(一)经济不应脱离实体经济而发展。虚拟经济的主体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它是从实体经济中产生,并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并且虚拟经济能够促进或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应当慎重和适度干预住房市场。住房不仅是一个高价格的生活必需品,而且还是一个对冲风险的投资工具。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不仅影响到群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促进消费品和服务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与金融系统密切相关,购房者靠银行按揭买房,开发商靠银行贷款建房,所以影响住房市场的主要因素有房价和贷款利率。


(三)破坏金融系统稳定的首要因素是过度负债。金融机构既是借款人的债权人,又是其投资者的债务人。当借款人违约或破产时,金融机构减少资金的流入,很难支付给其债权人的约定付款,它的稳定状态将被破坏,甚至破产。这说明,过多的债务会破坏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四)防止过度投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有需求并受利益驱动的各种创造性变革。金融机构出于摆脱外部及内部约束、规避金融管制、降低交易成本、适应投资者不同偏好的需求等目的,持续不断地进行着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也是一种金融创新,目的是提高金融效率,对冲或传播风险,但它们也可以用来作为一种投机工具。过度投机将导致大量的金融市场泡沫,当信用制度破坏,投资者信心就会急剧下降,泡沫就会迅速破灭,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五)认真防范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许多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员工的收入和奖金都与短期绩效密切相关。因此,他们也许会只关心年终奖金,而不关心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在金融系统中很多人都追求短期利润,而轻视了长期义务。为了追求高利润,以职业道德为代价,采取夸大收益、隐瞒风险等欺骗手段,吸引投资者购买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


作者:张恒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caizhengjinrong/25379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