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政金融
【目的】为促进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供求理论。【内容】分析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非均衡状态,从供给模式上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建议】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财政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并规范民间金融组织、构建并实现农村征信体系等。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倾斜。众所周知,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考虑到供求关系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影响很大,文章试图从供求理论人手,在休T帕特里克“供给领先”模式的指导下,探讨供求理论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1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理论
郭兴平(2010)指出,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在于农业生产存在特殊性,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无法平衡,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问题。供求理论是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微观分析的主要理论,包括市场需求理论、市场供给理论与供求均衡理论。
1.1市场需求理论
市场需求,是指人们对市场上客观事物的渴望与需求。在市场经济下,当人们对某一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有一定程度的购买欲望,产生购买力时,需求的一方随之产生。在农村生产活动中就存对金融产品的市场需求。一般而言,农村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企业这两类主体对资金和贷款的需求。农村金融的市场需求在产业、市场及制度这三个层面存在特点:(1)在产业层面上,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一旦受到自然灾害侵害,农产品就会遭受损失,农业信贷就必然面临巨大风险;(2)在市场层面上,农村金融市场有着极高的交易成本,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加大了信贷企业进入农村市场的难度,使得需求主体的交易成本上升;(3)在制度层面上,一些农业金融产品制度的缺失导致了农村金融需求无法在正规的金融机构在得到满足,这也正是《意见》中要求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进行的农村金融事业改革的原因。
1.2市场供给理论
市场供给,是生产者在一定的成本控制下,将产品提供给需求方的作法,目的是从当前的供求关系中获取利润。我国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中存在着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并存的状况,所谓的正规金融机构是指中国农也银行、农信社等公开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是一些农村合作基金、本地人的私人钱庄或私人借贷。从供给方看,农村金融产业存在弱质性、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三方面特质:(1)弱质性主要是指农村产业经济效益低,农业吸引资金能力弱,致使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的积极性低,且农村金融客户规模小、分布散,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比城镇多一份“拓荒成本”;(2)信息不对称表现在金融机构缺乏信贷农户的信用信息,无法识别信贷的风险概率;(3)道德风险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借款后,金融机构很难跟进借款人的项目,无法判断其偿还能力,加之农村抵押资产的价值有限,若借款人最终无法还款就会造成金融机构的损失。
1.3供求均衡理论
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下,产品需求量随价格下降而增加,随价格上升而减少;产品供应量则随价格上升而增加,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会随着价格的起落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这就是供求均衡点。亚当斯密将这一市场过程称为“看不见的手”,价格的作用使得市场运作达到最佳的状态——供给均衡。然而,农村金融市场难以达到供给均衡,主要因为:(1)农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易成本高,且需求方贷款金额相对较小,正规性的金融机构很难做到对各个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全面覆盖;(2)农村征信体系缺失所导致的借款方与贷款方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热情;(3)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自身特点,农村金融市场容易出现垄断性,处于垄断地位的金融机构可以控制金融产品价格。受以上几点影响,农村的金融市场的有效配置必须在政府干预下才能实现。
2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Hugh k)于1996年从供求关系上提出了两种金融发展模式:“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和“供给领先”(supply-leading)模式。参照这一理论,刘斯文(2010)提出,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好,金融供给应走“需求追随”模式,政府干预主要作用于建立完全健全的金融制度,以明晰产权结构,提升金融合作绩效;而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小农经济色彩浓厚,分散、交易量小、信息不对称明显,金融供给应走“供给领先”模式,需以金融服务供给的增加刺激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需求,培育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现代化的农业就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现代生产管理方式武装起来的农业,农村金融发展的程度决定了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支持规模,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由“供给领先”模型的理论为指导,应促进金融供给以培育西部地区农村的金融市场,最终以促进金融业发展为手段,达到助力农业现代化的目的。
3西部地区金融改革助力农业现代化
3.1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或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的各个方面。从供求理论分析,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金融发展不顺畅的原因,也是农业现代化最大的屏障,要转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加大电力、交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投入,降低金融机构的“拓荒成本”,是增加金融供给的第一步。
3.2加大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
两手抓,加大农村金融事业的政策支持:一、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二、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在某一领域内,为贯彻政府政策意图而建立的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就是国家为扶持农业产业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中长期低利息贷款的金融机构。《意见》明示,激活农村的金融服务链条,深化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财税优惠范围、扩大监管费减免范围等。在地方范围内,给予各个地方农业银行适度的自主权,允许各地区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举措,加大农村的金融供给能力。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改革,助力农业现代化,必须综合运用补贴、低利率、税收等政策工具,鼓励农村企业与农户进行涉农贷款,从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力度。
3.3引导并规范民间金融组织
农村金融机构有正规性与非正规性两类机构,由于我国民间“熟人社会”的文化习惯,民间的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发挥着很好的信息优势。然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民间金融组织进行引导和规范,才能杜绝其非正规性对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损害。为此,本文提出“疏堵结合”方案。
疏,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允许多样的农资贷款公司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元竞争局面。从长远看,民间组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会进一步形成规模性的正规金融组织,是政府扶持民间市场力量的第一步;堵,严厉打击民间金融组织的负面性,如非法集资活动、洗钱、赌博等非法行为。
此外,在金融风险意识并未在农村得到普及的西部地区,加强普法工作,避免农村居民受“非正规性”的危害。“疏堵并举”,以求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有序的竞争,增加金融供给,助力农业现代化。
3.4构建并实现农村征信体系
信息不对称提升了交易成本,阻碍着金融机构的投资热情。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及时补充农户的信贷数据,此举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给农村地区时的交易成本、促进金融产品供给,更推崇一种诚实守信的风潮,逐步提高农村地区的诚信水平,对农业现代化亦功不可没。
目前,农村征信系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通讯基础设施落后,农户分布零散,信息采集工作艰巨;其二,征信信息来源受限,一般的征信信息来自企业或个人的银行贷款记录,西部农村地区的居民甚至没有银行信息记录。这些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由顶层指导项目落实,健全农村居民信用行为的法规体系;其次,寻找具备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征信主体,构建整体性的大地区范围内的征信系统数据库;最后,建立起有效的奖惩机制。
作者:黄晓东 来源:广西农学报 2016年2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caizhengjinrong/254158.html上一篇: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
下一篇:电商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