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政金融
摘 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转型,当下全国很多省份开展城市帮扶农村的经济发展行动,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共同富裕,促进全局发展。但是在这些帮扶政策实施中,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执行上的偏差,往往导致帮扶政策“变味”或者“走样”,值得我们加以分析、总结,并形成防控机制,以保障好政策真正收到利农惠农的好效果。
关键词:农村发展 帮扶政策 误区 偏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出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可喜迹象。但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来看,我国贫富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帮扶农村困难群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这两年,全国很多省区陆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帮扶政策,如湖南的“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陕西的“部门联村帮增收促发展”活动,重庆的“结穷亲”活动,甘肃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其本质上都是城市帮扶农村,单位企业帮村,干部下乡联户,缩小差距,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在帮扶措施上,各地探索出许多形式,例如陕西某煤炭大县开展企业家与贫困村“结对子”行动,确定176个工矿企业帮扶165个贫困村,57位煤老板集中捐款12.8亿元,实施了农村道路、人饮等项目;甘肃某大型企业在所联系的5个村投入资金150万元,发展分户养殖200户,增加农民收入,个别规模有限的企业也在帮扶村成立发展和助学基金,为村民购置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解放劳动力,智力扶贫,加快农民脱贫步伐。
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为群众发展致富、尽快脱贫创造条件。但是在个别地区个别单位和干部的帮扶中,也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执行上的偏差,导致帮扶政策“变味”或者“走样”,帮扶效果适得其反,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一、帮扶政策的本质是回馈农民,是国家发展全局中关键的一环,要树立向农民学习的心态
很多干部认为到农村帮扶是“拉农民兄弟一把”,“做慈善”,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农民的贡献,从解放至为支持国家城市经济、工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大农民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和牺牲。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民以令世人难以置信的坚韧、辛勤和劳作,为这个国家提供了最廉价的劳动力和农产品,甚至几十年为国家无偿提供税收和粮食,他们没有法定的休息时间,没有退休的时限,更没有国家发放的退休工资或养老金,他们为城市人口建起了高楼大厦,维护着城市的清洁畅通,但他们和城里的正式工长期同工却不同酬。中国农民长期的超负荷的重体力劳动,养活了这个国家和城市人口,国民经济的积累、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都是与三农的支持密不可分的,我们今天反哺三农,是还历史欠账、完善现代经济文明的必要之举。从这个意义上讲,帮扶工作,首先是帮扶干部向农民学习的一个过程,回馈农民,是我们这个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某些联村联户干部高高在上的施舍心态和不情不愿的应付差事,是一种认识导向上的错误。
二、干部职工下乡帮扶要量力而行,不宜搞一刀切,侧重改变落后的经济发展观念
干部下乡结穷亲,搞帮扶,向农民学习,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在干部下乡的任务计划上,要区别对待,有所侧重,不宜搞一刀切。特别是青年干部,那些本来来自农村,刚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一方面要通过工作偿还读大学欠下的债务,帮扶还在农村的父母亲人,一方面还要在城市站稳脚跟,成家立业。即便是在一些落后省份城市,每平米的房屋价格都高出年轻干部月平均工资的2倍以上,仅靠个人收入,三四十年也无法具备买房的能力。其实他们也是弱势和贫困群体,甚至也需要帮扶,因此,对于这些干部的下乡帮扶任务,要切合实际,力所能及,如侧重智力扶贫,以改变帮扶村落后观念为主,不要求他们参与捐款捐物、投入物质和资金完成帮扶任务。
三、防止帮扶行动陷入文山会海,执行中流于形式,务实高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各地区、单位和干部应该怀着浓厚的感情深入农村扎实开展帮扶行动,重在切题,务求实效,切忌文山会海,表面文章,好大喜功,流于形式,来去一阵风。帮扶计划要落在实处,不能走钢丝,应付检查;帮扶措施要符合本村本户实际,可操作性强,确保能逐步实现,避免好高骛远;帮扶中杜绝过度宣传,不要热衷于搞庆典仪式,邀请大批领导和新闻媒体,劳民伤财;不把帮扶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更不要搞虚假工程、豆腐渣工程,防止帮扶中的大跃进和腐败现象;帮扶中要节俭朴素,能不耗费公共资源最好,要深入农户,吃住在农户但要自费,杜绝迎来送往,住高级宾馆,接受宴请;防止帮扶变味走样,把为民变成扰民。
四、帮扶对象应该选择最贫困的村和户,避免制造新的矛盾,防止人为拉大农村贫富差距
在一些地区,县区或者乡镇领导在帮扶工作中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帮扶对象要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偏上的村和户,认为这些村和户有发展起来的希望,应该先帮;二是认为过于贫困的村和户不宜确定为帮扶点,否则容易暴露当地政府在以往汇报宣传中的虚假成分,影响政绩。这是两种完全背离帮扶政策初衷和本质的错误认识,将直接导致地方经济发展的混乱无序和止步不前,甚至会人为拉大帮扶点贫富差距,是与中央农村政策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的。同时,一些乡村干部在帮扶中以权谋私,为自己和亲属捞好处,由于帮扶优惠政策和资金分配不公,还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引起新的矛盾。
总之,执行农村帮扶政策,要切实结合三农工作实际,抓住建设新农村的要义,全面地、充分地认识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认识误区和执行偏差,扎实开展,务求实效,促进区域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J].求是,2012(01).
[2] 董少鹏. 没有“反哺制”就没有新农村,回馈农民意义重大. [N]. 国际金融报,2006年02月27日.
[3] 帅传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caizhengjinrong/255659.html
上一篇:浅析民族品牌保护策略
下一篇: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