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 > 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什么能率先走到工业4.0路

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什么能率先走到工业4.0路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工业经济


  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转型竞赛,对现有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章以德国提出工业4.0的背景和德国制造业的优势,来分析的德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何领先世界开始发展工业4.0,并针对德国面对工业4.0采取的策略来探讨德国制造业发展给中国的商业模式、运营管理带来的启示。

 

  众所周知,德国制造业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而20134月,当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时,更是轰动了全球。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为制造业带来了高速的生产效率,在工业3.0的带动下,电子、IT、机器等等科技的发展带给制造业全新的生产模式。而在互联网急速发展,人与人、人与商家、商家与商家之间距离越来越近,交流越来越密切的今天,人们更清晰的意识到:商业模式对制造业来说也至关重要,生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工业4.0实现的是把顾客与原材料直接对接在了一起,用顾客的需求信息直接加工物料,并实时控制整个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工业4.0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生产效率问题,而是生产管理问题,即如何让工厂快速、低成本的直接生产和交付客户需要的东西。工业4.0注重过程稳定性、高度定制和快速响应。 德国政府宣布自己已经完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并正大步迈向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促使德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率先走到了工业4.0的路口?本文将通过德国提出工业4.0的背景、德国制造业的优势、德国面对工业4.0采取的策略、德国制造业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启示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德国提出工业4.0的背景

 

  1.1 外部原因

 

  (1)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带来的刺激;

 

  (2)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的崛起使得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受到挑战;

 

  (3)世界范围的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需求与供给双方能够直接无缝对接信息成为可能,大大减少或根本不需要中间环节,商业模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4)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大幅降低,供方生产的产品可直接到达需方。

 

  1.2 内部原因

 

  (1)德国本来就是制造业强国,需要保持并提高自己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水平处在较高的水平,二是高效率的创新体系。

 

  (2)德国的制造业已经进入工业3.0时代并处于领先地位,自动化和信息化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已广泛应用。

 

  (3)基于老龄化和教育水平高的前提,德国的劳动力具有少而精的特点,人力成本相比第三世界国家过于昂贵,工人的工资牢牢钳住了德国制造的成本。要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更加优化。

 

  (4)德国目前仍有技术优势,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缺乏技术的情况下暂时不会冲击德国高端产业。但是一旦等到这些国家拥有了成熟的技术,德国造的优势便不复存在。

 

  2 德国制造业的优势

 

  2.1 工业标准

 

  在工业化时代,工业标准就是制空权。对于一片空白的领域,掌握了标准也就制定了游戏规则。工业4.0其实并不存在太高的技术壁垒,与其说是革命,不如说是整合。也就是说关键不在于提高技术而提高生产效率,而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其整体超越部分总和的作用。

 

  而在工业体系中,将这些部分整合为整体的这个接口就是工业标准。工业标准的统一大大降低了产品从一级生产到下一级生产的成本。比如甲厂生产的螺丝恰好可以被乙厂的螺丝刀拧进丙厂生产的螺母,那么甲厂每一个螺丝的尺寸若都完全符合标准,这样乙厂和乙厂就不用准备各种型号的螺丝刀和不同尺寸的螺母了。德国的工业标准是由德国标准化学会制定的DIN标准(德国标准化学会)

 

  截至1998年底,德国共制定发布了 2.5万个标准,每年大约制定 1 500个标准。其中80%以上已为欧洲各国所采用。这些标准中从大到小面面俱到,细到所有纸质文件的大孔大小都有其固定标准。

 

  这样精细的标准以及严格的执行确保了工业4.0在成型过程中的畅通无阻。无论是工业原件的规格,还是设备额定电压的配置,或是通信协议的制订等等,德国工业4.0的推进势必将从中受益匪浅。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生产模式不再单一,而在前中后端均呈现逐步混合的趋势,即从大批量生产转向柔性自动化生产,进而再转向高效、敏捷与集成经营生产方式,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各类标准的统一化和信息的一体化,从而实现全过程的智能设计、生产、管理。

 

  2.2 老牌工业国的底蕴和极强的危机意识

 

  德国企业有着老牌工业国的底蕴和极强的危机意识,他们会积极转型,而不是墨守陈规。

 

  德国制造的物流系统强调通过系统、数据来进行自动化控制,也一直把这个理念贯穿到了整个物流和制造过程中。这些基础、前期工作,虽然投入巨大,但是形成规模后,将大大提高过程管控的精度。德国优秀的企业,在供、产、销三个分支的整个过程管理上已有雏形,未来很可能加速发展。如同工业革命一样,真正先进的技术终将淘汰旧有技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会越来越占主流。

 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什么能率先走到工业4.0路口

  3 德国面对工业4.0采取的策略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 2 亿欧元,用来提升制造业的电脑化、数位化、与智能化。应对工业4.0,德国采取了双重策略。

 

  3.1 领先的供应商策略

 

  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是从设备供应商企业的视角专注于工业4.0的。德国的装备供应商为制造企业提供世界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并藉此成为工业4.0产品的全球领先的开发商、生产商和市场先导。就是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高技术战略的系统性集成,企业得以管理迅速变化的市场和日益复杂的全球市场,进而能为自己开创新的市场机会。

 

  3.2 主导市场策略

 

  工业4.0主导市场的就是德国国内制造业。为了形成并成功扩展这一主导市场,地处不同地方的商务活动需要建立紧密的网络联系,企业间也需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这将反过来要求对处于不同价值创造阶段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产品不同生产阶段及相应的制造系统进行逻辑的、端对端数字集成。一项最特殊的挑战在于能够同时将全球化运作的大型公司和基本在地区范围运行的中小企业集成到正在形成的新价值链网络中。德国制造业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在于其保持了工业系统中大批中小企业和少数大型企业的结构平衡。但是,或许是因为缺乏必要的专业人员或对其仍然不熟悉的技术战略持谨慎甚至怀疑态度,许多小企业尚未做好向工业4.0结构转型的准备。

 

  将小企业融入全球经济价值链的一个关键策略,就是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例如,建立试点并通过最佳案例对在大型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合作网络进行示范,使网络价值链潜力更加直观,以增强中小企业信心,接受主导供应商的方法、组织手段和技术的理念。这将扫除认知障碍,使中小企业熟悉CPS技术的应用,将其应用到本企业中去。

 

  领先的供应商策略和主导市场策咯构成的双重化策略可使制造商面对变化无常的市场灵活地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价值创造活动,进而稳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在双重CPS战略下,制造业公司将在一个高速的、动荡的市场环境下,按照市场价格实现快速、及时和无失误生产。

 

  4 德国制造业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工业4.0从去年开始成规模的在中国媒体上出现,到今年年初变成了十分热门的话题,中德两国同为制造业大国,德国的经验对中国也有借鉴意义。

 

  但是根据之前对德国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与德国现在的工业体系内外部环境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谨慎的看待工业4.0,不能为了一味地追求工业4.0的概念而打乱自有的工业发展计划,而应该从中吸取对于自己有帮助的方面,舍弃与我国国情不符的方面。

 

  4.1 工业4.0在德国也还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工业4.0的实现还存在诸多障碍,还只能被称作一个未来愿景

 

  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可能已经部分实现了智能化生产,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还有些距离。这不仅仅是国家支持就能解决的,工业4.0是个系统性工程,创新体系中的各个主体以及各种配套都要跟上,还要有运用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的意识。

 

  中国的企业数量和德国相比更加庞大,想要一些中小企业深刻的理解工业4.0”的概念、对互联网足够了解、拥有足够的人才来适应网络化自动化的要求,在近几年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果急于求成的话,将毋庸置疑耗费极大的管理成本,且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工业4.0的完全自动化设想,在近几年只能在一些大企业内部作为指导思想和目标进行实施,或者发展到几个关联企业之间进行供应链的完善,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也为之后其他更多企业的加入提供经验。

 

  4.2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谨慎发展

 

  虽然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要认清现实,即中国现在是否有进入工业4.0的条件。工业4.0很美好,但还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跨越式发展、一拥而上式的发展还是要谨慎。德国的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具有少而精的特点,因此急需一个自动化的模式来减少人力的成本。而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如果为了工业4.0,极速发展自动化,社会上对劳动力的需求将降低,一大批劳动人口将面临失业的风险,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4.3 中国制造业和工业4.0概念的重要差距是教育水平的问题

 

  当要引入工业4.0等新概念时,行业就会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来把新概念真正应用到生产系统中,而且劳动者也需要拥有高等教育背景。比如很多欧洲的小公司都是由拥有高等教育背景人才组建的公司。但是在中国,很多大公司长期集中了很多优质人才资源,而很多小公司的人员教育水平却达不到。所以,欧洲拥有较高水平的技师会获得非常高的待遇和津贴,这是中国所不能达到的。

 

  作者:金迪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11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