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 > 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影响的实证

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影响的实证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工业经济


 关键词:区域知识承载力;产业集成创新;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一、 引言
  知识经济的实质是通过知识获得经济竞争力,知识能力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区域承载力,尤其是在区域人才资源、智力资本、知识和创新政策等方面的不足和缺失,以及区域知识结构与产业集成创新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关键瓶颈。为此,本文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产业集成创新发展为目标,在明确区域知识承载力与产业集成创新关联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科学制定区域产业和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
  二、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1. 产业集成创新。
  创新思想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随着全球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创新资源的激烈争夺,本世纪初,集成创新思想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产品集成创新、管理集成创新、企业集成创新和产业集成创新等概念应运而生。产业集成创新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各国产业创新发展实践,将集成创新思想在产业层面上的应用和发展。产业集成创新是指创新行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通过对相关产业横向、纵向部门之间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相关产业间的协同创新发展。
  产业集成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集成创新,知识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有效整合能力决定着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学习和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的富强、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的成长,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产业集成创新主体包括科技型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政府,集成创新要素包括集成创新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
  2. 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内涵。
  区域知识承载力表征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知识资源总和提供给该区域创新发展的整体支撑能力,是衡量区域产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对于区域知识承载力的概念尚未有明确论述,有关知识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区域软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宁烨从基础资源能力、知识机制和知识运作能力三个维度分析了组织知识能力;周晓宏探讨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内容和要素,构建了区域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
  国外对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关注较早,Traxler指出知识承载力形成的关键要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建立新的产业关系;Kanter对知识承载力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城市的知识承载力包括知识创造、集聚、储备、传播、演化和应用;Amable指出知识承载力的增强,不仅仅取决于是否拥有知识,还与所处的市场环境有关;Geenhuizen认为知识承载力中各个点之间是彼此相连却又相互矛盾的,政府承担着将知识承载力中不同层面的点联系起来的重要作用。
  3. 产业集成创新与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关系。
  产业集成创新与区域知识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在产业集成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单元的知识开发活动是产业集成创的核心,区域知识传播与扩散系统能够为创新主体间知识转移和共享提供载体,区域研发投入和区域知识要素为产业集成创新活动提供原料基础。另一方面,集成创新有助于实现相关技术成果的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进而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见通过产业集成创新也有助于增强知识创造单元的知识开发能力,推动区域知识承载力的不断提升。
  三、 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
  1. 区域知识创造的影响因素识别。
  在产业集成创新中,区域知识创造单元既承担技术创新(知识创造)工作,又是参与区域知识传播及扩散活动的核心主体。区域创造单元主要指区域从事高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的科技型企业、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从事技术/知识研发工作的组织。
  (1)区域中科技型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
  科技型企业能够以产品为媒介直接与市场相连,而产品的市场价值直接决定了科技成果及产业化的程度和规模,由此确定了科技型企业在知识创造系统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型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不仅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包括企业的知识沟通能力和技术资源整合能力。强调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外部知识资源的筛选、获取、消化吸收和、整合重组和利用的综合能力。
  (2)区域中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识输出能力。
  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科研人员、先进的研发技术和实验设备,在知识创造系统中扮演着知识源和人才输出的角色。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创新、参与成果转化等,具体表现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支持、向企业提供转向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以及为区域政府提供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管理决策咨询等。
  (3)区域人力资源
  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往往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作为知识的载体,人力资本流动有助于提高知识、信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沟通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并促进人力资本质的提升,从而为区域产业集成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例如,对硅谷的形成和崛起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斯坦福大学,是硅谷高质量科技人才和创业人才的来源地;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园区周边的大学和技术学院每年为园区输送约1.8万名软件人才,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使得班加罗尔能够顺利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
 (4)区域知识存量。
  知识存量是在特定时间点的知识储备水平,能够反映该地区/组织的知识生产状况和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存量对于地区/组织的知识认知能力、吸收能力和外部知识利用能力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区域知识存量可以从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两方面进行度量,其中知识深度表征该地区的平均技术水平,知识广度反映该地区的知识多样化程度。一般而言,区域知识体系的多样化程度越高,进行跨组织/产业间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就越高。
  (5)R&D投入。
  创新活动的良好运转离不开研发资金的支持,一定的R&D投入是实现技术创新以及成果转化的基础。很多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绩效与

[1] [2] [3]  下一页

其R&D投入成正相关关系。除直接研发投入外,用于设备购置、人才引进和研发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也会对技术创新活动和绩效产生影响。此外,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研发风险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技术创新活动还需要一部分风险投资的支持。
  2. 区域知识传播及扩散的影响因素识别。
  知识转移过程是知识传播及扩散的微观活动,知识扩散过程正是由一个个的知识转移活动所组成。知识转移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知识由知识转出方流入知识接收方的过程。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专利的公开、技术市场上的交易等。知识转移的微观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的组合:“信息模块”和“解释性模块”,而这两个模块的运行分别与知识媒介和知识转移接受方的组织学习密切相关。
  (1)区域知识媒介。
  知识转出方通过适当的知识媒介作用,能够将知识以“信息流”的形式传递给知识接收方。知识媒介在构建区域知识承载力中主要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具体机构如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二是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信息的咨询服务,具体机构包括科技评估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和其他科技咨询机构等;三是促进区域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与合理配置,具体机构包括技术市场、人才中介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
  (2)区域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组织维持创新和获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组织学习也会影响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过程与效果,这是因为直接转移到接收方的信息并不能直接变为组织的内部知识,必须经由组织内部的“解释过程”来实现知识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组织知识的增加。“解释过程”依赖于接收方的知识存量和组织学习行为。Gilbert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知识获取、内部知识交流、知识应用、知识接受和知识同化。
  (3)区域组织间的信任基础。
  信任关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本,相互信任是进行知识转移和组织间学习的一个基础的因素。组织信任能够有效地降低监督成本,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从而为组织带来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Senge指出为实现知识共享,创新网络成员必须做到互相信任。一般而言,跨组织间的信任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可靠信任,即对他人行为可预测性的信心,二是友善信任,即对他人善意的信心。
  (4)区域创新文化。
  从管理的角度,文化被定义为“某组织成员或某一划分方式下的人群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性特征”。区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能够对该地区的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氛围影响着研发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拥有相同文化、价值观的主体之间更容易实现知识的交流,促进相关企业和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和共享,从而加快区域的知识创造速度。
  此外,区域创新制度也是影响产业集成创新和区域知识承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通过影响区域创新资源的累积,以及区域合作创新活动的开展间接影响区域知识创造系统的运作效率,进而影响区域知识承载力的构建与发展。
  四、 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直接和间接作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区域知识承载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 模型建立。
  首先,将区域知识承载力各影响因素分别命名为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分别代表区域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及扩散、科技型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识输出能力、知识存量、人力资源、R&D投入、知识媒介、组织学习、组织间的信任基础、创新文化和创新制度。
  然后,结合各相关因素的特点及其相关专家的观点,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若Fi对Fj有直接影响,则在wij上赋值1,否则赋值0;若Fj对Fi有直接影响,则在wji上赋值1,否则赋值0;若Fi对Fj有相互强影响,则在wij和wji上赋值1,如果相互影响程度相差比较大,则大一方赋1,小一方赋0),获得要素加权值,从而建立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A。在此基础上,由邻接矩阵A加上一个单位阵,经过布尔运算求其幂得到可达矩阵M。
  最后,建立解释结构模型。定义可达集R(Fi)为M中第Fi行上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要素集合,先行集A(Fi)为M中第Fi列上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要素集合,且若Fi是最上一级因素,则必须满足R(Fi)∩A(Fi)=R(Fi)。依据此规则,计算得到:L1={F1,F5},L2={F2,F3,F9},L3={F4,F6,F7,F8,F10},L4={F11,F12}。由此得到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
  2. 模型分析。
  模型中,区域创新文化和创新制度这两个因素处于最底层(L4),是影响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基础因素,能够对区域R&D投入、区域人力资源条件和知识媒介发展等因素的起到引导和调控作用;处于第三层(L3)的因素有区域R&D投入、区域人力资源、区域中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识输出能力、知识媒介和区域中组织间的信任基础,这些是区域知识创造系统的资源性输入要素,能够为区域产业集成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影响区域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动、区域的知识转移及共享活动,并通过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实现区域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层(L2)包括区域组织学习、区域中科技型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区域知识的传播及扩散,这些是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区域知识承载力最为重要的行为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区域知识创造能力和区域知识存量,同时这三个因素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位于第一层(L1)的是区域现有知识存量和区域知识创造能力,二者是影响区域知识承载力的最直接因素,分别表征了区域知识承载力的静态和动态两个特征属性,是评价区域知识承载力的两个重要维度。
 五、 结论及建议
  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分析发现,区域创新文化和区域创新制度是影响区域知识承载力的基础因素,也是区域产业集成创新和构建区域知识承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力的宏观影响因素,能够对其他所有因素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区域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创新文化的培育,并利用创新政策的导向和扶持作用,积极改善区域知识承载力中的资源因素和行为因素。首先,实施以知识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集成创新中相关组织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其次,发挥政府在协调相关产业和企业间关系、搭建知识信息平台等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最后,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大力实施“引智”工程,有计划的进行知识资源的吸引和培育,不断提高区域知识承载系统对产业集成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并通过集成创新的方式加快提升区域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知识承载力与产业集成创新之间的协同演化。
  参考文献:
  1. 曹洲涛,杨建梅. 现代企业创新模式——集成创新. 科技管理研究,2003 ,(5).
  2. 张米尔,杨阿猛. 基于技术集成的产品创新和产品衍生研究. 科研管理,2005,(1).
  3. 欧光军,欧阳明德. 产品创新的界面管理集成. 管理评论,2005(12).
  4. 李必强.论管理创新和管理集成创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5. 江辉,陈劲. 集成创新:一类新的创新模式. 科研管理,2000,(5).
  6. 李建军.基于产业集成创新的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7. 王国红,邢蕊,唐丽艳.基于知识场的产业集成创新研究. 中国软科学,2010,(9).
  8. 世界银行K4D项目组. 知识促进发展:指标评测与全球战略.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9. 宁烨,樊治平. 知识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
  10. 周晓宏,王小毅,谢荷锋. 区域软实力及其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技术经济,2007,(6).
  11. 简兆权,刘荣,招丽珠.网络关系、信任与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
  12. 马庆国,杨薇.创新文化、人格特征与非正式创新网络. 科学学研究,2007,(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集群中小企业的创新孵化网络培育与生成路径研究”(项目号:71073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项目号:71173027)。
  作者简介:武春友,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秋艳,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邢蕊,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

上一页  [1] [2] [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ongyejingji/25941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