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
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很多问题暴露了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本文从校企合作模式,岗证课实践融合和适度双语教育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的改革思路。
一、问题与不足
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学生学习被动。学生就业后,工作与校内学习不匹配。用人单位反应,学生英文水平不达标。很多问题暴露了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改革与创新。
二、改革措施
(一)探索新型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职业能力,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也一直在这么努力去开展校企合作。但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去外贸企业调研,与企业进行交流,掌握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校企合作可以通过一些新兴途径开展:
1.企业在学校设立分部
合作企业通过在学校建立分部门,获取廉价劳动力,为企业节约劳动力,开展利于企业的外贸业务,如寻找客户,开展业务等。而学校提供办公地点,为企业节省办公开支,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节约技术开支,为学生创立良好的真实外贸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走向工作岗位。
2.学校成立校企专门合作开发小组
学校或院系成立专门小组,负责开发开展实训合作等研究。对校企合作从开发开展等过程进行跟踪,形成材料,探索长期合作之路。
(二)倡导优质赛证融合
目前,开展国际贸易专业的高职院校不在少数。而社会上相关的比赛,考证也较多。我们一直倡导以赛促练,以证促学的教学模式,但仍然需要优化。
1.研究适合的赛证,
社会上国贸相关的赛证众多。目前相关的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有:全国外贸跟单技能大赛、外贸单证技能大赛、报检技能大赛还有外贸英语口语大赛。这些比赛评价体系中考核实操能力的比重达到70%以上并且注重参赛者相关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相关的证书有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商务师等,部分证书面临取消。我们团队教师应与时俱进,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适合学生职业的相关赛证,提取精华,全面推广。
2. 赛证技能融入教学
将省国家级比赛考证中需要的技能融入日常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时,以这些省级国家级比赛的要求相结合并融入相关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使学生们不以期末考试为目的而以达到技能获取证书,提高比赛能力为目标。同时,教师通过对大赛和考证的参与及指导,对本专业职业技能的岗位要求更加熟悉,能够调整和设定更加适合竞赛实践需要的学习项目,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开展适度双语教学
目前,就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双语教育问题,社会上分歧较多。有已经实施的院校,也有反对的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外向型专业,在国际贸易课程中运用双语教学,其目的在于传授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英文听、说、读、写等能力,从而为培养外向型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感觉适度的双语教学对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是可行的。
1.步步开展,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进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英文有着六年以上的学
基础,但部分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在学术入校时,就应突出专业英文词汇、习语的学习和积累,同时结合大学英文学习,以及一些专业课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英文水平和专业知识基础。不应盲目将内容完全英文化。挑选部分难度低的课程入手,如大学二年级上的《外贸单证实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调,研等活动,了解并调整教学的进程,使双语教学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英语的教学。
2.培养双语教师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主体之一。双语教学的难度也在于教师。
除了国贸专业的教师在英文授课模式上的探索,还应加大建设英文教师对培训,对部分英文教师送出去培训。也可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机会,引进一批来自专业实践第一线,且英文水平较高的技术人才,可以采用聘任制的方式,让他们承担部分的双语教学任务。安排教师进行观摩教学,相互学习,共同探索适度双语教学模式,对教学产生共赢。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下, 全面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教育水平, 尽快培养一大批既上手快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而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系列改革,最终我们能很快达到社会的需求,这是我们的目标。
作者:薛薇 来源:知识文库 2015年17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uojimaoyi/10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