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不断升温。对近年来
学术界就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流派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收支失衡;现状;原因;对策
1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
(1)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
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除1993年外我国经常项目始终保持顺差并呈逐渐上升趋势。1990-2006 年经常项目累计实现顺差6525129 亿美元,年均顺差39516 亿美元。尤其自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参与经济
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速,经济对外开放度增加,对外贸易增速逐年攀升,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资本和金融帐户除1998年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小额逆差外,其他年份也一直保持顺差。1990-2005 年累计实现110616亿美元顺差,创历史新高,2007 年数据仍保持增长态势。
(2)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
我国外汇储备中有70%是美元资产,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近年来美元的不断贬值,造成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增强。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交易国,与中国的贸易联系最为紧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对应的实际就是美元的贬值。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oecd)以及美国两位著名的
国际金融学家rogoff和obstfeld曾经研究指出,美元至少要再贬值30%-40%才能使得美国的贸易逆差保持在一个可持续的水平。因此,从美国的利益出发,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强烈的要求人民币升值。
(3)超额外汇储备。
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为8537 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但是过多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原本可用于发展经济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并且,以美元为主的储备结构存在汇率风险,美元的持续贬值降低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支付能力,增加了外汇储备的风险。
(4)国际间贸易摩擦加剧。
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必然导致其他国家的收支逆差,影响其经济发展,因此国际收支失衡加剧了国际间贸易的摩擦,十分不利于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07年4-12月份我国进出口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连续12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且针对我国的其他类型贸易摩擦也显著增加。
2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1)内需不足。
学者常星、兰力彪(2008)认为,我国内需不足主要表现为储蓄过剩、资金闲置以及资金利用率低等现象。我们国家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民消费观念的差别使得在政府中存在着大量的政府储蓄和微观经济主体中存在着大量的私人储蓄。政府对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投入的不足也使得微观经济主体对未来医疗、教育成本预期的上升,进而减少即期消费,增加了私人储蓄。为了确保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20 世纪90 年代我国的实际贷款利率明显偏低。而且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之下,原本可以用来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资金,大多被用于生产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从而造成资金的低效率使用。
(2)大量外资涌入国内市场。
人民币不断升值且预期强烈,刺激了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国内。据统计,2006 年境外资本流入规模从2001年的995亿美元增加到6533亿美元。学者苑治亭、朱玉华(2008)提出,一方面全球范围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融资成本,促进全球可用资金快速增长,刺激经济复苏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流动性;而另一方面,持续的美元贬值使部分国际资本撤离美国,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并相应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入,所以扩大了境外投资者对
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境外资金的大量涌入,使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受到一定冲击,影响了国际收支平衡。
(3)缺乏政府的相关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把鼓励出口换汇创汇作为政策的重点,实行“鼓励资本流入, 限制资本流出”等外汇管制政策,并且对外商实行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最终使得更多的外商投资进入中国。这就促成了我国较大贸易顺差,加速了国际收支失衡。学者彭兴韵(2006) 认为我国的本外币管理的脱节使境外的不正规资金通过规避管制进入境内并逃避处罚,这更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程度。
另外,吸引外企的政府优惠税收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配套政策也同样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口退税、“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政策等多项税收减免政策都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型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其全球的利润中心,以充分享受优惠的所得税政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的形成。
3关于改变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的对策
(1)扩大内需。
在研究如何调节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失衡的问题上,几乎所有学者都一致认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并且,持续、稳定、合理比重的国内需求也是维持gdp 长期稳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要通过调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国经常项目的持续巨额顺差,很大部分是由于消费不足而储蓄率过高造成。所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公认的办法。
(2)增加对外汇储备的使用。
学者宋海静、王莉、顾晋婧建议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分别向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中国信保等金融机构注资,增加资本金,扩大融资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开办新的投资担保和保险业务;继续放宽企业、居民持有外汇限制,增加企业、居民持有外汇自由度;通过政府外汇投资机构带动民间对外投资以及加大“走出去”金融支持力度。苑治亭、朱玉华也指出,在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持贸易进口、外债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化等支付需要的前提下,通过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投资一些收益性的资产组合工具,包括长期债券、股票、对国家或企业的贷款和直接投资等,提高外汇储备收益率。与此同时,尝试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实物储备, 对于一些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稀有金属等,根据国际市场、形势变化进行经济储备,把单纯的外汇储备与实物储备、期货储备结合起来,促进外汇储备作用的充分发挥。
(3)完善利率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
首先,要稳步推进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货币市场作为中央银行进行冲销操作和市场化干预的平台;以短期利率作为传递货币、汇率政策信号的指示器,引导投资者建立理性预期,间接影响国内外资本流向;同时以长期利率的调整,引导国内资本的形成和经济增长,通过货币市场中的不同期限的债券买卖,形成有利于国际收支稳定和国内经济增长的利率期限结构,为内部经济中独立货币政策的执行和外部经济中汇率的稳定创造合理的操作空间。
其次,应进一步提高汇率弹性,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稳定。2005年imf发表的《
世界经济展望》中提出了防止全球经济失衡的政策选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提高汇率弹性,允许该地区货币中期整体升值。
4总结
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各抒己见,但我们得承认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解决,这是我们关于我国国际收支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璋.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曲如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徐映梅,曾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迁的阶段性及其特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2).
[4]孙玲,陶士贵.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2008,(2).
[5]常星,兰力彪.论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与调节[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uojimaoyi/11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