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
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增长成新亮点。
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增长速度快于中国整体的贸易增长率。虽然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对中国与金砖国家间贸易产生了冲击,但危机后很快恢复并保持了高增速。以2011年的出口贸易数据为例,中国对巴西出口增长30.2%,对印度出口增长23.5%,对俄罗斯出口增长31.4%,都快于中国整体20.3%的出口增长率。
而在金融危机之前的2005年,中国对巴西出口增速31.4%,对印度出口增速50.5%,对俄罗斯出口增速45.2%,同样高于中国整体出口的28.4%。由此可见,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保持了多年领跑出口增长的态势,是中国出口增长中的亮点。
从2012年以来的贸易数据看,对金砖国家的贸易增长速度尤其突出。具体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对美国的贸易呈现缓慢增长,对欧盟贸易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而下滑严重,但对金砖国家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增速喜人。目前,中国与金砖国家的相互贸易呈现了以下特点:增长速度快,远快于对发达经济体的贸易;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很少,而中国对外出口的下降主要是在加工贸易产品方面;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的商品以具有优势的工业制成品为主,从其他金砖国家进口的商品以原材料、能源等基础性商品为主;贸易差额方面,中国对巴西的贸易一直呈现逆差状态,对俄罗斯的贸易也基本上呈现逆差状态,而对印度贸易则处于顺差地位。
蕴含发展的潜力和机遇。
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贸易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决定于相互之间是否具有贸易增长的潜力。整体上,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相互贸易互补性显著 从贸易的商品结构看,中国向其他金砖国家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发挥“中国制造”的优势;而其他金砖国家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原材料和能源类产品,发挥的是资源优势。具体来说,中国向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出口的主要是机器设备、工业制成品以及服装等产品,而印度主要向中国出口石油和矿产,俄罗斯主要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其他资源产品,巴西主要向中国出口大豆等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原材料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类型,说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具有互补性,未来发展的潜力较大。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具有贸易的空间 虽然金砖国家都是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但它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从人均GDP看,俄罗斯和巴西高于中国,而印度远低于中国;而从整体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看,中国高于其他三个国家。
这说明金砖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相互贸易具有基础和空间。而从产业结构比较而言,中国工业(第二产业)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相对较大,俄罗斯和印度的服务业(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相对较大,而巴西的农业(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产业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具有发展的潜力。
金砖国家经济规模大、经济增长速度快,有利于相互贸易的发展经济规模大必然国内需求大,经济增长速度快意味着需求增长的速度快,而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又具有互补性,贸易量的增加是必然的结果。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将世界经济拖入“慢车道”,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普遍缓慢甚至面临危机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发达国家的需求将下降,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将一定程度上重返实体经济,这两方面因素都会减少发达国家的外部需求。发达经济体需求的下降必然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则金砖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会增加。这些外在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对金砖国家的贸易发展面临机遇和潜力。
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拥有良好的相互合作关系,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 近年来,中国从多方面加强了与金砖国家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同时,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具有很多相同的利益和诉求,在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中很容易团结一致,形成共同的利益群体,客观上天然形成了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
挑战不可小觑。
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发展虽然具有潜力,但金砖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可小觑。
其一,金砖国家整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产业结构和层次存在一定的趋同性,相互竞争客观的存在。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争夺其他国家的市场,更突出的体现在相互争夺各自国内的市场。虽然目前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产业的竞争性还不强,但这种竞争的趋势可能会愈来愈突出和显著。
其二,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而其他金砖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基本是原材料和矿产品,这一结构多年来一直没有实质的改善。其他金砖国家难免会担忧沦为中国原料的供应国,不满足于维持并深化这样的贸易关系,从而会挫伤贸易的积极性,不利于相互贸易的发展。
其三,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政府都明确提出发展制造业是提升竞争力和解决就业的关键,并高度重视制造业且将其作为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引擎。对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必然会与“中国制造”形成竞争,不利于相互之间贸易的推进。
其四,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的国家之间容易滋生相互抑制和竞争的情绪,不利于贸易的发展。以中印贸易为例,两国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贸易上印度对中国制成品的需求巨大,印度会担心对中国的依赖增加,从而有摆脱这种局面的倾向。
前景判断与应对策略。
虽然中国和金砖国家之间未来贸易的发展既有潜力又有挑战,但总体上,潜力大于挑战,并将具有以下趋势:相互贸易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随着未来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产业的相互竞争性增加,相互之间贸易增长的速度会下降;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发达国家,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基本不可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中国和金砖国家的贸易发展速度很快,成为新的增长亮点,但必须看到的是,中国对金砖国家的贸易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根本不足以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局。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因此在重视发展与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贸易发展的着力点必须放在主要贸易伙伴上。
在发展与金砖国家贸易的策略上,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贸易一体化发展 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开放市场,是促进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国已经与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建立了初步的经贸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争取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区域贸易一体化安排,促进相互贸易的发展。
促进贸易的平衡,建立和谐的贸易关系 两国间贸易差额的状态往往决定了相互贸易之中的地位,逆差国通常处于更加优势的主导地位,而顺差国则往往会较易受到逆差国的指责和贸易摩擦的侵扰。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巴西的贸易处于逆差状态,而对印度呈现顺差状态。从而中国对俄罗斯和巴西的出口增加较少遭到贸易壁垒的阻碍或指责,而对印度的出口贸易则时常遭到贸易摩擦的损害。所以,促进中国和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平衡,建立和谐的贸易关系,对于相互之间的贸易发展非常重要。
处理好与金砖国家的外交和政治关系,推动相互贸易的发展 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外交及政治关系总体友好,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中国和印度以及俄罗斯比邻,相互在领土和安全防卫等领域都存在不稳定的隐患。故而,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外交与政治关系,为对外贸易创造优良的外在环境,是发展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的重要环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uojimaoyi/130848.html上一篇:日本电子产品行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