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 > 中非能源合作海上运输安全影响因素探析

中非能源合作海上运输安全影响因素探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


[摘 要]非洲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地。 要确保能源安全,中国不仅要买得起能源、买得到能源,还要运得回能源。 能源进口安全的关键是运输,而海上运输又是中国能源进口安全的最薄弱环节。 影响中国进口非洲能源海上运输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国际上围绕海上战略通道的争夺加剧、海上通道沿岸国的政局恶化、海盗与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关键词]非洲能源;海上运输;影响因素。

由于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以及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日益与国际环境相关联。 中国在海外寻找能源的过程中, 非洲能源对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的能源生产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造成的能源消费, 而非洲能源以其独特的优势,加上中非之间稳固的外交关系,非洲能源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的错位现象决定了能源运输的必要性。 而勿庸置疑的是,能源运输主要依赖于海运通道的畅通和海运能力的充足。 “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谁就把手放在了中国的战略能源通道上,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 ”因此,对中非能源合作中的海上运输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源海上运输状况。

能源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它不仅指能源的生产安全(生产和消费安全),而且还包括能源的经济安全(供应安全),即国家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1〕而能源(进口)运输安全是能源供应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能源安全与能源进口运输安全密不可分。 能源运输线因向工业输送源源不断的“血液”而被称为“工业的生命线”。 因此,海上能源运输成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战略问题之一。 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大,对外依存度的加大, 有关中国能源安全和能源进口运输安全等问题也突显出来。 要确保能源安全,中国不仅要买得起能源、买得到能源,还要运得回能源。 只有“找得到”、“买得到”、“运得到”,能源才不会成为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能源供应地的稳定供给和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被认为是中国能源进口安全得以保障的重要标志。 能源进口安全的关键是运输,而海上运输又是中国能源进口安全的最薄弱环节。

非洲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地区, 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和能源合作开发地区。 非洲能源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日趋显著。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2003 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区及份额分别为 : 中东地区50.9%,非洲地区 24.3%,亚太地区 15.2%,这三地石油进口占总进口量的 90.4%。 2009 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区及份额分别为:中东地区 47.8%,非洲地区 30.1%,欧洲和前苏联地区共 10.6%,西半球 6.7%,亚太地区 4.7%。〔2〕2011 年中国自中东进口原油数量为 1.3 亿 t, 从非洲进口原油 5 977.5万 t,原油进口依然主要来自中东、非洲,所占份额分别为51.5%和 23.7%。〔3〕从上面数据可知,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中70%以上来自中东和非洲等地 , 预计今后这种格局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中国从非洲进口能源均须通过海上运输。目前中非石油运输线主要有 2 条航线: 第一条, 北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大陆;第二条,西非—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大陆。 也就是说,中非能源运输通道还比较单一,主要是海运。 来自北非的能源经由苏伊士运河到达印度洋,来自西非的能源向南经由好望角到达印度洋, 然后自印度洋科伦坡分别经由马六甲海峡或者绕道苏门答腊岛、 爪哇岛南侧,沿龙目—望加锡海峡到达中国。 不仅运输通道单一,而且运输通道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包括好望角、苏伊士运河以及马六甲海峡等,制约着中非能源运输的通畅与安全。 海上交通运输线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不是整体,却连接整体;不是全局,却制约全局。 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 使得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非常明显。 如果遇上特殊情况,正常的能源进口可能无法得到保证,国内的人民生活、 经济运行乃至国防安全就会受到重大影响。能源的安全供应是中国能源安全困境中的首要问题。〔4〕石油依赖作为“一种特别残酷和不可摆脱的依赖”已经迫使中国必须做出选择如何来应对石油依赖问题。〔5〕。

二、海上能源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各种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 使得国际海上运输通道成为世界众多势力博弈的焦点。

第一,国际上围绕海上战略通道的争夺加剧,严重威胁到中国海上能源运输安全。 美、日、印等国,特别是美国采用各种手段加紧对重要海峡进行渗透与战略控制。 1986 年美国公开宣布战时要控制包括马六甲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在内的 16 个重要的海上咽喉航道。原因在于这些海峡是沟通大洋的海峡、唯一通道的海峡和主要航线上的海峡, 它们均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美国为控制海上战略通道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一是保持强大的海上力量和海军存在, 通过建立驻外军事基地,以实现对重要海域的战略控制,扼守海上战略通道。 二是重视“战略岛”的作用,借助海上战略通道遏制其他国家发展。 三是将一些相关国家纳入其安全体系,建立美国主导的海上军事合作和海上安全合作机制, 企图借助他国的力量, 将军事触角和影响力扩展到世界所有涉及美国利益的重要的海域和海峡通道。 四是企图借打击海盗、海上恐怖主义,谋取反恐主导权,借机控制重要战略通道。 如美国就可能利用对海盗和恐怖分子的监察机制, 限制中国在马六甲海峡的自由航行。〔6〕。

日本历来对海上通道安全极为重视, 其海上自卫队将海上通道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加以保护。 日本多年来一直鼓吹“ 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生命线”,通过不断调整其军事战略,使其军事触角早已延伸到了马六甲海峡。 “9·11”事件后, 日本借机出台了《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正式授权日本自卫队向印度洋派遣军舰。 现在, 日本以“打击海盗”为借口,加强了在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事实上的军事存在。 印度从古至今始终有一种“海洋情结”。 20 世纪 90 年代后,印度加紧实施“印度洋控制战略”和“东方海洋战略”。 “一方面剥夺敌人使用海洋的机会, 另一方面维护自己使用海洋的权利”。〔7〕2000 年,印度《海洋新战略构想》明确提出印度建立远洋海军,目的是吓阻其他海洋强国势力进入印度洋。 印度还加快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基地建设,在岛上成立第四海军司令部,并在马六甲海峡西北入口处建立基地。另外,海上通道沿岸国也不断加强国内立法,强化对海峡及各自邻接海上通道的管控, 并将其作为进行国际斗争的武器。 比如,在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上,由于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存在南中国海争端, 作为争端方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不断拉入外部势力,利用大国相互制衡,制约中国在马六甲海峡安全领域的影响, 联手加强在海上通道对中国的遏制。〔8〕。

第二, 海上通道沿岸国的政局恶化,增加了中国海上能源运输安全的不确定性。 地区动荡与冲突尤其是发生在濒海国家之间或濒海国家内部的冲突是影响海上通道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南中国海而言, 东盟各国联合对我, 不断加强军队建设尤其是海空军建设, 千方百计把南中国海问题国际化。如果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中国海发生严重冲突,东盟国家就可能以马六甲海峡作为要挟, 甚至引发马来西亚、印尼封锁海峡。 如果台湾海峡局势一旦恶化, 东盟国家也可能会支持美国, 允许美国封锁海峡。 就印度洋而言, 由于印度洋的地缘战略价值集中体现在北部水域, 因此南亚次大陆的稳定与否, 直接关系到海上通道的安全与否。 然而, 次大陆最主要的印巴两国彼此互为敌手已超过半个世纪, 且印巴矛盾与冲突在可预见的将来还看不到根本解决的迹象。 每次印巴危机、战争抑或是军事对峙期间, 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安全均受到极大的威胁或破坏。

第三, 海盗与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中国海上能源运输安全威胁上升。 冷战结束后,非传统性安全因素凸显,全球海盗事件急剧增长,海上恐怖主义出现新的发展态势和动向,严重威胁国际海上运输与战略通道的安全。就目前而言, 海盗行为和海上恐怖主义是对中国海上通道安全最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也是最现实的威胁。 根据专家介绍, 目前, 海盗主要集中在西非海岸、 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红海和亚丁湾、孟加拉湾和整个东南亚海域等五个“恐怖水域”, 这些地区都是中国海上交通运输的必经之地。 过去几年来, 中国船只曾频频遭遇海盗、 海上恐怖主义袭击,并蒙生重大损失。 据报道,目前一些海盗集团已与恐怖分子相勾结,共同从事海上犯罪活动。 如基地组织宣称该组织的战略目标是“锁定西方经济的咽喉”,而通过攻击商船、油轮就可以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据有关专家估计,索马里海盗近两年勒索的赎金共计 1 亿美元以上。 有资料显示,海盗活动频率和袭击暴力程度显现加剧趋势, 造成的危害与影响逐年扩大。 在 1996 年之前,海盗造成的损失约为 4 亿美元左右,到 2008 年,迅速上升到 300 亿美元左右。 受海盗袭击等因素影响,船运公司一年大约损失 150 亿美元。 频发的海盗事件及海上恐怖主义使中国海上通道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安全困境。

〔参 考 文 献〕

〔1〕中央党校《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课题组。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51):33.

〔2〕田春荣。2009 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J〕。国际石油经济,2010,(03):4-13.

〔3〕马俊睿。2011 年中国原因进出口贸易回顾 〔J〕。当代石油石化,2012,(03):11.

〔4〕Malavika Jain Bambawale, Benjamin K. Sovacool.China's Energy Security: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Users〔J〕。Applied Energy, 2011,(88):1949-1956.

〔5〕陈浩、陈燕。中国石油依赖的经济成本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0,(01):30.

〔6〕 Mokhzani Zubir, Mohd Nizam Basiron.The Straits ofMalacca: The Rise of China, America's Intentions and theDilemma of the Littoral States 〔M〕。 Maritime Institute ofMalaysia,2005.

〔7〕 曹永胜,等。南亚大象———印度军事战略发展与现状〔M〕。解放军出版社,2002.

〔8〕郭一娜。美借中日钓鱼岛纷争加固日美同盟 〔N〕。国防时报,2010-10-2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guojimaoyi/13084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