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支脉,公路、水路、运输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交通运输在整个社会中起着纽带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以高速公路已经逐渐形成了主骨架,依托国、省道公路,以县乡级公路作为支脉,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新时期下要改变以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交通发展模式,向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要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型发展,来促进交通运输全面的发展。
一、交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和汽车运输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公路网,公路运输逐渐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运输方式,它具有有机动灵活、在途停滞时间短、直达性好等特点。也是运输方式中唯一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但在运输管理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1、有限的运输生产力水平。作为以营业性为主的客货运输车辆中,中、高档客车和大吨位车量等专用货车所占比重较低,满足不了旅客和货主的需要。
2、协调发展问题。由于规划上的协调不足,导致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做出规划的同时难以从交通运输的全局考虑,对交通运输体系整个规划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比较欠缺,没有形成有效相互协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总体运输效率。同时,多元化投资发展速度较慢,依靠公共投资的发展的进度明显不足。
3、滞后的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客货运输站场建设比较慢,在现在的大中城市、包括很多县城和乡镇,客货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大多都比较短缺设备而且相对简陋,这就制约了道路运输发展,对公路基础设施功能应用和车辆运输效率的完全发挥造成了影响。
4、交通运输组织水平和效率低下。很多城市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地区之间存在相互排斥和封锁的现象,提高了空驶率、使运输组织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建立统一、开放和有序的运输市场。
二、如何加强交通运输管理
管理是学问、方法和过程,有人们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企业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都能体现出管理水平的高低。
1、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的产业,交通运输正逐步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正确全面认识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与服务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对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管理和服务概括的说是一个问题表现出的两个方面,在管理工作中加强服务,服务工作中包含管理。我国交通运输工作按工作性质可以划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作为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及对象不同于政府单位。因为企业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的;但对于政府下属的国有交通运输企业还要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中不能对市场进行监管,企业只能单一对在运营过程中对自身的人、财、物等进行相互的衔接,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运输企业要把服务品牌做好,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获取服务对象认可,从而得到服务对象更多的业务服务,来获取企业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2、创新交通运输行业,更新观念
创新交通行业是新时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利用科学信息技术使管理手段由传统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建立新型的信息化、组织化、专业化的运输市场,来完善运输发展策略。明确实施措施,发挥市场作为调节功能的作用,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客运网络一体化快速发展和建立客运发展的长久机制,为解决好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运政信息系统、治超信息联网等建设,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运输力结构型调整,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组织水平和客货车的实载率进行调节;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强化传统运输企业的整合,加强运输服务领域开拓和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压缩物流成本费用和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和完善交通运输服务网站建设,对公交线路班次和长途班车等信息进行整合;为群众出行方便,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发布运输市场的供求状况的信息,正确引导投资,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浪费及市场不正当的竞争,促进行业在市场经济下有序健康的发展。
3、加快建设客运站场
合理布局,加快客运站场建设,统筹兼顾,对客运站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力争未来数年时间内,实现乡村都有客运站和场的网络,为发展运输做好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客运安全进行管理。加强对客运经营者和驾驶员的管理,对没有取得从业资格的驾驶员不让上岗,达不到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的车辆不让运营。加强对客运企业安全工作管理,监督企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安检专职人员,对营运企业安全管理做好监督。特别是节假日、周末等人流量高峰期时段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客运车辆超载,确保客运安全。
4、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协同理念
人类从原始社会以来都具有管理的本能。交通运输系统不但不能自供自足、而且离不开外界的联系。国家宏观调控的调整,促进和仰制了交通运输的发展,面对国家对宏观调控的影响,怎样更好的推进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立起新型具有管理协调功能的交通运输的系统。交通运输管理协同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及下级系统功能的有序管理,以适应外部环境引起的变化,发挥系统整体的优势。所以,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着交通运输系统协同效应的形成。当管理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内部之间能够相互协调配合时,并且努力地围绕目标运行,那么协同的效应就会产生,优良的协同效应具有倍增系统的功能;假如管理系统内部之间不和谐,会增加整个管理系统的内耗,抑制系统内各子系统功能的发挥,使运输系统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单位和组织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交通运输系统存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当中。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主要包括政策、资金、服务对象等外部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物质和文化环境,也就是内因,作为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根据。从学术观点来看,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助推了系统的发展,内因引发外因起作用。人力资源、财产物资和信息是,物质环境主要内容;文化环境作为对内部文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创造管理“协同效应”的系统。可以联想,如果某个单位的员工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各不相同,工作中就可能引发不和谐的现象,从而影响单位整体目标的实现。要形成文化协同的理念,使机关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和谐,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交通运输系统要加强文化建设,形成具有协同效应交通运输管理。
5、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网络建设
要建立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队伍要与监管工作相适应,健全安全责任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执法水平,促进他们对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保证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针对机动车驾驶员、车辆和客运场站的管理,特别是对乡镇客运车辆;严格实施和执行安全技术状况检测制度,对于经安全检查技术不合格的运输车辆,不能放行;并对行李进行安检制度检查,严禁车上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从源头上防范;交通运输安全监督也要进行强化管理,加快交通运输安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建立具有高效、快捷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发布的管理,随时掌握安全管理的变化,来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结束语: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虽然已进入了法制化、市场化轨道,但要做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还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高质量的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
作者:熊英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3年30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jtysjj/104935.html上一篇:宁波市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现状
下一篇:浅谈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