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务审计
摘 要:会计信息披露是联系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关系的纽带,合理有效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对于改善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关系、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 成本与效益 博弈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会计信息的披露更是牵涉到方方面面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他们都需要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依据这些信息进行投资、信贷和监管等决策。会计信息的披露成本是指企业为进行会计信息披露而发生的一切支出项目,以及由于某一披露行为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损失;会计信息披露效益是指取得或追加某项会计信息所能产生的预期的收益。
一、会计信息需求者获取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一)信息需求者获取会计信息应付出的成本
1、分析成本。分析成本是指在分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需求者只有通过会计信息分析,才能评价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得出有助于决策的有关结论。财务报表上所反映的信息大多数比较简化、经过高度处理和浓缩而成的,这就给信息需求者理解形成了一定的难度。而在我国现阶段,投资者的专业水平不高,一般的信息需求者也缺乏会计知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信息结构,大多数借助于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需求者,不得不依赖于专业咨询机构和分析机构,向他们支付一定的费用。当然,也有的信息需求者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自己能进行会计信息分析,即使这样,分析时也会由于分析需要时间而造成的机会成本。
2、验证成本。验证成本是指会计信息需求者在验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大量存在,需求者在对会计信息分析后,还不能轻易地做出决策,为了谨慎起见,有必要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然后与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
3、决策成本。决策成本是指需求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时发生的成本。决策是会计信息需求者使用会计信息的最终目的,决策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会计信息失真表现为披露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当这种差异较小时,不至于给信息需求者带来损失,但当这种差异较大,足以误导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时,就会造成风险。
(二)信息需求者获取会计信息可产生的效益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太多,各类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于其使用的决策方法和程序不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条件使得会计信息披露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从会计信息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出发,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所有决策需要。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只是一种通用意义上的信息,至于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殊需要,则须根据财务报告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得出。
1、可有效提高资本的正确配置率。对投资者来说,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益表现为投资者因减少了错误配置资本的可能性而获得的效益。如上所述,会计信息需求者在使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时,需要发生决策成本。当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时,投资者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成本。这也就是说,对哪些需要上市公司信息的需求者来说,他们通过了解和掌握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可以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将资本投向生产率较高,产出较好的企业,这些企业将对经济的增长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不明智的投资将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
2、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会计信息充分而有效的披露,不仅提高了广大信息需求者投资决策的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的综合竟争力。
二、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与效益的博弈
(一)投资者与企业的博弈
投资者想让企业尽量的披露会计信息这样有利于减少他们的投资风险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但上市公司却不会无限制的不计成本的披露本公司会计信息。我国的上市公司在筹集到资金后,完全由上市公司支配,而且完全没有资金偿还和支付股利的压力。想让上市公司一味的向投资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若按真实的会计报表,有的公司很难筹集到资金。一方面,会计信息的有效、充分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以广大投资者希望获得及时、准确得会计信息。但另一方面,信息供应者的效益是不确定的。其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有助于提升在证券市场中的筹资地位,降低筹资成本,这种效益是间接的,且往往具有时滞性,不能从信息使用者处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但其成本的增加却是切实的。
由此可见,在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使用上,企业与投资者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严重,所谓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且不知情的一方对他方的信息由于验证成本昂贵而在经济上不现实。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认知程度是极为有限的,即使在一个高度透明的企业也难以对其了如指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会计信息的提供和使用投资者总是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
(二)债权人与企业的博弈
现阶段,上市公司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所以研究债权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实际上就是研究银行与上市公司之间博弈。与投资者不同,债权人将款项贷给企业,要求企业按照约定还本付息。债权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借款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按约履行其还本付息的义务。因此,他们需要会计信息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的强弱,为其贷款决策提供依据。而对于长期资金贷款与长期债券的债权人,由于借款时间长,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就越大,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较多,因此,企业的获利能力、资本的运营状况、资产负债率、未来发展前景等是长期债权人关注的重点。对于财务状况好的企业来说,充分的披露会计信息能取得债权人很好的信任,信用度随之会提高,为今后的贷款做了铺垫,获得的社会效益会远远大于披露时所负担的成本。企业就会愿意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但如果是靠虚假的会计信息来粉饰的业绩的企业,如果按真实的信息披露报表,债权人可以更加准确掌握其财务漏洞,企业很
可能借不到资金,此时企业一般会顾及短期利益而不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此时上市公司在博弈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三、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
会计信息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是对未付费消费者的非排他性,即无论消费者是否在取得公共物品时付出成本都将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受益。由于人们可以搭便车,所以就有一种少付费的冲动,即使他们明知这些公共物品是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的生产动力不足,导致了所谓的外部性,外部性的结果会使生产者生产这种公共物品的动机非常有限。因为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需要成本,理论上讲,这些成本应该由全体受益者共同分担。
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就会大大的增加,此时它能够得到的效益却是个未知数,但成本却已经发生了,这种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差异将导致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力不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竞争劣势是相对的,上市公司对等披露会计信息会产生产生的抵消作用。在适用同一披露要求的情况下,作为竞争对手的公司可以彼此了解对方信息,对于任一方而言,因信息为竞争对手所知而导致的竞争劣势同其知晓竟争对手之相关信息具有抵消作用。
四、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看,略显稚嫩的监管部门在和市场参与方的博弈中并未占据上风,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监管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监管失灵,政府在监管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成本但却得不到相应的利益,这就使的其监管具有滞后性,一般是事后监管。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定者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上市公司作为拥有优势信息的一方在与其他参与者博弈时一般处于优势地位,他在披露会计信息时会遵从成本和效益这一原则,有时由于利益的驱动他还会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此时政府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必然要对其进行监管和审查,当然政府监管自己也要承担成本。
参考文献:
1、侯丽,《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中国市场》,2010年第22期
2、刘思涓,《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新财经·上半月》,2010年第11期
3、王红波,《浅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适度问题》,《中国商界》,2009年第12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kjsj/24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