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务审计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之策的过程中,因对特定审计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评价意见而承担责任或损失的可能性,文章就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风险;成因
经济责任风险,指的是审计人员在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受到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影响,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发表了不适当的审计意见,造成审计结果使用人员或部门受到损失。我们要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首先要了解它的成因。本文从我国数十年来企业改革变迁环境出发,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自身制度造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1. 审计对象配合机制带来的风险
我国有关规定中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任期期满或因调动、离退休、辞职、免职、撤职等原因离开工作岗位前,应接受经济责任审计。但现实中,往往领导干部已经上任后,对他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刚刚展开或尚未完成。经济责任审计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威信力和价值性,甚至引起被审计干部不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这些都增加了审计人员搜集材料的难度。
2. 审计力量不足带来的风险
目前内部审计部门接受组织部门委托,对部门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但是组织部门的人事考察往往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投入量与审计人员数量严重失衡。经济责任审计又和普通审计不同,尤其是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年度远,工作量繁重,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充分详细的数据收集。但是迫于时间上的压力,审计人员往往不能充分的做好事前调查和审计数据收集,在确认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审计风险大大增加。常见的情况是“先离后审”,“审任脱节”,经济责任审计无法达到原有的初衷和预期的效果。
此外,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单位和企业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在改革中企业的合并或撤销,会计财务人员的流动,新来职工不了解过去的经济事项,旧有职工出国或不知去向,财务核算资料丢失等,这些情况无疑也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风险。
3.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划分困难带来的风险
一是由于早期我国并未推行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上任时,并未对部门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重新确认,前任和后任之间是一笔“糊涂账”。而且现实很多经济活动项目周期较长,经营活动期间的决策涉及到前任和继任者。因此对于期限较长的经营活动,他们之间的经济责任认定困难,不能明确区分两者之间的界限。二是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边界。由于我国早期管理体制的特殊性,许多集体企业党政不分,在界定责任的时候往往很难界定是属于集体责任,还是个人责任。三是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不清。在实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由于历史,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很难准确界定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无疑增加了审计风险。
4. 评价标准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目前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依旧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同一个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不同的审计机关或者审计人员进行评价时,结果不会完全相同。尤其在经济结构日益复杂的形势下,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承担不同的岗位职责和任务,例如在对基建和财务部门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时就要涉及基建工程项目审计、材料设备采购合同的合法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等内容,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经济责任人确定不同的审计重点和评价指标。然而在通常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评语中,泛泛之谈的字眼较多,如贡献较大,工作较好等,很难看出被审计人任职期间内履行责任的程度,也看不出哪个领导干部是优秀还是称职,这些都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1. 领导干部权力过度集中导致的审计风险
在现行制度下,我国企事业单位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和内在监督制约机制,领导干部个人专断的现象十分普遍。单位行政上的“一把手”在原则上应当依照行政工作程序依法行政,但实际上,日常行政事务和重大决策都由“一把手”全面负责,做最后决定,甚至有的单位完全是领导干部“一支笔”,权力过大,过分集中,又缺乏制约,在这种形势下,审计风险必然增加
2. 领导干部任职目标不明确导致的审计风险
领导干部上任时,与企业相比,往往没有明确的任期目标,例如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数字化的指标。而由于历史,环境,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无法将审计数据与同类行业部门或被审计人前任进行横向比对,缺乏具体可靠的量化指标依据来评价其任期表现。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审计人员只能按照收集到的可以定性的一些情况,说些含糊不清的套话,不能全面评价其任期内经济责任。
3. 正常会计信息渠道受阻带来的审计风险
会计信息渠道受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反映在会计信息产生阶段。主要表现为单位部门内部会计机构不健全,没有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或是缺乏职业道德,屈服于外界压力而进行财务造假等,因此提供了失真的会计信息;其次反映在会计信息传递渠道。有的单位为了应付审计部门和上级检查,实行两套账,一套对内一套对外,真实的会计信息无法传递到审计人员手中,甚至还有个别单位为了掩饰其违纪行为而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销毁,对审计人员隐瞒资料的去向。此外,我国企业十几年来企业分分合合,经济情况纠缠不清,资料保存不全,在审计这些涉及受历史因素影响的复杂项目时,审计人员很难合理规避其潜藏的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夏萍.关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控制措施[J].现代商业.2008(8):108
[2] 张奕.富琳妹.经济学视角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分析.[J].经济论坛.2008(2):139-140
[3] 沈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要素的分析[J].时代经贸.2008.6(9):16-1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kjsj/250636.html
上一篇: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