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务审计
一、企业碳信息披露现状
从2006年国家电网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至今,各个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很少提及碳排放等方面的信息,只有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披露了有关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低碳信息披露进展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府通过多项举措,引导企业采取低碳行为 政府从2011年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低碳生产、生活的政策,涉及节能减排、新能源、低碳消费、碳排放交易等领域。这些低碳政策开始更多地被社会认识,并落向具体和实处,特别是“碳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充分表明了政府发展低碳产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作为碳排放主体的企业也开始在技术改造与创新、低碳产品、碳盘查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二)企业对碳减排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多数企业仍将“碳减排”理解为一种风险,特别是碳政策法规的推出和调整,给企业业务造成的影响,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风险,也是现阶段推动大多数企业应对碳减排的主要动力。相反,能够把“碳减排”当作给自身带来商业机会的企业还非常有限。
(三)碳排放信息披露不详尽,关键定量信息普遍缺乏 2011年,中国企业共发布了1001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报告在40份以上的行业由2010年的7个增至2011年的11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碳排放定量信息披露程度不高,特别缺乏具有实质意义的关键定量指标信息。归类分析显示,上市公司关键碳排放定量指标平均披露个数不足2个,56%的上市公司没有披露任何关键碳排放定量指标。在有碳排放定量信息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随意性强,计量单位和核算口径不统一,数据整体缺乏可比性,即使在同一行业中也无法比较,报告亟待完善和规范。
(四)第三方独立审验报告数量逐年递增,但增幅微小 连续几年的数据显示,经过第三方独立审验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逐年递增,但增幅只在3%左右,且连续三年保持在报告总数的5%左右。很少有企业能提供系统完整的碳排放量化信息,能邀请独立第三方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外部审验的企业数量相当有限。国家“十二五”层面明确提出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为中国企业开展碳盘查传递了信号,因此,接下来几年对企业自身进行全面的碳盘查将是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
二、低碳经济审计构建
(一)构建多层次联合的审计主体 低碳经济审计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十分庞大,可以提供碳信息审计的部门主要有政府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内审机构等。当前,在碳减排信息披露具有强制性的前提下,以政府审计部门作为低碳经济审计的主体更能维护政策的权威,体现公众意志;更能保证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审核的客观公正性和审核的有效性,以保证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但是,低碳经济毕竟是市场行为,政府审计需要有所限制,在社会责任审计实施初期,可先由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开端来逐步推进;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相关社会责任审计准则也日趋完善时,政府可逐步引导社会审计组织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
政府可将部分监督权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同时通过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以达到监督被审计单位的目的。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时,应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审计灵活性的优势,从而提高社会责任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内部审计的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难以被利益相关者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接受。当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低碳经济审计应该是以政府审计为总纲,在政府审计的指导下,社会审计为主,内部审计为辅的多层次联合审计主体。低碳经济下的社会责任审计主体如下图所示:
(二)设置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鉴于企业低碳审计评价标准客观性与主观性并重的实际,如果单独用定量指标来衡量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不全面的,将一些非定量指标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所构建的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从定量角度来构建的;另一个层面是从定性角度来构建的,作为定量指标体系的补充以更全面的评价企业低碳行为。定量指标。根据前面审计的具体内容,可以设计以下四方面的定量指标,来对企业低碳责任履行进行评价。(见表1)定性指标。定性指标主要是对企业低碳审计上述四个方面涉及的非计量因素的评价,是对定量指标必不可缺的补充和完善,意在审计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具体的可关注以下几方面(见表2)。
(三)低碳经济审计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低碳审计的主要内容应该从宏观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企业低碳经济政策的编制与执行情况。当前,政府制定的低碳经济法规主要包括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和开展国家低碳省区与低碳城市试点四大方面。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法规的指引下,制定符合自身产业发展规律和技术指标相吻合的低碳经济政策。审计机构事前应该对企业相关政策是否符合我国低碳经济的总体目标,是否合法合规,政策的制定程序是否科学合理等进行审计。事中要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执行过程定期监督,包括审计政策实施的方式方法,政策实施的真实效果。事后要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提高低碳政策的执行效果,以便政策、法规的制定部门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审计低碳经济政策的编制与执行情况,确立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全面低碳发展责任及希望达到的温室气体减排水平的总目标,推动了企业低碳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促进企业更好的实施低碳行为。
(2)审查企业低碳经济行为与产品的认证情况。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生产低碳产品,往往会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在获得这些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前,需要对低碳产品和低碳行为进行认证,即确认低碳产品、低碳行为与交易···。这就需要审计组织通过专业技术知识对相关行为与产品进行审计及认证,来确定行为与产品相应的标准。通过对企业低碳行为和低碳产品的评估和审查,将激励措施落实到实处。
(3)审查企业低碳资金筹集与使用情况。低碳经济扶助
资金主要是政府为促进和发展低碳经济,针对企业低碳项目或者产品而划拨或减免的资金。首先,审计人员应审查资金专项使用项目的合法性,即申请低碳项目或低碳产品是否符合专项资金使用的有关规章制度,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其次,审查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专项资金是否及时足额使用是审查的重点问题,审查资金使用是否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相一致;防止使用过程中的腐败问题,避免挪用、套取和截留造成专项资金流失的现象。最后,重点对低碳经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审计。要对资金的预算、管理、使用和投资等整个流程进行全面审计,评价其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率及效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4)审查企业低碳责任履行效果。审计人员应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低碳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低碳相关技术应用情况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情况等三方面来评价企业低碳社会责任履行效果。审计的重心在于有关节能减排制度、政策、目标、标准的贯彻执行以及责任的落实情况。企业在贯彻低碳项目的过程中,短时间内投入的成本可能会大于获得的收益,因此,需要实施低碳审计来监管和评价企业低碳项目的执行过程和各个阶段的效益,确保低碳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通过碳减排审计,可以发现并揭示企业在低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法律法规等手段查处杜绝这些问题,督促企业采取低碳消费方式,实现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
企业低碳经济的研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低碳审计就是因低碳经济而发展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通过审计分析,来客观评价企业低碳政策执行和低碳行为履行情况。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建立了企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既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审计人员对企业进行低碳审计提供了指标依据和评价方法,又对企业受托低碳责任的履行起到了促进与监督作用,最终推动整个社会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
[本文系2012年浙江省审计厅课题“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体系构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22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兰、郭芬: 《低碳经济下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