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务审计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奖励机制 意义 措施
1 激励机制的意义
我国作为经济大国有许多的企业,而建设现代化经济管理模式就需要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的企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除了一些制度管理方面的以外,主要的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观问题,由于我国的历史、社会等原因导致我国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激励机制具有导向作用 建立激励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对于需要进行职业道德奖励的员工进行制度化的奖励,对于奖励我们要加大宣传,这样可以使受奖者周围的人们受到很好的鼓励、激发,使得没有受到奖励的人员以此为学习的目标,形成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1.2 激励机制具有动力作用 每个企业的财务人员都会有自己的利益的实现目标,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制定出合适的制度加以保证,因此激励机制正是这种目标实现的基础。企业的财务人员通过艰苦的努力做出的成绩是需要企业给予肯定的,而企业的肯定对于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状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肯定可以成为员工进步的动力,可以最大化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上进心。
1.3 激励机制具有提神作用 激励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者要尽一切可能为企业的员工创造条件和建立制度实现企业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励可以帮助工作努力地员工实现他们的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发展。当然我们也要克服激励制度中的缺点。
2 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激励制度对于企业的贡献有着极大的影响,它可以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员工的个人素质,但是激励机制在企业的发展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进一步加以解决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2.1 我国的相关会计法体系不完善,相关监督体系不科学 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出了企业的相关制定以外还需要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出现制度与法律冲突的时候,往往企业在不违背大的原则的情况下进行制度化的生产,而且企业的各种监督制度还是不够细化,他们往往因为权力的交叉而出现监管的盲区。
2.2 内部人控制问题仍比较严重 我国的企业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导致我国的企业的管理主要的还是依靠家族史的管理模式,这样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尤其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大部分有企业的单一管理者进行,这样对于企业的工作努力地员工不利,因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制定企业激励机制的时候所在的位置就会出现偏差,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
2.3 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健全 我们对于员工的激励的依据主要就是依靠我们对于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的,我们考核的内容也主要是集中在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结果中,这样就会使得我们的企业考核中的内容缺少科学性,没有系统的考核目的。而对于财务人员的考核也是只是侧重于业绩的评价,而对于非财务指标涉及较少。
3 实现企业激励制度的措施
3.1 改善企业会计整体环境,减少经理层对会计活动的干预 事实上,除了极少数会计道德风险的发生是因为会计人员自身的贪欲过大之外,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企业经理层的施压下被迫同流合污的。因此若要降低会计活动中的道德风险,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减少经理层人员对会计工作的干预,避免经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操纵和扭曲企业会计信息。同时也应尽量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只有在管理层的素质是够高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才能不偏不倚地做好本职工作。
3.2 努力健全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使之能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会计工作 在现代会计活动不断推陈出新的情况下,法律体系也应当随之进行修正,尽可能避免留下可以被人利用的法律空白或漏洞,使会计道德风险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而这就需要高水平且具备会计实践经验的会计立法人员,这也是我国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中所应当努力的方向。在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后,还应当注重法律的执行效力,对于违法的会计行为应做到有罪必罚。只有会计法律能被全面地贯彻执行、对会计道德风险的惩处力度足够大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才会意识到违法的巨大成本,会计道德风险也就会随之大幅降低。
3.3 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等方式抑制会计道德风险 企业应当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加大会计审查力度,利用健全的内部控制防范会计人员的道德风险。同时,还应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通过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会计状况,使有问题的会计信息更容易暴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励会计人员更认真地完成会计工作,这不仅能降低有意识的道德风险,还能减少一些无意的失误。
参考文献:
[1]韩传模,郝景昭.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与重塑.会计研究,2002年第5期.
[2]葛明亮.激励机制与会计职业道德.《煤炭科技》,2007年第01期.
[3]斯惠文.浅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辽宁教育会计通讯2000年第8期.
上一篇: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变迁的理论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