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财务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开展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促使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就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的相关对策。
一、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审计的质量控制属于施工企业审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施工企业各项计划的实施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从而评判出所开展的活动是否严格遵守各项标准,对各项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以便来确定出企业所制定的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等。要想促使这些工作的落实,与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怎样充分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特点,确保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促使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较为复杂,审计的范围较为广泛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的经营规模也日益扩大,经营业务日趋复杂,不再单纯地局限于过去的施工管理以及劳务输出,广泛应用在资本运作、房地产开发等活动中,这样就促使内部审计的对象不断复杂,加大了内部审计的难度。与此同时,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所伴随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也不断增多,一些缺乏真实性、可靠性的会计资料融入其中,无形中就加大了审计的难度。纵观当前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业务早已超越了过去的财务会计内容,而且审计范围也不断加大,这样就加大了审计人员的责任,而且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2、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由于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所具备的行政性较强,再加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具有密切的利益关系,这样就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就无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所做出的审计处理的决定也无法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审计既要受到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对本单位的活动实施检查和督导,又要受到本单位的行政管辖。这样就形成了业务工作的外向型以及行政管辖的内靠型,导致内审人员无法扮演应有的角色,之后就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丧失了应有的权威性。众所周知,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关键,倘若无法保证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就无法确保审计人员在业务工作方法具备的权威性和自主性,从而就加大了审计风险,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3、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外部证据取证存在一定的难度
从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方面来分析,外部证据通常是从被审计单位的外部获取的,在未得到被审计单位作业系统从而直接从内部审计人员那里获得,这样所获取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而且获取外部证据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除此以外,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存在于一定的组织管理活动中,而且权限也仅仅限制在这个组织内部实行,要想获得外部的证据通常是需要通过被审计单位提供或者其他外部单位的相互配合,这样就对外部证据获得的难度以及审计结论的恰当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无形中就加大了审计风险。
4、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所使用的审计程度以及审计方法不科学
当前,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不断增加,而且会计信息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所选取的方法是否合理、是否使用,会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抽样审计是随机抽样某些个体从而来推断出整体的状况,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再加上审计工作过分看重成本效益,这样审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缩减那些对审计结论影响不大的程序,从而就会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加大审计的风险。当前,内部审计通常使用的审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但是这种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5、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工作经验等会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纵观当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严重不足,而且具备的知识结构非常单一,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无形中也就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如何有效地防范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规范施工企业的经营秩序,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想切实加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市场秩序是很有必要的,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加强治理,例如对承包项目以及垫资施工实施专项治理,更加深入地开展对施工企业的监管,以便保证项目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降低施工企业的审计风险奠定有利基础。
2、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评级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
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属于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关键,从而内部审计部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将该规范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人员以及审计业务方面,在审计工作的整个环节中,要有效地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对此实施科学的考核及评价方法,以便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真正实现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学会运用新思维,以全新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将审计的内容逐步扩展到企业战略角度,从而促使内部审计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促使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牢固树立起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第一,审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审慎性的原则。从而就要求对于审计项目中所包含的风险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于实际状况都要严格做到心中有数,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证据不充足的情况下不可妄下结论;第二,对于任何一项审计工作,在审计前要进行认真地调查,要认真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状况,切实降低审计的风险。此外,要努力将审计工作向着事前、事中转移方向发展
,促使审计工作融入到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而且要对整个过程实施跟踪检查,确保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切实降低审计风险。
4、实施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
一般而言,制定出科学的审计程序是确保各项审计任务顺利完成,以及降低审计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就是说,对于审计任务的制定以及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到审计计划的实施、审计报告的出具,都应该严格制定出相应的操作程序。与此同时,在开展审计的工作中,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审计技术方法。
5、强化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使命感
众所周知,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审计经验会对内部审计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满足组织管理以及业务发展需求;其次,搭建出平行沟通的平台,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交流,从而促使大家相互交流经验;再次,在实际审计活动中,内部审计人员要保持应有的谨慎性,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规范并遵守审计程序,对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科学的评判和识别,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更好地规避审计风险。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的来源都是非常复杂的,从而就需要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以便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茹.如何提高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力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2]王超.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理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03)
[3]冯来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及其对策探析[J].财会研究,2010(05)
[4]孙夏丽.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加强与审计效能的提高[J].中国集体经济,2011(09)
[5]黄艳红.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及其控制[J].企业研究,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