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市场营销 > 浅谈《非诚勿扰》的品牌营销策略

浅谈《非诚勿扰》的品牌营销策略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市场营销


时下最火爆的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从 2010年1月开播至今已有三年了,收视率一直高居各省级卫视同类型节目的榜首。该节目自推出以来,一边备受争议,一边观众热捧。在众多电视相亲节目的激烈竞争中,《非诚勿扰》是如何脱颖而出的?笔者认为,《非诚勿扰》高明的品牌营销策略,是该节目保持热度的原因之一。

一、出奇制胜:策划引发争议的话题。

《非诚勿扰》的品牌营销策略之一,就是出奇制胜。喜新厌旧、追求新奇是人的一种天性,新奇事件犹如导火索,一旦点燃某个话题,必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而引起全社会的讨论,最终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品牌推广时利用新奇策略会起到“一发抵千钧”的效果。①《非诚勿扰》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节目总是给公众带来备受争议的新鲜话题。

《非诚勿扰》设置的话题,总能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热议和思考。可以这样说,该节目已经不是单纯的生活服务类或娱乐类电视节目了,舞台上展现的男女嘉宾的思想碰撞以及主持人或幽默或犀利的点评,已经超越了节目制作人的初衷,经过了公众的“再创作”,变成了折射当代中国社会种种现象的一面镜子。

在2012年10月20日江苏卫视播出的《非诚勿扰》节目中,四川阆中天宫乡副乡长戴彬遭遇现场24位女嘉宾集体“灭灯”。节目播出后,戴彬迅速走红网络,众多媒体相继追踪报道,公众质疑主持人孟非言论不当,有“丑化基层干部形象”的倾向。

当晚,当戴彬穿着一件格子衬衣,外套天蓝色鸡心领背心,下着运动裤出现在节目现场时,主持人孟非评论说,基层政府官员都喜欢穿一件西装,然后里边鸡心领的羊毛衫,天比较凉的时候,穿一件;天再凉一点儿,两件;最冷的时候,三件。三件鸡心领,里面还打个领带,领带打上去了之后,还把领带夹夹在这个位置(手指比划在胸口之上)……据《成都商报》报道,该节目播出后数天,戴彬所在的天宫乡写了一封《致江苏卫视及其主持人孟非的公开信》,署名为“阆中市天宫乡全体乡干部”,要求孟非道歉。这份公开信通过网络发给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组,表达对栏目组的不满,希望改变对基层看法,同时尊重基层干部。公开信说,节目忽视了乡镇基层干部工作的兢兢业业与品性的坚韧谨慎,而强调了衣着的土气以及嘲讽表象的固执死板,大大恶化了基层干部的形象。

面对该事件,江苏卫视总编室工作人员张毅给成都商报记者发来邮件称,节目没有任何贬低乡干部的意思,嘉宾黄菡和孟非也屡次表达对基层干部工作辛苦的敬佩。节目播出后,由于反响很大,我们一直与戴彬保持沟通,从他的反馈来看很正常,他对于孟非在微博上支持他非常感谢,也对节目组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表示感谢。

此外,公众还质疑孟非的言论并不是现场发挥,而是为了让节目吸引更多“眼球”而设的“套”。对于在节目中被主持人调侃衣着一事,戴彬说,前往江苏卫视录制节目时,还带有西装和衬衣,上台前节目后台人员在审核嘉宾衣着时说,穿背心很好,后来却成了孟非发挥的由头,感觉有点像个“套”。当时自己非常尴尬,但是出于对主持人的尊重,没有进行争辩。

可见,新奇品牌策略存在相当的操作难度,一是创意,二是结果控制。创意的新奇程度,决定了事件的关注度和推广效果。由于社会上对新奇事件看法不一,竞争对手的反应和对策以及媒体报道方向等因素,新奇事件一旦发生结果很难预测。比如《非诚勿扰》初期的“宝马女”事件。女嘉宾“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宣言,不单引发了公众对畸形婚恋观的广泛批评,还引发了社会对主流价值观遭受挑战和践踏的忧虑,其影响之大甚至令广电总局连发两份对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管理规定分别是:《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广电总局〔2010〕15号文和《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广电总局〔2010〕16号文。因此,在策划新奇事件时要注重过程控制和迅速反应,防止产生负面效应影响品牌形象。②《非诚勿扰》栏目组在“宝马女”和“乡长相亲”两期节目引发社会热议和公众质疑后,迅速回应并调整嘉宾遴选程序,加强主持人话题引导,有效地减轻了负面效应。

二、定位明确:针对消费力最强的80后90后适婚人群。

定位是品牌营销的经典理论,其核心是以打造品牌为中心,以竞争导向和进入顾客心智为基本点。“竞争导向”要求营销者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品牌与竞争品牌区分开来,实现差异化,把生意从竞争对手那里转换过来。这是定位思考的起点。“进入顾客心智”指的是让顾客对产品产生某种认知。事实上,广告的目的都是要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否则广告就是失败的。离开认知,就没有办法谈营销。《非诚勿扰》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节目定位明确,赢得80后90后适婚人群的高度认知。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高楼林立的封闭式居住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女性经济独立后对高品质婚姻生活的追求……造成现代都市出现大量“三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高)女青年,她们被调侃为“剩女”。当“剩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电视相亲”也就应运而生了。

2010年以来,电视荧屏出现了众多婚恋交友类节目,除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外,还有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等。众多婚恋交友类节目火爆荧屏不是偶然的,“剩女”现象就是其出现的社会背景。拓展社交圈子,展现自我个性,是都市80后90后适婚人群的心理需求。需求决定目标,只有满足了市场和观众的需要,电视节目的价值才能被认同。在网络时代,看电视的主要人群集中在老人和小孩。80后90后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获得各种资讯和进行娱乐活动。而《非诚勿扰》却赢得了最少时间观看电视的人群的青睐。因为《非诚勿扰》节目的定位是明确的,它的目标受众就是都市80后90后适婚人群及其周围亲友、同事,当节目获得一定的收视率后,节目内容成为大众的谈资,又会引发更多的人欣赏这个节目,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三、培育市场:利用互联网扩大节目影响力。

如果说《非诚勿扰》是文化产品,那么观众就是消费者。培养观众也就是培育市场。在网络逐渐成为时尚策源地的今天,《非诚勿扰》善于和网络平台联欢,唱搭手戏。它利用网络推荐节目的参与者,用QQ短信和观众互动,实际上是利用自身品牌跟观众建立培养关系,有了培养关系就有了观众的收视期待,有了观众的忠诚度,也就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收视半径。③《非诚勿扰》的热播使得节目登陆各大视频网站,拥有超高的点击率。从理论上说,只要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男女嘉宾的可选择范围就扩展到全世界。

事实上,目前《非诚勿扰》的影响力已经辐射许多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频频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寻找有缘人。中国的一档电视节目获得全球华人的关注,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品牌的珍贵,在于它的独特性与魅力,在于它足以俘获消费者心灵的无名力量。有种观点说:“三流的营销用数字说话,二流的营销用产品说话,一流的营销则让消费者自己开口说话。”《非诚勿扰》的舞台就像人生的大舞台,形形色色的嘉宾陆续登场,当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在舞台上碰撞的时候,它的结果是千变万化的,它永远有新鲜的内容呈现给观众。当观众无意识地将这些新鲜内容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时,《非诚勿扰》已经展现出一个电视品牌的独特魅力。可以这样说,该节目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其高明的品牌营销策略功不可没。

注释:

①②《以小博大的十大品牌策略》,百科知识库www.100zsk.com③王向辉:《半是PK半是缘 半是相亲半是玩——〈非诚勿扰〉节目看点分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shichangyingxiao/13622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