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微观经济学
摘要:源于西方的现代经济学在中国似乎有些水土不服。中国农村改革经验证明,土地等自然资源产权决定着资源配置效率。然而,旨在资源最优配置的微观经济学却将关注重点放在产品生产与分配方面,忽略了自然资源配置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作用。为此,应将中国经验融入微观经济学教学,使经济学能真正立足于资源最优配置,综合反映古典、现代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
关键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经济学是商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有着二千多年重农抑商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我国,经济学教学只能取法于产生于西方的经济学,经济学课程和教科书也往往以《西方经济学》称之。但是,科学是时代的产物,西方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是发达国家社会经济问题,与处于发展中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现实存在一定疏离。本文根据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分析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存在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一、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从产权经济学角度看,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建立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土地资源和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基础上的。
产权或财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受益权权能在内的一束权利。所有权是基础,它确定了财产权利的归属;受益权是所有权界定的目的,没有受益权的财产权没有意义。使用权和处分权是财产价值和受益权赖以实现的手段,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可转让在内的处分权,是有效率的不减弱产权的重要条件[1],产权权能完整程度和自由度决定着产权收益的大小。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不断深化,本质上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产权权能不断向农户转移,农户土地产权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最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户获得了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和直接受益权,但政府仍然对农户土地的使用权或农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制,农地仅限于农业经营和种植指定的农作物。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民获得了自然种植权,使农地使用权的自由度增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加快向农户转移,包括延长使用权或土地承包期限、免除农业税、试行农户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四川,农户还以土地产权股份制形式,获得所占有土地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使用的收益,从而使农户获得了稳定的土地占有权、完全的受益权和使用权的处分权。从受益权来看,集体没有受益权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已没有意义;从产权权能来看,农村土地农户所有制已基本形成。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提高了农村土地资源本身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民的劳动自由权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大加快,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经济现代化,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正是因为如此,近年开始的林权改革,沿袭了农地产权改革方式。这充分说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2]。我国现行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尤其是资源税费过低,导致矿产资源开发效率低和收入分配不公平,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资源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决定作用。然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作用,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却基本没有涉及。
二、微观经济学教科书问题
经济学是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学问。然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以厂商行为和产业市场结构为重点,探讨的却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如何将产品分配到个人的产品生产与分配的最优问题。以国内流行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3]为例:第二章需求与供给讲的是商品(产品)需求与供给,单个商品市场均衡价格与数量的决定,第十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中也仅涉及商品生产与消费问题。全书重点是第四至七章的厂商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探讨的是厂商最优生产和不同市场结构的绩效问题。第三章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行为,但相当篇幅为商品需求曲线推导和不同商品特性分析,是为厂商最优生产问题作铺垫。第八章纯粹从厂商最优生产角度探讨生产要素需求,第九章的生产要素供给虽然涉及到劳动、土地和资本,但却非常简略和粗糙,如只研究土地供给且假定土地供给量不变、没有品质区别。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只是在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方面涉及到环境资源和公共资源。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中,没有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则财富无从创造,劳动和资本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忽略自然资源的配置、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对资源最优配置的作用,无疑是一大缺陷。
现代经济学要揭示的是市场机制对资源最优配置的作用,但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却以经济制度一定作为假设条件,从而忽略包括自然在内的生产要素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必然产生对市场机制内涵的认识偏差。尽管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产权制度对资源最优配置的重要作用,但其关注重点在资本产权、企业产权制度和交易合约问题。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仅在生产论一章引入了厂商的契约概念,在微观经济政策一章涉及信息不对称时引入了委托代理理论。由教科书,人们只能得出市场机制就是需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三者有机结合的结论。但是在产品生产与分配分析基础上所揭示的市场机制,只是商品市场均衡机制,不是真正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应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生产要素产权和要素资源配置的分析,才能完整地揭示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从广义上讲,机制指系统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和系统运行机理,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赫维茨等人的经济机制理论[4]也说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应包括要素资源产权制度、要素和产品的市场交易机制、市场治理机制等,市场均衡机制只是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运行机理。其中,要素产权制度决定要素和商品市场交易机制的有效性,要素资源的交易比产品的交易机制复杂得多,自然资源的外部性和经济特性的多维度使市场治理机制成为市场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学是发展的,应关注和反映时代问题,但不应割裂历史和忽略以往所关注问题。古典经济学,无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还是庸俗政治经济学,都关注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产权制度及其相关的收入分配问题,关注资源租金的分配和效率,关注人口、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而现代微观经济学,只关注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建立,再分配制度比较完善,资本和企业组织主导社会经济运行后的厂商行为和产业组织问题;忽略古典经济学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忽略要素资源产权制度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和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迷信技术进步可解决马尔萨斯陷阱而忽略可持续发展问题。古典经济学所关注的问题,恰恰与作为发展中的、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现实密切相关。尽管由于自然资源不合理配置导致了可持续发展危机,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西方人的经济学教科书也因此对资源和环境有所涉及,但是其同样只是以新古典均衡分析方法研究资源的动态最优利用,而忽略资源产权制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现代经济学存在以上问题,但国外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能够紧密结合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现实。而我国编写的、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则除了承袭现代经济学的以上问题外,却既不反映现代经济学发源地即发达国家的现实,也不与中国经济现实相结合,只是抽象概念的堆砌和纯理论的推演。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内对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教科书存在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经济学(教科书)改革上有两种观点。一是经济学中国化,综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建立中国经济学以取代西方经济学[5]。但是,经济学是一种观察社会现象的视角和方法,源于西方的经济学经过从古典到现代的不断发展,对西方和中国社会经济现象均有较强解释能力,具有超越国界的科学性。另一种是经济学的本土化,即在经济学教学和教科书中更多地联系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实际,用本土故事演绎经济学理论[6]。但是,这只是西方经济学所关注问题在案例和分析对象方面的本土化,而没有解决现代经济学所存在的根本问题。
我们要做的是融合和综合。所谓融合,就是使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实际紧密结合。当然,现代经济学源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实践,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要将中国经验与发达国家经验融会贯通于经济学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才能使中国经验丰富经济学理论。所谓综合,是使经济学能综合反映和解释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和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综合反映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和市场经济制度成熟阶段、经济不发达和发达阶段的问题,既关注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也关注资源配置公平问题,既关注商品生产和产业组织问题也关注自然资源配置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种综合,就是在现代经济学范式基础上,将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所关注的问题,融进现代经济学中,而不是以现代经济学去取代相应的经济学分支。
综上所述,可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基础上,对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作如下具体变动:第一部分以两章篇幅阐述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第一章可以石油资源产权制度、石油资源和石油产品交易与定价机制、石油产业(含上下游)发展、石油资源利益再分配为例说明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第二章仍然讲市场需求、供给和价格机制。第二部分效用论内容不变。第三部分厂商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基本不变,但可加入自然资源产业的案例。第四部分要素市场理论或分配理论,要素需求内容基本不变;要素供给要专设章节分析自然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自然资源市场交易的特殊性和交易规则;专设一章讲要素市场均衡,着重分析不同资源产权制度和不同市场结构下要素资源配置绩效与收入分配问题。第五部分的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增加对要素产权配置与帕累托效率的公平性分析,资源收益再分配的效率分析。第六部分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在原来内容基础上,从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的治理机制角度,注重自然资源产权垄断、外部性、公共资源和公有资源的市场失灵和政策问题。
以上观点,仅是笔者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和资源经济问题研究的一点体会,不揣浅陋以就教于大家,期以共同促进经济学教学改革。
作者:蒲志仲
参考文献:
[1]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M].施以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47-149.
[2]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 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7-8.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J].北京大学经济学季刊.2003,(2):271-308.
[5]武京闽.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中国化——访黄泰岩教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113-116.
[6]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wgjjx/10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