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行业经济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分解比例的预测方法,对21世纪初(2003-20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需求和主要农产品的产量进行预测,得出了2005年和20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需求量和生产量的预测数。
关键词:主要农产品 需求 生产能力 预测分析
一般地说,影响农产品需求变动的因素较多,如人口、收入水平、城市化程度、价格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等。但就影响程度而言,以前三者为重要。
(1)人口增长。从2003年起,未来的8年,我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会持续下降。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2010年我国人口数将分别达到13.5亿和14亿。
(2)城市化程度。中国政府已决定,今后将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建设。因此,未来8年将是中国人口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的时期。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和城市人口将分别达到35%,5.08亿和45%,6.53亿人。
(3)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由于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趋向不同,二者之间虽然并不一定呈正比例关系,但从总体看,他们的变动方向是基本一致的。从长期来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会有所增长,因此,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将会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按此推算2005年、2010年人均收入水平分别为5100元、7000元。
对于一个国家或一定行政区域(省、市、县)而言,农产品的年度总需求量实际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即:年人口消费量、工业与农业的生产用量、进出口量(或调入与调出量)、库存量(含政府库存、企业库存与农民库存)、损耗量。在这五部分中,以人口消费量为最大,占绝大部分;工业与农业生产用量为第二位,占少部分;而库存量、进出口量和损耗量所占份额很小,一般变化不大,可视为常量。当然,由于各种农产品的功用不同,实际构成会有较大差别,应当分别加以分析与预测。例如,粮食的总需求构成如图1所示。
根据我国历年来对农产品需求的研究和现有统计数据。我们认为,很难设计出一种适合各种农产品的通用模型。即便有人设计出了通用模型,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如何,值得怀疑,需要进行仔细分析与检验。可行的途径应是分别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进行研究,然后设计出单一种类农产品的需求模型。这样,才有可靠性、科学性与实用价值。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设计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粮食需求预测模型,并用之进行粮食需求预测,而对其它主要农产品则采用的分解比例预测方法。
依据上文所述的粮食需求体系,我们可得出以下关系式:
∑X = FX + NX (1)
FX =FX1+FX2+FX3+FX4+FX5 (2)
NX=NX1+NX2+NX3+ NX4 (3)
式中,∑X —— 粮食年总需求量;
FX —— 粮食的非农业需求量;
FX1 —— 粮食的出口量(或调出量、外销量);
FX2 —— 非农业人口的年粮食消费量;
FX3 —— 粮食的工业生产用量;
FX4 —— 年粮食库存量;
NX —— 粮食的农业需求量;
NX1 —— 农业人口的年粮食消费量;
NX2 —— 农业生产用量(如,种子等);
NX3 —— 在农村储运过程中的损耗量;
NX4 —— 农民的粮食库存量。
图1 粮食需求体系示意图
模型的涵义:在国民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和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国家或某省市的年度粮食总需求是非农业需求与农业需求之和。由于总量较大,一般用吨做单位。
根据我国人口数量大的国情,在非农业需求量中,以非农业人口(即城镇人口)对农产品的消费量(FX2)最大,起决定性作用;其次为工业原料用量(FX3),有重要作用;其他需求量相对较小,作用不大。因此,我们重点分析计算城镇人口消费量和工业原料用量。
由于城镇人口消费量取决于人均消费量和城镇人口总量两个因素,所以有:
FX2=L1×F1 (4)
而,L1 = Li ×(1 + r)+ Di (5)
式中,L1 ——当年非农业人口总数;
F1 ——近三年的非农业人口平均年消费量;
Li ——上一年非农业人口总数;
r ——非农业人口自然增长率;
Di ——上一年由农业人口转化成的非农业人口数(如农转非、农民进城务工等)
同理,农民口粮消费量的计算公式为:
NX1 = L2 ×F2
而,L2 = Lj ×(1+q)- Di
式中,L2 —— 当年农业人口总数;
F2 —— 近三年农业人口平均年粮食消费量;
Lj —— 上一年农业人口总数;
q —— 农业人口自然增长率。
Di ——上一年由农业人口转化成非农业人口(如农转非、农民进城务工等)
根据1990-2002年中国农业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1997~2001年城镇居民年平均粮食消费量和农民的年平均口粮消费量。以之作为2005年的农产品人均需求量的计算基数。然后,根据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研究成果,对2005年的人均需求量进行适当调整,得出2010年的人均需求量。最后根据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计算出全国农产品需求总量。
其它需求量用如下方法确定:
(1)工业用粮(FX3)主要包括食品加工用粮和非食品工业用粮两部分。①食品加工用粮。为适应未来人民饮食讲究营养、多样、方便、安全、保健的要求,食品加工业的粮食需求量将会大量增加,糕点、酒类、饮料、方便食品、副食酿造、豆制品、调味品将大幅度增长。如按每人每年在这方面间接消费粮食35公斤计算,则全国约需食品加工用粮4550万吨。②非食品工业用粮。主要是纺织工业用于浆纱和医药工业用于制药。按照消费定额,每人每年在这方面耗费粮食6公斤,则全国为780万吨。
(2)农业生产用粮(NX2),主要包括饲料粮和种子用粮两部分。①饲料粮:随着人们对皮毛肉奶蛋等畜产品需求的增长,畜牧业将在21世纪初获得持续发展。由此将会使饲料用粮不断增多。2005年,仅以每人年消费52公斤计,则全国年消费肉类6950万吨,按肉料比为1:3.5计算,则需饲料粮,24325万吨。另外,到2005年,全国役畜将达15000万头,以每头耗粮250公斤计,全年共需饲料粮3750万吨。这两项合计为10700万吨。②种子用粮:到200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应稳定在16.5亿亩左右,在精量播种等耕作技术得以推广的基础上,每亩留种按12公斤计算(包括备用种子),约需种子用量1980万吨。
(3)损耗量(NX3)。根据以往经验,粮食在储备及运输过程中损耗一般约占总产量的3%,通常在1500万吨左右。
(4)库存量(FX4;NX4)。以人均两个月的口粮计算。全国年增库存约25.8万吨。
(5)出口量(FX1)。因数量较小,近几年一般在700~800万吨,可作常量处理。
粮食预测模型经过适当修改,可适用于棉花和油料。
关于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的需求预测,一般采用先分解为若干部分,然后根据对增长趋势的分析,确定年增长率,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各部分的需求量,最后加总求得需求总量。这种方法,可称为分解比率预测的方法。
我们依据上述模型与方法,对2005~20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进行预测,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农产品需求量预测 单位:总量:万吨,人均:千克
品种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蔬菜 |
水果 |
肉类 |
奶类 |
禽蛋 |
水产品 |
1999年 |
50839 |
383 |
2601 |
40514 |
6238 |
5949 |
718 |
2135 |
4122 |
人均 |
403.8 |
3.06 |
20.66 |
324 |
49 |
47.5 |
5.7 |
17 |
33 |
2005年 |
54900 |
500 |
2768 |
44550 |
7425 |
6950 |
1190 |
2400 |
4655 |
人均 |
413 |
3.76 |
20.50 |
330 |
55 |
52 |
9 |
18 |
35 |
2010年 |
60500 |
515 |
2940 |
46900 |
8400 |
8830 |
2170 |
2900 |
5800 |
人均 |
438 |
3.55 |
21.00 |
335 |
60 |
61 |
15 |
20 |
40 |
注:按我国传统统计口径,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
农产品产量预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于准确量化的问题,由于预测方法不同,其预测结果常常存在较大差距。政府部门的预测往往比较乐观,预测的目标数据一般较大,大多高于实际结果。因此,本文不准备全盘套用已有的计划和规划的数据。根据我国农业在21世纪初将面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我们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预测未来8年的农业发展,以较低的增长比例进行预测。
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基本来自三个方面:本年进口量、上年末库存量和本年生产量,其中本年生产量所占比重最大,上年末库存量次之,进口量最小。由于农产品库存量受仓库总容量限制,而农产品进口量较小,所以生产量起决定性作用,是主要来源。详见图2。
图2 农产品供给结构示意图
本文预测九种农作物产品产量,即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预测期为2003~2010年。根据繁简适度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几组模型:
本模型的前提假设条件是政策基本保持连续性,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没有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同时,也考虑了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一些影响。该模型适用于粮食、棉花、油料等大田农作物与蔬菜、水果等园艺作物。
总产:设某种农作物总产量为Si,单产为Ai,播种面积为Mi,则有
Si = Ai · Mi (1)
单产(公顷产量):某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作用最大的几个因素是气候、灌溉用水、农业技术等,因此有
ln Ai= a + b ln Ri + c ln Ii + d ln Zi (2)
式中,Ri —— 由于气候变化(如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单产变化;
Ii —— 由于灌溉用水量变化而导致的单产变化;
Zi —— 由于农业科技储备变化而导致的单产变化;
a —— 转换系数,表示模型未列入的其他外界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b —— 单产对气候的弹性;
c —— 单产对灌溉用水的弹性;
d —— 单产对农业技术储备的弹性;
播种面积(公顷):播种面积在年度间的变化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是气候(如降水量和自然灾害)、农民对市场需求(特别是产品价格)的预期,政策等,因此有
ln Mi = a + b ln Rj + c ln Pj + d ln Gj (3)
式中,Rj —— 由于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播种面积变化;
Pj —— 由于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播种面积变化;
Gj —— 由于政策变化而导致的播种面积变化;
a —— 转换系数,表示模型未列入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变化;
b —— 播种面积对气候的弹性;
c —— 播种面积对价格的弹性;
d —— 播种面积对政策的弹性;
本模型的前提假设条件除同模型1相同之外,还假设8年内没有特大型自然灾害(如黑灾与白灾等)。该模型适用于猪、奶牛、肉牛、绵羊、山羊、家禽等养殖业。
总产:设畜禽总产量为Zi,而畜禽平均个体生产力为Xi,畜禽年饲养量为Yi,则有
Zi = XiYi (1)
畜禽平均个体生产力:影响畜禽平均个体生产力变化的因素较多,主要有畜牧科技、气候、饲料、大型疫病发生率等,由于大型疫病发生率缺乏全国连续的统计数据,所以无法在宏观层次上计算;因此,可有
ln Xi = a + b ln Ki + c ln Hi + d ln Si (2)
式中,Ki —— 由于科技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平均个体生产力的变化;
Hi —— 由于气候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平均个体生产力的变化;
Si —— 由于饲料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平均个体生产力的变化;
a —— 转化系数,表示模型未列入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变化;
b —— 平均个体生产力对科技因素的弹性;
c —— 平均个体生产力对气候因素的弹性;
d —— 平均个体生产力对饲料因素的弹性。
畜禽年饲养量:影响畜禽年饲养量的主要因素是畜产品价格、饲料价格、经济政策、气候等。因此,可用下式计算:
ln Yi = a+b ln Px+c ln Ps+d ln Ni+e ln Mi (3)
式中,Px —— 由于畜产品价格变化而引起的年饲养量 的变化;
Ps —— 由于饲料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年饲养量的变化;
Ni —— 由于经济政策变化而引起的年饲养量的变化;
Mi —— 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年饲养量的变化;
a —— 转换系数,表示模型未列入的其他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化;
b —— 年饲养量对畜产品价格的弹性;
c —— 年饲养量对饲料价格的弹性;
d —— 年饲养量对经济政策的弹性;
e —— 年饲养量对气候因素的弹性。
本课题研究的数据来自于1990-2002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其中六大类农产品的统计数据取自2002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满足市场需求,保障食物安全,是21世纪初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根据生产能力分析,1991~1999年我国粮食每公顷产量年均增加32公斤,总产年均增长812万吨。这表明,在20世纪末期我国粮食单产增产幅度不大,增产难度较大。预测21世纪前8年,由于已加入WTO,农业要可能会受到冲击,加之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2003~2010年,粮食增产的速度不会很快,幅度也不会很大。根据农作物生产供给模型(1)预测,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可达到52000万吨,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可达57000万吨。
近20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发展迅速,棉花总产量居世界首位,从1995年以来,近5年棉花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万吨左右。近几年,由于纺织品出口受阻,国内需求不旺,棉花库存增加,积压严重。从2002年1月起,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外国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限制将逐步解除,棉纺织品的出口前景看好,无须再调减棉田面积、人为压缩棉花生产能力。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趋势和棉花生产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等有利条件预测,到2005年,棉花生产能力可达到490万吨,到2010年,棉花生产能力可达520万吨左右。
目前我国油料单产水平较低,每公顷产量仅1350千克左右,如在今后,一方面扩大油菜籽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加强科学种植和良种推广,则油料产量可大幅度上升,预测到2005年,油料产量可达到2700万吨,到2010年,油料总产量可达2800万吨。
畜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近三年来,肉和蛋的生产量已超过需求量,表现为明显的相对过剩,价格下降的幅度较大。由于饮食习惯的关系,我国奶类的消费水平一直较低。 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奶类的需求注定会稳步增加,因此,奶类生产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综合上述分析,预测到2005年肉类总产量为6652万吨,禽蛋总产量为2300万吨,牛奶产量为1000万吨;到2010年肉类总产量为7500万吨,禽蛋总产量为2600万吨,而牛奶产量可达1500万吨。
蔬菜和水果是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蔬菜,每个家庭每天都要食用。因此,在21世纪初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果、蔬菜生产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1978~1999年,水果产量由657万吨增至6238万吨,增长了9.5倍;蔬菜产量由16035万吨增至4051万吨,增长了2.5倍。近两年,蔬菜与水果市场已相对饱和,加之品质差、农药残留超标等原因,价格下降,发展趋缓。
然而,我们应当看到:蔬菜和水果是要求劳动和资本相对密集,而且单位面积产出价值较高的作物。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的我国来说,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都具有效益高的比较优势,很适于发展。今后,若大力改善水果品质、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蔬菜均可大量出口,而且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根据农作物生产供给模型(1)预测,加入WTO以后,会刺激水果、蔬菜生产持续发展。预测到2005年蔬菜总产量可达到4.5亿吨,水果可达到7673万吨;到2010年蔬菜可达5亿吨,水果可达9000万吨。
我国水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现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两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大约占水产品贸易额的10%,年创汇20~30亿美元。水产品的饲料转化率高,水产养殖业还具有劳动密集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较大。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水产品生产的年均增长率为10.4%,到90年代,进一步提高为12.4%,发展势头强劲。我国水产品生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水产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和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80年代,水产养殖面积由298.5万公顷增至423.5万公顷,年均增长4%;单产水平由450公斤/公顷提高到1350公斤/公顷,年均增长13%;90年代,养殖面积进一步由426.7万公顷增至629万公顷,年均增长5.3%,单产水平由1425公斤/公顷提高到3810千克/公顷,年均提高18.6%;由此趋势预测2005年我国水产品产量可达4500万吨,2010年水产品产量可达5256万吨。近20年来,我国沿海由于捕捞过度,海水水体生产能力已出现下降,渔业资源已发出遭受破坏的警告信号,所以在21世纪初的前8年,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严禁过度捕捞,培养近海水体生产能力,保护渔业资源,以利于持续发展。这样,渔业的发展只能依靠内陆的淡水养殖业和沿海大陆架的海水养殖业。目前,水产养殖业的最大困扰和威胁是水污染,所以,今后水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江河湖海的水污染治理。如果水污染治理确有成效,则水产业势必发展;反之,若水污染进一步恶化,则水产业势必停止发展,甚至有严重萎缩的危险。
以上六大类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预测详见表2。
表2 到2010年各类农产品生产能力预测 单位:万吨
项目 |
1998年 |
1999年 |
2005年 |
2010年 |
粮食 |
51230 |
50839 |
52000 |
57000 |
棉花 |
450 |
383 |
490 |
520 |
油料 |
2314 |
2601 |
2700 |
2800 |
肉类 |
5408 |
5949 |
6652 |
7500 |
牛奶 |
623 |
718 |
1000 |
1500 |
禽蛋 |
2019 |
2135 |
2300 |
2600 |
蔬菜 |
34473 |
40513 |
45000 |
50000 |
水果 |
5453 |
6238 |
7673 |
9000 |
水产品 |
3907 |
4122 |
4500 |
5250 |
根据1998、1999两年的实际产量数据和2000年《中国农业年鉴》上的数据整理统计而成。
1、《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刘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2、《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3、《新中国五十年》,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4、《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经济》,黄季琨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5、《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程国强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6、《中国经济地理》,马林等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7、《2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朱杰等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8、《中国难以发展强盛趋势与评估》,黄不凡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9、《2000年经济分析与展望》,萧灼基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10、《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科技与现代化建设》,卢良恕著,200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