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产业经济
摘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应积极提能增效,从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资源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角度加强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为达成国家碳达峰目标作出贡献。
关键词:碳达峰;电子信息产业;提能增效;节能减排
前言
氣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电子信息产业发达【2】,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积极布局碳中和,已具备实现碳中和条件,并明确承诺【1】: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达峰)。
一、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碳排放现状
2020年,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对138家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17家软件和互联网及系统集成等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了《电子信息行业2019-2020绿色低碳水平测评》评测,反映出我国电子信息信息碳排放的现状:
1.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已经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化实践
参评企业【3】在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资源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五个维度的综合得分率为64.67%,这说明企业积极践行企业低碳化管理和绿色发展。受多年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和自愿性认证的影响,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这两项内容作为电子信息企业的核心议题评分较高,达到77.32%和75.00%。
2.领先电子信息企业积极发挥了示范带领作用
行业排名前50家企业的低碳发展水平【3】高达91.39%,尤其是生态保护维度评分较整体评测数值高出34.26%。说明领先企业较中小企业而言,环境管理体系、污染防范措施更加完善和全面。领军企业注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加强自身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生态保护是国内企业在绿色低碳方面的主要短板
参评企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综合得分率仅为32.60%,不及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一半。这表明目前国内电子信息行业企业更多是从企业运营合规和生产排放的角度出发进行环境治理,较少考虑对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二、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1.加强政策和行政法规的引导
电子信息企业在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方面重视已经凸显了政策和法规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明显。后续各级政府可以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拟定相应政策或法规,用奖惩规范和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重视。
2.拟定电子信息企业碳排放的相关标准
近期北京发布了《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4】,各级政府可以借鉴此举措,针对当地电子信息生产情况,拟定碳排放、碳追踪、碳减少等相应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进一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
3.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美国苹果公司已经宣称在2030年前要实现整个业务、生产供应链、产品生命周期碳中和【3】。国内电子信息企业也应该行动起来,积极变革,将多级供应链加入,推动整个行业参与。
4.加强创新,优化工序,减少碳排放
电子信息企业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新科学技术,在包装材料重复使用、生产工序能耗降低、产品质量提升等环节发挥自身优势,多措并举推进节能减排,并积极开展行业合作、企业合作,携手各方共同为低碳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