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产业经济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体制一体化和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将目光和投资转向中国,这大大增加了我国金融行业的竞争局面和金融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风险管理自然成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由此,在商业银行改制的潮流中,风险控制就尤显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及成因,对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其实质就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化、法律化。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法制经济
在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正在逐步的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机制不断深入,我国金融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其中,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厘清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成因,积极寻求构建农村商业管理体系的办法,从根本上防范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中的风险。
一、改制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存在的风险
1.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
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十分有限,它们大多数只关心业务量的增长和扩张,一味的盲目发展业务量而忽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在农村商业银行里,大部分员工认为,风险管理应该由银行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和自己没有关系,风险意识非常淡薄。而业务人员又将风险控制和业务量降低等同起来,忽视了风险控制和利润增长之间密切的正比例关系。很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就单纯的认为,风险控制就是减少业务量,继而采用缩减业务量的极端错误的方式来逃避风险责任。
2.农村商业银行风险计量体系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计量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只局限于采用缺口管理等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计量,而对于国外一些主流风险价值体系的分析尝试,还处于摸索阶段。面对日益复杂的抵御商业银行风险的要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越发低下。农村商业银行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对于历史性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将其和风险管理体系中生成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等等,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农村商业银行风险计量体系的粗陋状况,自然会制约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3.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才储备欠缺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门囊括了金融学、统计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在内的综合性学科,它同时采用了物理学和系统工程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人才素质要求是十分苛刻的。而在我国,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由于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导致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素质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人才短缺也是制约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二、改制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
1.银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出现严重脱节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内容的控制和具体业务操作的规范上不够严谨,缺乏完善的系统的体系结构。具体表现为:银行人员流动性差,用人机制不够灵活,缺少完善的综合量化考核评比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赏罚机制。就拿信贷工作而言,其基本原则之一为“职能分离,相互制约”。然而,农村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基层人员并没有很好的贯彻和遵守该原则,各项职能往往由一人兼任,审贷制度的分离不健全,直接导致贷款制度执行不到位,查处不严格。由此,就使其内部审贷职能之间难以建立起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从而达到有效防范风险的作用。
2.农村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控制手段
在国外,商业银行往往引进内部评级制度,进行信用风险的评估、识别和分类,并聘请专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的协调和执行进行统筹。而在我们国内,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职责混乱,缺少专业的管理部门。不同类型的风险职责被置于不同的部门,系统内部缺少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战略,管理人员对银行面临风险状况缺少认识,信用管理容易因分散管理而陷入几不管的真空状态。再加上其组织管理体系的“金字塔”式,实际情况是管理层次多而风险集中,决策滞后,成本过高。同时,银行系统信息传递和决策渠道的过多环节导致内部信息的不对称,不能够有效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
3.贷款风险机制不明确
我国农村各商业银行在划分贷款风险责任的承担上往往不明确,一些分行行长权力过大,在贷款发放时约束监督机制落实不够严谨,导致贷款责任没法落实时也无人承担责任,最终会不了了之。此外,处于信贷工作第一线的人员,责任大于权力,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权责失衡现象。所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一线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信贷工作的效率。在信贷管理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往往缺少规范文件的指引,企业贷款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
4.缺少科学的外部评估机制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项目风险评价标准往往取决于信贷人员在企业的实地考察,投资审查部门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也是依据一线信贷人员的实地考察报告,因此,信贷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完全影响着贷款的风险程度。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故意隐瞒自身真实情况或通过财务谎报来争取贷款,造成了银行贷款风险的加剧。商业银行对于自己所需相关信息,应通过严谨周密的方式获取,尽量避免或排除贷款决策中潜伏的风险,将贷款损失率降至最低。
三、改制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模式
1.完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机制还不能够完全适应金融国际化和市场自由化的需要,为了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要深化农村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完善和补充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多种资本参与的合理的产权结构和产权体系,明确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治理结构。要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我们必须针对其风险决策管理机制的不足,建立独立的评价、决策和监督机构,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创立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曾强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竞争力。
2.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意识
正是由于
[1] [2] 下一页
风险的不可避免性,银行应该学会正视风险,增强风险管理意识,以此来实现控制银行风险的目的。农村商业银行要将风险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一个银行职工乃至整个银行体系内部,要让每一个员工在进行每一个任务时都牢记风险因素,并很好的将效益和风险的比较意识建立起来,让员工清晰的认识到风险控制和效益创造都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层要在经营理念中加入风险管理理念,然后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学会既注重收益的长期性,又上一页 [1] [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xxcyjj/18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