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产业经济
1引言
设计是把创造力和创新联系起来的,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集聚性和辐射性良好、时尚性和艺术性等特点的活动。由于21世纪初全球设计服务外包的兴起,我国的设计服务业正逐渐走向市场化、专业化,设计服务业外包、设计服务贸易正在快速发展。设计服务已成为创新经济时代的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关红(2007)、杜霞(2011)等学者所做的针对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艺术设计在被社会经济发展所推动着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那么这种关系是否适用于所有设计服务?设计服务和社会经济是如何相互促进对方的发展的?下面将以设计服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对设计服务的影响为线索,回顾国内外学者围绕设计服务这一主题所做的研究。
2设计服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1国外相关研究
通过检索国外的学术文献,可以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外学者开始把设计活动看做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Dilnot(1982)、Millman(1986)等学者先后指出了设计服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克鲁格曼更在1988年明确指出设计活动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知识至少和其他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一样重要”。而到了20世纪末,这方面的研究又因为全球经济服务化而有了新的发展。
Walsh(1996)率先尝试了从经济、社会和管理三个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分析设计功能,并指出设计不仅在把某种发明转变成创新成果时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在“二次创新”时期中通过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生产效率使产品获得更多优势。因此,他认为设计在整个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它和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是同样重要的。
Bertola(2003)研究了设计服务促进组织创新的过程,指出设计服务这种知识媒介以“知识整合者”的身份促进着跨国公司的创新,又以“知识中介者”的身份促进着本地公司的创新。Bertola在经过研究后总结出:设计服务是一种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活动内容的构成来适应企业独有的战略和组织结构的一种多功能活动。而这种活动推进了企业创新活动,影响着社会经济环境。
Candi(2007)研究了设计服务对以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根据Candi的研究,服务业在用户界面、有形产品与服务的整合、服务流程、获取所需的客户经验、与客户沟通等方面都涉及设计服务。在深入研究后,Candi指出设计服务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成果来创造出有吸引力的、有竞争力的服务,并由此促进企业与客户间建立积极的关系,促进以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业发展。
2.2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学者对设计服务的研究开始得较晚,而其中和社会经济相关的深层研究则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研究。
黄丽君(2008)就曾指出产品设计是中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改变的关键。黄丽君认为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可以提升我国产品的显性价值和国际竞争力,这是因为产品设计的创新可以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质量,帮助企业赢得垄断优势,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并有利于建立自主的国际品牌。
王晓红(2008、2010)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我国设计服务外包的相关问题。在对国外经验进行总结后,王晓红指出设计服务可以从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引导企业开拓市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塑造企业品牌以及发展创新商业模式这五方面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还可以通过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和创新能力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乔琛(2011)研究了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现代设计活动,指出设计与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紧密的结合,现代设计是技术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必备条件。他更指出设计与科技的良好互动可以形成无可比拟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经济发展。除此之外,他还指出设计在通过满足需求适应着市场环境的同时,更通过引导市场需求来创造新市场,引导着经济发展。
3社会经济对设计服务的影响
3.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多从某种具体的手段研究怎样促进设计服务的发展,而对社会经济环境如何影响设计服务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Ardayfio(2000)总结了前人关于设计服务的研究成果,指出设计是产品生产周期的一个关键基础。正因为设计服务在产品生产周期中的关键地位,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企业会为了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产品竞争力而推动设计服务的创新。
Tseng等(2010)认为发达的互联网产业使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成为可能,而设计服务则是实现个性化产品大规模生产的关键,并构建了大规模个性化设计(DFMP)的技术框架。他们指出在个性化设计服务的过程中,提供设计服务的一方可以扩展产品设计空间并得到无形的客户经验,促进设计服务的发展。
3.2国内相关研究
由于国内设计服务发展较国外落后,国内学者对设计服务的重视也只是刚刚开始,一些学者从政策环境入手,在总结各国经验后提出有利于设计服务发展的政策上的建议。郭雯专注于工业设计服务行业的研究,她与张宏云(2010)一起分析了英国、芬兰、美国、韩国和中国的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历程,并指出产业扶持政策可以有力地促进当地的设计服务发展。接着,郭雯(2010)更进一步地研究了英国、芬兰、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29个国家及地区的设计服务业创新政策,对政策目标内涵、政策主体构成以及政策焦点布局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与我国的情况进行比较,提出了推动我国设计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启示与建议。她又与程郁(2010)在研究中引入了政策网络的概念,从政策制定过程的角度阐释了工业设计服务业创新政策的新范式。张宏云、郭雯又在2011年研究了工业设计服务业创业导向的影响因素,这项研究得出了政策工具的多样化和政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工业设计服务业创业导向水平等研究结果。
此外,王娟娟、汪海粟(2009)研究了工业设计服务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他们以湖北工业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有力地促进设计能力水平的提高,而设计能力水平的提高却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因。他们认为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可能是由我国工业设计规模小、竞争力低
所造成的。
4简要评述
总结国内外对设计服务和社会经济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设计服务主要通过促进创新活动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两方面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又从信息交流环境、经济政策、产业结构等方面推动着设计服务的发展,整体上两者的确是相互支持的。
另外,从上文内容中还可以发现,国内和国外对设计服务和社会经济的关系研究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从时间上看,学术界对设计服务的研究开始于近几十年,而相对国外学术界,国内学术界对设计服务的研究开始时间要更晚一些。从学术研究的发展过程上来看,国外学者对设计服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描述性地、从宏观角度研究社会经济与设计服务的关系,到2012年细化到社会经济的某一方面的相互推进。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出现在同一时期内百花齐放的现象,这可能意味着国内学者意识到设计服务的重要性后,各位学者在同一时期开始了对设计服务进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学者并未完全模仿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而更多的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进行研究,这证明我国学者并没有盲目跟随国外学者的步伐。
最后,目前我国关于设计服务的研究文献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具体某种设计服务的具体运作过程,而甚少关于设计服务总体的研究,其中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设计服务变得日益重要的21世纪,我国学者应该更深入、更系统地对设计服务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Walsh ,innovation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ch Policy,1996(25):509-529.
Bertola as a knowledge agent: How design as a knowledge process is embedded into organizations to foster Studies,2003(24):181-194.
Candi role of desig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based Studies,2007(28):559-583.
Ardayfio D ples and practices of design 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0(64):155-169.
Tseng M M,Jiao R J,Wang for mass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0(59):175-178.
黄丽君.新经济时代下产品设计与国际竞争力.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77-79.
王晓红.我国设计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科技投资,2010(2):69-71.
王晓红.中国设计:服务外包与竞争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43.
乔琛.浅谈现代设计与经济的关系.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0):75-76.
郭雯,张宏云.国际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及启示.科技促进发展,2010(7):14-18.
郭雯.设计服务业创新政策的国内外比较及启示.科研管理,2010(5):124-130.
郭雯,程郁.工业设计服务业创新政策研究的新范式:政策网络.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54-59.
张宏云,郭雯.工业设计服务业创业导向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29(12).
王娟娟,汪海粟.工业设计服务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研究——以湖北省为例.武汉大学学报,2009,62(3): 382-388.
关红.试论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艺术教育,2007(3):112-113.
杜霞.浅谈市场经济作用下的艺术设计发展.大众文艺,2011(24):81-82.
Dilnot as a socially significant activity: An Studies,1982(3):139-146.
Millman A and international product ering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1986(3):237-244.
上一篇:解读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