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 > 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的发展综述

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的发展综述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产业经济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差距明显
  目前民族地区经济总量不高,面临形势严峻。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分析,2010年全国GDP为397983亿元,东部地区为287663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由2002年的66.34%上升到2010年的72.28%,8年间提高5.94个百分点。2010年,民族地区GDP为39891亿元,占全国比重由2002年的8.74%上升到2010年的10.03%,8年间只提高1.29个百分点。民族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较低,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拉大。2010年全国人均GDP为29992元,东部地区为5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35%;2010年民族地区人均GDP为2328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42%,比东部地区低44.02%。
  (二)人均收入差距大
  民族地区面临三个层面的人均收入差距,一是与全国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二是民族地区内部差距在扩大;三是民族地区城乡差距在扩大。2010年民族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66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相当于东部地区65%;2010年民族地区内部有很大差距,内蒙古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3228元,而贵州只有17580元,相当于内蒙古的76%;民族地区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2009年云南、贵州的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4.28,西藏、广西、宁夏、青海等的城乡居民收入比都远超过了全国水平(3.33)。
  (三)贫困问题突出
  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2006-2010年间,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6.7%、39.3%、39.6%、40.3%和38.5%,所占比重在2006-2009年呈逐年增加趋势,到2010年开始下降,但下降幅度小。5年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6.9%、13.8%、13.0%、12.0%和8.7%,虽逐年有所下降,但与全国同期贫困发生率(6.0%、4.6%、4.2%、3.8%和2.8%)相比,分别高10.9、9.2、8.8、8.2和5.9个百分点。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蒙新干旱地区、西藏高寒山区、青海高寒山区等,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四)社会建设差距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社会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市场发育,非国有企业发展缓慢,数量少,无法实现经济高增长。尤其是民族地区城市密度小,平均每4万平方公里才有一个城市(东、中部分别为0.5万和1.5万),多数城市属于中小城市,城市水平低,使民族地区的开发无法凝聚资本、人才等优势资源。
  二、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民族地区大多位于我国西部崇山峻岭、戈壁荒漠、草原腹地、高原高寒地带或原始森林之中,其基础设施明显滞后。目前,民族地区每平方公里拥有的铁路和公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4%和44.3%。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邮电布点密度小,广播电视覆盖率小,通讯线路少。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响到物流人流,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自然环境恶劣
  民族地区大多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400米以下(西南地区稍多),而且西北多在200毫米以下,致使很多地区沙化严重。2006年底民族地区荒漠化面积为23492. 03万公顷,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89. 1%,沙化面积为 15191. 07万公顷,占全国沙化总面积的 87. 3%。
  (三)产业结构层次低,市场发育滞后
  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大,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粗加工产品多,经济效益差;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生产资料、金融、消费、劳动力等市场培育缓慢,使各种资源难以得到最佳配置。
  (四)教育落后,人才缺失严重
  建国以来,民族地区的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相差甚远。当今,多数民族地区人口综合素质低下,文盲率高。2009 年,全国文盲比例最高的是西藏(39. 60%),青海、贵州、云南的文盲率都在13%以上,是全国水平的近两倍。由于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生存环境和条件差,每年流向东、中部地区的人才不计其数。
  (五)社会结构滞后
  我国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廉价劳动力源源东流,民间资本难以流向民族地区。目前,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大大落后于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农民数量没有减下去,社会中间阶层没有增大。社会结构滞后严重阻碍了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六)法律机制不健全
  目前,民族地区多数自治州和自治县制定了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和西藏五大自治区还没有自治区自治条例,使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缺乏统一性。因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条件差,造成一些法律人才流失。加上少数执法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不高,群众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仍存在,制约了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进程。
  三、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解放思想,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
  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增强商品、市场、竞争、效率、开放等意识,冲破小生产思维方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集思广益,引导人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时,要处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注重发展伦理,特别要惠及妇女和儿童。国家要在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民族地区更多优惠政策,特别是国家扶贫资金应分区域分步骤地重点向民族地区倾斜,探索东部、中部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集中资金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灌溉、植树造林、防风治沙、草原、电力、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资金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企业、社会、个人多元投资的格局。同时,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外政府援助资金等渠道,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区,扩大我国的资源配置空间。
  第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民族地区各级党和政府要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加大对“三农 ”扶持力度,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金融部门要增加对农业信贷投入;农、牧业发展关键要建设一批名、优、新、特水稻、烤烟、蚕茧、糖料、花卉、葡萄、瓜果、反季节蔬菜、牲畜等产业化基地,重点引进产、供、销一条龙的绿色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形成民族地区中产阶层占多数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民族地区要大力引进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更新传统设备,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空间;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形成覆盖民族地区的信息网络体系,通过大城市和城镇的辐射功能,走出一条集约型、知识型、效益型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民族地区应加大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优先发展金融、物流、保险、租赁、咨询、餐饮、旅游、电子信息、新材料及生物技术等产业,特别是民族地区应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以丝绸之路、沙漠之游、草原旅游、红色之旅、青藏高原之行等为样板,打造新的旅游线路和旅游品牌,逐步使旅游业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二)大力建设生态环境
  民族地区必须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使群众树立生态荣耻道德观,切实搞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防止境外和发达地区“夕阳产业”转移民族地区,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和无烟产业(旅游业、信息业、服务业)等。各级党和政府要完善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科学规划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等生态绿化工程,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和处罚机制,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三)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加大人才开发的力度
  民族地区应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该地区急需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创造条件,吸引和引进人才。要周密规划,完善政策机制,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作为根本大事抓好。同时,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和妇女计生干部,促进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这与政府职能越位和缺失有关。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政企不分局面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政府缺乏有力调控,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难以成为市场主体。民族地区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严格区分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职能。要对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进行有效监督,强化法律约束,依法行政,保证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从根本上约束政府行为的随意性。
  (五)加强立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民族地区要加快自治区自治条例、市场经济、人才和资源开发、环保等立法工作,要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现代用人制度。加大司法监督力度,加强对司法人员的培训,完善司法服务体系,改革现有审判和执行管理体制,通过法律的完善来促进人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民族地区政府要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实行“教育、防范、打击、改造”多管齐下,利用传媒将普法宣传贯穿于整个学校、机关单位、厂房、街头、社区、村落和寺庙,严厉打击恐怖活动、贩毒、赌博、邪教、封建迷信、地下六合彩、传销等各种刑事犯罪,正确处理民族地区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xxcyjj/18588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