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产业经济
一、引言
体育产业是体育产品、服务的生产、分配、消费的总和,是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服务进入生产、交换、消费的产业门类。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中指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群众体育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竞技体育水平,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产力角度分析,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体育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能提高劳动者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可以认为体育也是生产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健康投资,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已成为时尚,更多的人加人体育锻炼的体伍中,增加了体育用品的需求,刺激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体育产业的主要指标和发展
体育产业的主要指标见表1,其中包括: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培训活动,体育彩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体育场馆建筑。在有关主要数据的披露中,2006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56.30万人,实现增加值982.90亿元,占当年GDP的0.46%;2007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83.74万人,实现增加值1265.23亿元,占当年GDP的0.49%,按可比价比2006年增长22.83%;2008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为317.09万人,实现增加值1554.97亿元,占当年GDP的0.52%,按可比价比2007年增长16.05%。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速度明显比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要快,体育服务的增长速度也大幅度的超过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
三、体育产业的经济价值具体表现
(一)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经济增长,为城市后期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都会以此为契机,大力改善环境、治理污染、改进交通、通讯等基础 设施建设,兴建—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场馆。这一切将带动包括房地产、旅游服务、环保、电子信息产业等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餐饮服务、旅游文化市民的文化素质等也有长足的改进。同时,大型运动会的举办也将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城市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带动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双升温,使城市的投资效应被放大,进一步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
(二)体育建筑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契机,能快速提高主办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形象和城市地位,提高城市人文素质,提高民众凝聚力,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城市国际竞争力。同时,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型体育建筑、城市综合体设计作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城市环境和人文氛围的途径之一。如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广州成功举办2010年亚运会后,这些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极大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同时,也是加强和促进市政建设,从而带动城市人口就业和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以及有利于凝聚民众力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城市资源的转换效率,提高经济的持续增长质量,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表1 2006、2007、2008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主要指标结果一览
(三)带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促进国民体质的增强。
为满足体育赛事成功举办所提供的体育场馆设施,在比赛结束后会对社会开放,于是增加了体育锻炼硬件设施的供给,为城市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物质保障。这必将有力地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增长。运动会本身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和国际接轨,促进举办城市整个的开放,促进人们整个观念的提升,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通过发展体育赛事产业,提高了人们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加了体育锻炼的物质供给,增强人民幸福感。
四、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06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0.46%,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0.91%;2007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0.49%,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0.97%。此外,“体育服务”所创造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32%,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0.27%。
有研究表明:2000年英国体育产业占该国GDP的1.8%,加拿大为1.2%。相比之下,中国体育及相关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为明显。这些表明,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偏小,这也正说明了中国当前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幼稚阶段,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社会群体体育消费意识相对滞后,体育消费有效需求不足;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体育经济;体育经济法规政策不完善,体育市场管理有待提高;缺乏专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体育产业经营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体育产品结构单一,资源流失严重,有待进一步整合;体育职业俱乐部开发系列产品的力度不大,体育用品的整体质不
高;体育博彩温而不火。
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加速培育我国的体育市场;解放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体育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体育市场环境建设,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力求多样化;必须加大体育产业化专门人才的培养;以竞争推进体育产业的市场化;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开发创新,发展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高度重视体育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工作;引导和规范体育博彩业的发展。
中国体育产业市场从形成、发展到成熟,还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目前,由于中国体育产业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体育市场还不能及时满足人们对体育商品多方面、多层次、多格调的需求,供求矛盾较大,市场不够繁荣,这势必会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所以,要逐步完善中国的体育市场,体育各类市场结构要完整、分工明确、功能齐全形成统一开放的组织体系,以保证体育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席玉宝等.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体育科学,2005,(6).
[2
]唐东方,张建武.大型运动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体育科学,2002,22.
杨明等.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及政府政策研究.体育与科学,2007,3.
蔡宝家.区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
喻坚.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6.
蔡宝家等.我国中小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产业集群积聚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
杨再惠.提高我国体育用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体育科学,2005.8
鲍明晓.加快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对策.体育科研,2004,4.
陈林祥.我国体育产业布局政策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5).
任保国等.构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支持体系研究.体育与科学,2005,26(5).
杨晓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体育学刊,2001,8(4).
梁进.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理论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