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其他经济 > 于金融脆弱性理论与银行不良贷款的研究发展

于金融脆弱性理论与银行不良贷款的研究发展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经济



摘 要:银行不良贷款是产生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主要原因,高不良资产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大量积聚的不良资产,成为金融业的沉重负担,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弄清银行不良贷款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影响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金融体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近几十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表明,金融脆弱性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脆弱性程度严重;由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巨大产出损失表明,降低金融脆弱性的意义十分重大。正是认识到金融发展并未降低金融脆弱性,众多学者对金融脆弱性展开了深入研究,金融脆弱性理论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
  一、金融脆弱性和银行不良贷款的概念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金融动荡只发生在相对封闭的金融领域内,金融风波发生前宏观经济状况良好,金融动荡与实际经济的联系甚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金融脆弱性概念应运而生。二十年来金融脆弱性的概念日趋流行,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但尚处于一个比较初期的阶段,对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分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金融脆弱性”是由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有时称之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则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通常所说的金融机构负债过多,安全性降低,承受不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就是广义金融脆弱性的表现。
  银行不良贷款,一般是指贷款偿还出现困难的贷款,尤其是指预期的偿还资金来源不能或不足于用来偿还其利息和本金的贷款。对不良贷款的另一种定义是,借款人超过合同预定期限未能偿还,即将蒙受损失的贷款。银行不良贷款还可以定义为:其担保品的价值贬抑,贷款的担保受到威胁,贷款损失可能性增加的贷款。
  二、关于金融脆弱性与银行不良贷款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有关银行不良贷款的讨论一般在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文献中。
  马克思最早提出金融脆弱性问题,他针对187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中提出金融内在脆弱性假说。此次经济危机中,大量商业银行破产倒闭,金融加速了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进程,但同时由于银行家剥夺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资本分配能力,自己也成为引起银行危机的最直接原因,而相对独立性的虚拟资本也为银行信用崩溃创造了条件。这是从信用制度的角度来分析银行脆弱性,其见解是十分深刻的。
  明斯基曾经论述过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假说,他们的理论是以欧文·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为基础。他认为经济周期因素直接影响着银行体系脆弱性,当经济环境较好时,企业偿还债务的风险就会比较小。当企业处于经济衰退阶段,那么企业的大量借款就会出现支付危机,这时任何一个经济波动都会引发企业甚至银行的破产,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这是从企业的经济周期来解释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认为银行产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波动,这基本代表了早期学者的观点。

于金融脆弱性理论与银行不良贷款的研究发展

  三、研究金融体系脆弱性对银行不良贷款的意义
  不良资产会加剧银行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流动性的非对称性、直接影响银行收益能力以及严重影响银行自身的稳定和导致银行资信下降。
  金融体系脆弱性研究的意义上述国际上发生银行危机的国家,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国家出现政治上的动荡。在理论上,探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内生机制,从不同侧面探究金融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原因,对经济学是一个贡献。在实践上,解释与预测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过去五十年,中国没有发生实质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并不等于今后不发生,所以研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中国有现实意义。
  四、金融体系脆弱性对不良贷款的影响理论分析
  我国并未爆发过严重的金融危机,但金融体系脆弱性正在隐性的积累着,它的直接表现包括金融挤兑、金融机构倒闭、小规模的金融救助等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金融倒闭事件不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金融出现较高风险时,政府迅速介入通过行政性手段压制化解风险,而且这些金融脆弱性事件多与当时的金融不良贷款率过高有关。但是,出现为数不多的金融倒闭事件还是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荡,增大了当时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影响着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一)从宏观层面优化不良贷款增量防范的外部环境
  在金融政策上,要强化央行金融宏观指导和金融风险监管制度,逐步建立科学化的风险预警、制裁、信息调查与披露系统,督促商业银行加强风险资产管理:第一,强调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性比例必须按规定足额到位。第二,制定严格的量化的商业银行业市场准入、市场开放和市场退出条件,规范经营行为。第三,根据不良贷款状况,公正、公开地评估和公布高风险地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
  (二)从微观层面提高银行对不良贷款防范能力
  1、加强经济周期分析、地区经济分析和行业分析,降低信贷集中度。经济具有周期性,但是不同行业的周期并不是同步的。银行应该做好行业分析,根据经济周期选择贷款客户。根据各行业发展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可以把各行业分为经济周期领先行业、经济周期紧密相关行业、经济周期滞后行业和经济周期非相关行业。
  2、合理设计薪酬管理制度,加强业绩考核办法中的风险因子权重。为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趋于一致,商业银行应重视将员工收入与银行盈利水平和不良贷款率等风险因素挂钩,加大不良贷款率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参考文献:
 [1]唐旭.金融监管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易宜松.论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3]马小芳.银行脆弱性与存款保险制度.经济管理,2006(17)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ydjj/10438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