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经济
摘 要:现今社会对于计算机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尤其是优秀的计算机人才更是如数家珍。那么在职业学校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都离不开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做保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
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这些学生一般来说都年龄比较小,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学习特别好,因为家庭条件差,选择这类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学习不好,来中职拿一个文凭。这些学生经过简单的学习,就要走上工作的岗位,可以说学习紧,任务重。而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相当普遍。因此我们教学,一定要整体分析学生的特点,有效的安排教学任务,课堂要多结合工作中的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来讲,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几方面一同改进,使学生在更快的时间内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
一.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差距过大。一般本科院校都是全国招生,学生有来自于城市、县城、农村、偏远山区。通过笔者了解,有的学生来自于偏远山区,几乎没有使用过计算机,基本的汉字或者英文字母的输入都没有掌握,对于他们来说,理论课还基本能听懂一些,上机实习课就被远远甩在后面,考试成绩几乎都是不及格。有的学生来自于中小城市,这些城市追求高考升学率,所以在校期间应该开设的计算机课都被高考课程占去了,所谓的计算机成绩都由校方统一处理,学生都是通过去网吧或者在家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一些初浅的了解,计算机基础课所需要的前导知识掌握量不够。这些学生勉强可以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还有一些学生来自于大城市甚至于比较有名气的高中,他们从小学就开始接受计算机的培训,经历过很多次计算机的考试,对计算机的常规操作以及一些计算机的常用软件都非常熟练,对于计算机基础课使用的教材几乎可以无师自通,因此这门课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二)教材选择不甚合理。很多院校开课的同时也在给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做准备,由于国家计算机考试涉猎的范围比较广,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学时有限,因此选择一种大杂烩的教材。比如我们学校的教材,一共八章内容,但有四章介绍计算机的专业课,包括算法、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这些课虽然涉猎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但它毕竟是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开设的课程,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没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听起课来就像听天书一样,尤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些内容与他们以后所从事的专业关系甚微,所以很多学生在极度没有兴趣和听不懂的前提下放弃了这门课的学习,这样的结局令教与学的人都感到遗憾,也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 注重教材内容,忽略拓展知识. 教材通常是经过系统地调研而编写的,其不仅是知识的讲授,也包含丰富的思想和方法。但教材是针对比较广泛的地区或比较大的学生群体而编写的,里面的内容往往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冲突。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不同的学校或专业可能用同一本教材,如果过于依赖教材,就容易形成教学“一刀切”和知识面太窄的局面,毕竟教学脱离了教学自身的实际情况。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对对策
(一)分层次教学。打破原有的按自然班教学的模式,校方在大一新生刚入校时就进行统一的计算机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测试,按照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二到三个层次,然后做不同的课程设置,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尽可能增加课时量尤其是实验课的课时量,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一方面引导他们把知识学精学透,一方面要求他们利用不同的软件制作相应的作品,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做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突出应用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在内容上选择在企事业单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来作为教学,以任务带动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计算机知识深度不同,在要求学生掌握通用的计算机技能的同时,也与专业结合,确定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具体特点,在教学中的案例和所布置作业中予以体现。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大多数同学的兴趣爱好,本着学以致用,重在应用的理念,我们选择开设了“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网页制作”等公共选修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 合理选择教材。目前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材种类繁多,各种版本,看上去大同小异,具有个性的教材很少。既然我们的学生是分层次教学,那么教材的选择就要慎重,难易程度要有区别,内容可以有所不同。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教材选择上一定要有配套的而且内容详尽的实验教材,最好要有光盘,主讲教材要侧重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见的实用软件为主,尽量不选择带有抽象的复杂的计算机理论,这样会排出他们学习上的为难心里,满怀兴趣和信心地把基础知识学好,也便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提高版的教材,最好是有案例的教材,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特殊专业(比如财会专业)选择一些带有专业案例的教材,这样学生会在接下来几年的大学学习中甚至毕业论文集答辩中利用自己计算机的优势。
(四)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探索的重要内容。教学模式可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更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系统知识和工具软件的介绍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如具体的操作(Word、Excel、PPT 等)则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提倡“精讲多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体会,培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改进教学评价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了更好的
评价学生,我们注重对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采用期末机考和平时学习过程8:2 的比例评价结合的综合方式。期末的上机考试是以证代考,侧重于考察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平时的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的评价,两者有机结合就能比较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
总之,计算机网络需要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都是需要计算机基础知识做奠基的。因此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ord 和Excel 的教授中,学生的思路要拓宽,要积极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在教授计算机知识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方法和习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从而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培养[J].信息与电脑,2009,(9):134.
[2]王志大,谢丹妮.关于在文科生中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探讨[J].硅谷,2008(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ydjj/104698.html
上一篇:打造生态农庄,发展生态旅游
下一篇:浅析鼓浪屿家庭旅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