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证券投资论文
一、包容性金融分析
中国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应该包含“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
(一)金融发展的普惠性。金融发展的普惠性包括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提高、使用效用性增强与可持续性提升等。也就是说,金融的普惠性发展强化了金融服务于弱势群体的能力,对于减弱金融发展的排斥效应至关重要。一方面,金融普惠性增强能够降低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从而弱化实体产业的金融约束;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的普惠性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强化资本资源的配置功能,从而优化信贷资金在产业间的再配置。
(二)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必须与实体产业形成良好的耦合机制。金融发展被抑制或者金融的过度繁荣都会给实体产业的发展增加额外的成本。一个与实体产业发展相背离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呈现出显著的“攫取性”特征,加剧了资源配置“脱实向虚”的矛盾,进而削弱了实体产业发展的基础。此外,金融发展与实体产业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金融服务的所有制歧视、规模歧视、地区歧视与行业歧视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金融发展的创新性。包容性金融发展无法排斥金融创新。事实上,金融服务的创新是金融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实现机制,保证了金融促进产业发展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融资渠道的创新通过提供更为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弱化了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优化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其次,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有助于扩展金融发展的受益边界,降低了产业发展中的信贷歧视程度;最后,金融人才的集聚是实现金融服务创新的主体与保障,金融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专业金融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产业结构”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新概念,它可以被解释为某个产业内部的部门或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被用来解释各个产业之问的比例关系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本质是资金部门流向转变,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都离不开资金。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资源配置。现代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社会经济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市场竞争越充分,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当前,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金融包容性发展意味着打破传统藩篱,注入市场逻辑,践行开放思路,允许小微金融与传统金融共存,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使不同金融市场、不同金融业态、不同所有制在法制框架下并存发展,实现金融市场准入自由,使金融市场真正基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进而促进金融市场分工专业化。
(二)创新企业技术。在传统金融发展模式下,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注重财务可行性评估,以土地和固定资产抵押作为放贷准绳,以控制风险。而技术创新型企业往往无法满足相关的融资条件,项目审批者对具体的技术细节很难充分了解,因而不容易给予这些项目和企业充分的融资支持。包容性金融发展鼓励金融创新,允许多种形态金融资本共同发展,发挥大金融机构的规模化与信息集中优势、中小金融机构的软信息优势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优势,从而大大降低技术创新投资的信息不完全程度。
三、包容性金融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发挥策略
一方面,应积极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有效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包容性金融建设才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不能忽视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的需求,重心应着力于提高金融服务和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另一方面,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建设,探索“政府诱导、市场广泛参与”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模式,单纯的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市?龌?程度偏低成为制约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发挥的重要变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要通过金融活动来完成。包容性金融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可以减少倍息交城成本、提高储蓄一投资转化率、提高存量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经济运行环境,金融活动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水平和速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zqtzlw/131566.html下一篇:浅谈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