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证券投资论文
一、 数据说明
首先我们将对数据从定义、范围、来源以及可能导致数据差异的因素进行简要的说明,然后对全文分析的思路和用到的方法进行介绍。
(一)数据定义: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导致损失发生的原因来划分操作风险类型为7类即实施、交付及流程管理,业务中断及系统失灵,客户关系、产品及业务操作,对物理资产的损害,雇佣关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
(二)数据范围:本文选取厦门市辖区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厦门商业银行、光大银行等8家主要中资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状况,并从类别、产品、年度、发生部位、映射环节等多个维度对1998年-2004年发生的总损失金额为3.99亿元的172个操作风险损失事件进行分析。
(三)分析方法介绍:本次数据的收集首先要求参与行提供包括操作风险损失的损失地点和日期,与之相关的业务线和事件类型,损失数额,若有保险补偿赔付数额是多少;其次要求参与者提供本机构业务线和事件类型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定义的业务线和事件类型的对应关系,并基于自己定义的业务线和事件类型上报损失数据,上报的数据可以横跨不同的时间区间;最后要求参与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业务线和事件类型的操作风险敞口估计值。
二、损失事件的操作风险类型分析
本部分将通过对厦门地区八家商业银行提供的不同类型损失事件的数目和损失金额的对比分析,找出7种操作风险类型中的重点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相关典型案例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图1对不同类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目以及图2其对应的损失金额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案发数目并不多,但是内部欺诈造成的金额损失却占据总损失的半数以上,因此该环节值得银行监管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尤其近年来内部人员作案和内外勾结作案的情况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外部欺诈造成的风险损失1.16亿元占总损失金额的29.11%,这表明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各商业银行还面临着很大的外部风险。实施、交付及流程管理,客户关系、产品及业务操作,业务中断及系统失灵这三种类型操作风险损失额占比为13.88%,但发生次数占73.26%。这表明有关商业银行内部程序仍不完善,人员培训、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同时随着手机银行业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金融业务的不断推出,针对这些新业务的犯罪手段不断出现,犯罪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损失事件对应的产品及活动情况分析
损失事件在产品或活动中的分布显示,无论从损失数目还是从损失金额来看,公司贷款部分都是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的环节,其损失数目43次之多,而造成的损失金额也是高达四成以上,都说明对公授信应是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重中之重。至于帐外融资部分,由于辖内工商银行某任行长主导的一笔账外融资造成损失近1.76亿元,占七年间八家商业银行总损失额44.10%,这也是导致在此次分析中帐外融资导致损失额也占四成以上的主要原因所在,同时在表格最后一列的单笔平均损失金额分析中帐外融资更是高达2196.813万元,由此充分说明了一旦银行高管人员工作失控或者预期出现偏差,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人民币结算所造成的损失也接近一成,如此看来此三者构成了最主要的操作风险损失来源。
公司贷款在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比例,同时也是其实现利润的主要途径,由于该活动发生频率较高以及制度上的漏洞,导致该环节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如此之大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根据公司贷款类操作风险损失在映射环节上的分布(见图3),可以判定公司贷款在贷后管理环节上暴露的操作风险最为突出,贷款审批、贷前调查也是操作风险较为集中的两个环节。其中,贷款审批环节的操作风险均发生在2000年前,说明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机制改革在风险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出现了风险向两头延伸的现象,对贷后管理阶段的风险识别和控制亟需改进。
四、结论
通过上述详细的数据和理论的分析,我们总结可以得到以下三点:(一)操作风险损失巨大。(二)操作风险管理滞后。(三)操作风险防范应突出重点。
五、原因分析
归纳汇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键岗位用人不当,缺乏必要的教育诫勉;(二)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三)内控不完善,责任不明确。
六、建议
基于上述详细分析,下面我们将对如何提高当前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防范能力和防范意识提出几条可行性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强化内部控制,改善基础管理,从根本上提升防范操作风险能力。
(二)尽快将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引入正确轨道,逐步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三)尽快解决国有银行改革“上热下冷”的问题。督促国有商业银行将改革重心下移,从基层培育改革的原动力,真正激发基层改革的积极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zqtzlw/131894.html下一篇:新农村电子商务与电子银行发展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