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政治经济学
〔内容提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其他形式改革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更加注重全局性、综合性与体系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基于改革发展理念的综合性创新,促进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理论框架的重新构建,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逻辑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思想的提出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也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新时期,我国全面推进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的全新改革理念和改革发展思路,能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现实基础,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全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为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和可持续增长,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设定涉及到多方面的任务,即对经济增长潜力和活力的有效释放,促进资本、创新、劳动力等资源实现多元化供给的目标,从而促使资本、创新、劳动力等资源逐步达到充分发展状态,实现对生产要素价值的层层转化,在释放经济活力的前提下保障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市场主体的发展动能,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盈利能力。与此同时,重点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发展高效性和共享性能得到显著的增强,促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在供给和需求得到有效匹配的情况下,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在此基础上,要认识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生产结构实施科学化的调整,保障能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借助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效率和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生态等的整体性发展水平,促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进入到全新的发展状态。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创新
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不是对原有的制度和秩序进行完全的摒弃,而是在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的前提下,针对一些在改革发展方面形成的经济问题或者经济危机等实现关键性的制度调整和优化,按照需求侧管理需求的变化对现有制度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保障管理效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要坚持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有效推动多种改革要素的有机协同,从而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效能。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发挥需求侧管理方面的积极影响作用,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需求侧管理要求的变化制定全新的管理方案,从而形成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带动作用。在拉动消费升级、促进供给创新的情况下,逐渐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投资效率得到显著的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短板性问题实施科学化的处理,從而为产品或者服务的创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改革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变量
按照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中应将要素供给作为内生变量,并以此为基础使经济发展获得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寻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升。在具体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从生产、分配等环节践行所有制思想、竞争体系建设,并从全局着眼,全面分析涉及到的问题,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优化开展,从供给侧内生变量角度制定建设措施,彰显内生变量的作用,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发展效能。在工作实践中,要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为首要工作,结合劳动力资源要素、技术资源要素和资本资源要素的提升需求,夯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并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社会生产方面劳动力的参与度、技术支持度以及资本的协调度都能有所提升,实现产业高端迈进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工作,改善传统资源配置情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在工作实践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对资源的利用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实现对经济发展活力的有效释放,从而保持经济发展的后劲动力。在组织实践中,要将促进生产结构的调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等作为重要的措施,倒逼产能过剩企业改组和创新,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实现企业经营自主化,促进企业发展竞争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为新时期企业建设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机制
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我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将主要工作机制定位于寻求经济运行效率的高效化发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重点结合制度保障和机制的运行进行分析,形成结构供给、制度供给和政策供给的全新发展模式,在资源要素供给充分和市场配置优化发展的前提下,使经济运行效率保持持续稳定提升的发展态势。
1.结构供给。借助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对体制矛盾问题的合理化处理。结构的优化和创新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全新的发展空间,消解经济发展方面涉及到的主要矛盾,避免资源要素市场割裂、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进程缓慢、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实现对资源要素价值的进一步释放,从而有效推动资产供给和配置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
2.制度供给。即发挥制度作用促进政府职能的合理化转变,突破市场束缚促进制度安排的贯彻落实。在工作中,要将资源要素有效供给市场制度以及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市场制度进行完善,发挥市场经济制度的支撑作用,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成效。
3.政策供给。即为了能实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合理化处理,应构建整体协调的政策体系,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发挥政策支持作用,在科学财政政策、活力政策、产业发展结构引导政策、市场主体导向政策、政府公共服务政策、防范风险政策等的共同作用下,发挥政策供给的效能,推动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发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发展,推动完善改革体系的构建,能够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总体成效。因此,要重点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思路进行准确的定位,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系统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化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zzjjx/10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