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离休后,仍然心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继续思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政治经济等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深入研究邓小平晚年政治经济思想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理解领会邓小平理论的内涵和价值,对于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于1990年3月4日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被批准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职务,其晚年思想主要是指正式退休后的思考并形成的一系列思想。邓小平晚年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离休之前的一系列思想的添加和补充。邓小平晚年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均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均有借鉴意义。
一、邓小平晚年的政治思想
(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邓小平看来,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93年9月16日,他同弟弟邓垦谈话时强调:"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没有四个坚持,究竟会是个什么局面?"同时,"提出四个坚持,以后怎么做,还有文章,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还有没有理清楚的东西。""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四个坚持'。没有这'四个坚持',特别是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会出问题。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没有'四个坚持',什么事情也搞不好。"[1](718)
(二)基本路线不能变
邓小平离休之后,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审阅工作极其重视,他说:"我的文选为什么要严肃地多找点人看看,就是因为其中讲到的事都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不能动摇,就是要坚持,不能改变这条路线,特别是不能使之不知不觉地动摇,变为事实。"[2](1365)他还指出:"这本书有针对性,教育人民,现在正用的着。不管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我讲的东西都不是从小角度讲的,而是从大局讲的。"[2](1362)
(三)要继续解放思想
1979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上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可见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重视程度。晚年的邓小平,思想仍旧超常地解放。1991年,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讲到:"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3](367)1992年5月22日,邓小平在视察首都钢铁公司时再次强调:"主要就是解放思想换脑筋。脑筋不换,怎么也推不动。脑筋一活,想得就宽了,路子也多了,干的也就更好。"[1](718)
(四)民主集中制是最合理的制度
邓小平一贯强调,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要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他在晚年又进一步重申了这一观点。他指出:"在宣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我就说过,不赞成美国式的民主。我当面对布什以及其他美国人多次讲,我们不会学美国。我们不赞成西方民主,但是我们也确实要民主,要社会主义民主。"[2](1332)1992年7月24日,邓小平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时讲到:"讲我们党和国家历来的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具体解释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个制度是最便利的制度,最合理的制度,是我们的根本制度。"[1](712)
二、邓小平晚年的经济思想
(一)要搞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又一次重申了我国要搞市场经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6月,邓小平在同江泽民同志谈话时进一步指出:"不高市场经济,没有竞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1](710)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邓小平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后,提出"三项指标为纲",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实质上就是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期他领导的整顿,便是这一思想在党和国家中的实际体现。邓小平晚年仍然十分关注经济建设问题,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1992年12月,邓小平在杭州听取中共浙江省委负责人汇报时强调:"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一定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1](716)
(三)要把大中型企业搞活
邓小平离休后,经常视察各地企业的运营发展状况,并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首都钢铁公司时指出:"要真正给企业权力。大中型企业不搞活,社会主义优势在哪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已经提到重要议程上来。"[1](7l0)
(四)政府要管好金融
金融领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离休后,仍然我国的金融领域的发展十分重视。1991年初,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时谈到:"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活棋,全盘皆活。"可见,晚年的邓小平对金融领域的重要作用已经非常肯定,并给与高度关注与重视。1993年,在同江泽民同志谈话时,进一步强调:"什么时候政府都要管住金融。通货膨胀,人民受损失。"[1](718)
(五)不搞争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对已改革发展的程度、速度以及模式,各方存在不同意见,争论分歧层出不穷。针对如此情况,邓小平认为,用强制手段达成思想一致是不可行的,同时,他认为进行各方争论也无法解决现存问题,由此,他提出"不搞争论"。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不搞争论"作了精辟概括:"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事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3](374)1994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同江苏党政军负责人谈话时,又一次强调:"你们发展经济,能快则快,不要搞快呀慢呀的争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大发明。"[2](722)
(六)要珍惜发展机遇
1993年1月4日,邓小平叮嘱浙江省党政领导:"要珍惜好的发展机遇";之后,他又对上海市委负责人说:"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对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邓小平认为有利的发展机遇是客观存在着的,关键是能否抓得住,因此他多次强调机遇问题,"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3](358)邓小平的机遇观对当代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伟人最好的纪念,是在缅怀其丰功伟绩的同时,深入研究其思想并发扬光大,更要充分发掘其对后世的价值及影响。邓小平晚年思想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理论,对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十八大精神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利娟 来源: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3年11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ngjilunwen/zzjjx/101454.html上一篇:政治经济问题研究概述
下一篇:金融危机下的政治经济走向衰退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