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应用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改革实践思考现状毕业论文(共5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改革实践思考现状毕业论文(共5篇)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



  第1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就业意向与专业不符原因分析


  一、调查背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文简称为“信管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人才。此专业毕业生可在银行业、服务业、证券业、图书馆、学校、机关等担任计算机工程助理师。主要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负责管理信息领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使用和管理工作;大型数据库数据管理员,在信息管理领域内负责大型数据库的系统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管理工作;网站,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计算机高级文员。


  虽然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十分广泛,但本文通过对2015届南湖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其中只有45%的毕业生希望在第一份工作中从事信息技术类行业,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在第一份工作中从事工商管理类或职业技能类等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不高的行业。针对此种学不以致用,就业意向与专业培养不符的现象,本文展开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方法进行积极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调查结果


  为了进行深入了解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2014年就业情况存在的原因,本文于2014年下半年对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所有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共50份,有效率为98%。调查问卷以多个角度了解信管专业毕业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与期望。分析所得的结果如下:


  1.专业了解度。选择适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相反的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很难从中获得兴趣与学习的动力。2015年的毕业生中,只有40%的人是按照个人意愿选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大部分人则是因为服从调剂才选择了此专业,不难推测很多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未来的发展不够清楚,也没有兴趣去了解此行业的发展。本文的调查结果也显示:66%的人不清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对于专业的了解程度以及喜欢程度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对比2014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近60%的学生从事了与本专业不相关的职业,由此可以看出选择自己了解的、感兴趣的专业将直接关系到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2.行业认识度。对于一个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职业选择。当问到:放弃选择信管专业原因的时候,不喜欢此专业的毕业生为22.45%,很明显当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不会再把自己的个人喜好放在首位了。数据显示:因为难就业、同行竞争的原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5.1%,24.49%。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都会认为在此行业就业的门槛很高,因此会放弃信管专业相关的工作,从而选择其他行业。


  3.学校专业设置认可度。很多大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不了解专业未来发展前景,而且对于学校专业的培养计划也不清楚。调查显示2015年本专业的毕业生中有42%的人认为学校开设课程与未来职业需要不符合,46%的毕业生不了解学校专业培养计划。导致学生认知与学校教育出现了较大偏差。由于学生自身对学校专业设置的认可度不高,在学习相关课程的过程中,会认为所学没用,学习没有积极性。因此了解学生就业需求,传递正确的学校培养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三、分析讨论


  总体看来,南湖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但是,在对2014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和对2015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观问卷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学生对专业了解不足。南湖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没有清楚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以至于临近大四甚至即将毕业也没有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清楚的了解,对未来的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根据现状研究发现,学生能不能成功就业,能不能在将来事业上取得成功,核心原因不在于有没有需求,而在于能不能认清自己、认清行业,做到个人与职业的良好匹配。大学生处于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实现自我的准确定位,尽早地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提高自己,有利于学生少走弯路,有利于实现个人与职业的统一,成为学生就业成功的关键。


  2.学生专业需求与学校专业培养的偏差。从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湖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一定的不满。很多同学认为,学校的课程并不完全符合职业的需要,对今后的就业帮助十分有限。这会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抵制或厌倦,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改善,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减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3.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违背。市场化的教育理念与体制尚未建立。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与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然而,很多高校并未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其教育、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至今其人才培养模式都未与市场需求相接轨。


  4.市场产业结构不够完善。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进入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对劳动力结构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继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企业都开始向计算机化发展,这就势必需要越来越多的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技术人员。然而由于受传统行业的限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行业发展还不够全面,市场占有率也不是很高,提供的就业岗位让本专业的毕业生陷入了困境。


  四、对信管专业就业工作的建议


  针对目前南湖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南湖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努力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完善自己专业的基础知识,打牢一个专业的底子,从而在以后应聘或者择业时有个比较深的底蕴。注重对自己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能力包括自己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综合能力。同时,学会把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切勿只会纸上谈兵。树立一个良好积极正能量的择业价值观。在择业时应该摒弃一些传统老旧的观念,更注重的是自己的兴趣与自己工作时的一个自我价值观的实现,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调整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尤其对于信管专业,当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不断地在更新,为了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信管专业的课程结构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课程布局上,该专业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课程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了解所学专业的知识与研究方向,激发学生对此专业的激情与动力;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专业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及时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动态这一缺陷。


  3.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当前南湖学院的就业指导课大多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但其实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使信管专业的学生了解学校对自己所学习专业的培养目标,使信管专业的学生对就业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帮助本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逐渐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不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


  4.建立和完善信管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时间性和群体性的特点,加之基本上属于初次就业,因而它不能等同于社会其他人员的就业。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信管专业毕业生这一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能单靠毕业生观念的转变,有关部门还应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为该专业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程琳等

  第2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建设与效果分析


  一、引言


  在我国,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有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为代表的600余所高校开始了该本科专业。该专业毕业的各类人才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力量。由于每个学校的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不同,在专业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1]。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沿自1978年创建的科技情报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强化信息采集、组织、检索、服务和开发利用等核心课程基础地位的特色和优势[2]。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立于1988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确立了特色办学的指导思想。主要特色有:


  1.航运特色鲜明的宽口径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既为航运信息化培养人才,也通过航运信息化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方位、多层次的以航运为背景的实践教学平台和体系。


  3.面向社会需求、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将毕业生培养成为具有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咨询等多方面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下面从专业建设和建设效果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特色建设


  专业特色,是一个专业在长期建设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反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个性和明显优势。它具体体现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诸多方面,是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3]。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课程体系。(1)依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指委和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课题组编写的《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CIS2011》进行了课程设置,呈现了技术与管理并重的特点[4]。开设了CIS2011六门核心课程中的四门(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另两门CIS2011核心课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也在《专业导论》、《信息处理概论与计算机原理》、《XML与Web数据管理》等课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CIS2011六门推荐课程中有四门(商务智能、项目管理、电子商务、ERP)开设了对应课程。(2)在高年级的课程设置上突出“交通与航运特色”,开设了面向港口的《物流管理与实践》、面向智能交通的《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面向航运的《GIS应用》等特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特色资源,培养具有航运背景的信息化人才。(3)面对正在到来的大数据时代的需求,为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的能力,在学校的资助下正在建设《交通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实践》的新课程,计划纳入2016级新的培养方案中。


  2.航运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信管专业拥有专用的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十三个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均为IT企业,不少为航运业提供信息化软件和服务,每年接纳各年级100多人次的实习。同时,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除了航海类专业本科生以外,自2012年开始,陆上专业本科生获批在“育鲲”轮上进行现场教学。“育鲲”轮是交通运输部投资建造的我国首艘自行开发设计的专用航海教学实习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专用远洋实习船之一。在“育鲲”轮中“航海日志系统”等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机会对这一类系统进行研究学习,对培养学生具有航运特色的信息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以航运行业软件为依托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信管专业教师长期从事于航运行业的信息化的相关科研中,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开发了十余项软件产品,获得了多项软件著作权,如《港口航道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数据挖掘的道路运行安全风险分析软件系统》等。依托这些项目软件,在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及本科生进实验室、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形成了系统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体系。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投入了专项资金。从2012年开始,信管专业教师通过课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比如通过《XML与Web数据管理》、《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等课程的实验环节培育出了《面向高校信息公开的RSS订阅系统的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基于安卓平台的校园失物招领信息交互手机应用》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另外,还有不少大创项目具有行业特色,如“集装箱船舶装卸调度优化软件开发与应用”、“散杂货库场管理系统的开发与优化”等。


  三、效果分析


  1.精品课程。目前建有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信息经济学)、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信息经济学、数据结构)。2014年9月,《数据结构》入选省跨校修读学分示范课。


  2.教材出版。通过教师多年努力,目前已出版10余部信管专业的教材,包括《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信息经济学》、《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物流信息系统》等。其中,《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被评为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并入选国家第二批“十二五”规划教材书目。


  3.师资队伍。现有18名专任教师(含1名实验员),16人拥有博士学位,6名有国外访问交流一年以上的经历。拥有一名省级教学名师和省优秀教师、一个省级教学团队(物流信息系统)。另外,师资队伍的整体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及发明专利1项。近年来,教师团队中获得1项国家科技部专题项目、5项国家自然基金和1项国家社科基金。同时,承担了大量交通、航运领域的横向课题。


  4.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2012—2014的两个年度内,信管专业学生共获批36个创新训练项目,年均经费超过5万元。其中,国家级、省级项目各7项,主持和参与的学生近80人次。


  从2012年至今,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37项,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美数学建模竞赛等。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表现尤为突出,连续三年(2012—2014)获四个全国最高奖。


  5.学生就业状况。我校信管专业早期的毕业生大多数在各个行业从事信息化相关工作,不少人为我国航运信息化做出了贡献。2000级学生张晓杰自主创业,开办了“大连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瀚科船舶机务管理系统、瀚科三维可视化交互式引擎等软件产品。还受到过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信管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保持不错的就业率,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率有所下滑。但近三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IT业的崛起、互联网企业的壮大和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就业率节节攀升。据学校统计,2013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1.89%,年终就业率为93.24%。多数毕业生进入IT企业、互联网公司、银行及传统企业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工作。


  就业企业质量高是我校信管专业的亮点,不少企业是IT业的龙头,如阿里巴巴、华为、中兴等,也有传统大型企业,如平安科技、TCL等。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包括国内外的一流学府,如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及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的南安普顿大学等。


  四、结语


  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中起着“倍增器”的作用,是当今社会最活跃的科学技术之一。交通信息化和航运信息系统是2012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的重要内容。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资源管理及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咨询的实践能力,能在交通航运领域的企事业单位、IT公司和互联网企业等,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决策支持和ERP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航运特色”。2013年被媒体称为“大数据元年”,需要不断改革本科层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2014年10月,大连海事大学信管专业已经启动了校级教改课题,以“交通大数据管理”为重点,进行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作者:翟军

  第3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调查与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部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1]中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该专业作为一门具备鲜明特色的专业,其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优化和调整,不仅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而且会影响学科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国内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尤其在培养目标、学科侧重等方面较不统一[2],因此,借鉴相关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对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以及培养信息管理专业特色人才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调查以全国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研和文献调查的方法,采集整理并分析比较相关统计数据。由于综合类和理工类院校中多数都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相对其他类院校来说,其主要课程设置情况相对较为完善,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报告《2014-2015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3]作选取参考,总共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院校共20所,其中综合类院校10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大学),理工类院校10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通过结合分析综合类和理工类(以下简称“两类院校”)信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合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为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实证研究的数据。


  二、分类与比较


  从目前国内两类院校开设信管专业的情况来看,基本采用的是“知识点一知识模块一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课程体系设置分为两类:(1)按课程类型划分,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2)按学科知识划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模块、经济管理知识模块、信息管理知识模块和信息技术模块。由于各大学的课程名称类别繁多,因此根据课程设置的具体信息,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按学科划分出来,大致分为五类进行归总:经济学、管理学、数理基础、计算机、信息学[4]。根据信管专业主要课程内容归类,统计出在每一类中开设同一课程的院校数在3所以上的课程。


  在经济学类课程中,在20所两类院校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依次是市场营销学、经济学、会计学。另外,一些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如西北工业大学开设了管理经济学、北京工业大学开设了计量经济学等。


  在管理学类课程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为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与运作管理学。其中开设最多的课程是管理学原理,为14所院校,占考察院校的70%,有13所院校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占考察院校的65%。


  在数理基础类课程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为运筹学和统计学。其中在20所院校中有13所开设了数理基础类的课程,开设最多的是运筹学,为11所院校,占考察院校的55%。其次为统计学,为10所院校所开设,占考察院校的50%。


  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依次为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语言和操作系统。其中开设最多的课程是数据库,为18所院校,占考察院校的90%,有17所院校开设了数据结构,16所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分别占考察院校的85%和80%。另外有14所院校开设了计算机语言,8所院校开设了操作系统。


  在信息学类课程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决策学、信息存储与检索和信息组织。其中开设最多的课程是电子商务,为15所院校,占考察院校的75%,有14所院校开设了信息系统,占考察院校的70%。开设决策学、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组织的院校也相对较多,分别为9所、8所、7所。


  综上所述,根据分析以上20所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体系的情况后,提取出各类别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课程。其中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含经济学原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含会计原理、基础会计学和企业会计学)和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类包括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与运作管理学;数理基础类包括统计类和和运筹学;计算机类包括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语言和操作系统;信息学类包括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决策学、信息存储与检索和信息组织。具体见表1:


  表1开设院校数较多的课程


  三、结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结合信息技术、管理基础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但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仍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其课程设置体系还需结合专业特色加以完善和改进。因此,合理制定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顶层架构的思路是关键,课程类型的整合是基础,课程内容的制定是重点。其课程设置体系应集中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体现学科特色和多元化交叉融合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改革,不断完善和调整,符合专业发展的需求。


  作者:彭娟娟

  第4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全球网络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趋向采用信息管理手段的意愿也日趋增强。海西地区作为大陆与台湾联接的桥头堡,对既懂信息又懂管理的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长。目前所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在质量上与福建及周边省份经济发展的需求都存在差距。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缩小社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间的差距、提升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1确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内涵和定位


  人才培养首要问题是人才层次定位,定位要明确清晰,符合环境特征及需求是要点。福建江夏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定位应是立足海西,辐射东南,及时地为海西经济区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这是办好该专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据此,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具备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方面工作,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福建江夏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立在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其人员多是由具有计算机或信息管理背景的专业人员构成,具有较强的IT技术支撑能力。因此,比较重视计算机类的课程教学,在实践环节中亦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应用性学科,其实践教学占据教学主要地位。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指导他们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信息管理问题。福建江夏学院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实践教学、专业性实践教学和毕业综合实践性教学。


  基础性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认知实践军事训练安排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主要培养学员的纪律性;社会实践与调查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暑假进行,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特别重视专业认知实践,其内容主要有:1)调研某企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管理的方式;2)调研某银行与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中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3)到某地区(市、县、乡镇)综合管理部门或情报(或市场)调研机构,了解当前产业构成及发展趋势;4)到教学科研管理机构或学校调研业务信息的内容及管理形式;5)对私营或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调研。这些调研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当前企事业单位中信息化的现状、未来发展前景、相关岗位技术需要等。


  专业实践教学,包括三个部分,即课堂实践、专业集中实践和第二课堂创新实践课堂实践分别在不同的学年中与对应的理论课程同步进行。早期以学校的相关实验室为主,主要开设ERP课程实验、数据结构课程实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验、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Web编程课程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数据库应用课程实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等八门课程实验。课程所采用的实验内容与同类专业课程主流实验内容基本一致,但发现效果并不好。经过反思,认为根源在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不应单纯地培养信息系统应用开发能力,而应当侧重于培养应用沟通交流能力主动找寻问题的能力、确定问题域能力、应用专业技能处理问题能力,还有小组协作与人际影响力的培养。为此,引入“16+2”的教学模式(即将每学期18周的教学时间分为理论教学16周,集中实践教学2周),将课程实践内容细分成课内实验和专业集中实践两个部分,课内实验以三个目的为主:对相应章节理论内容的验证;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相关邻域经典问题的求解及分析比较能力。


  专业集中实践,虽然是从课程实验中来的,但与课内实验往往独立完成不同,专业集中实践是小组完成。通过小组项目协作来有意识地训练和引导学生。目前将专业集中实践目标定位为要让学员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目标有较清楚的认识,能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ERP系统实施与建设与企业Web型OA系统建设)。据此设定了相关的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ERP认知实践、Web编程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开发课程设计等五个次序开展的实训环节。各环节的实验内容可能涉及多个已学课程,是个实际问题综合分析求解的过程。表1简明说明实训内容[1]。


  此外还建立了创业创新基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充分利用不同等级的竞赛、各种创新活动及讲座,让学生接受先进的理念,鼓励学生开办创新创业项目。每个创新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并提供资金支持。学员参与度逐年提升,造就了比较好的专业学习环境,也实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专业实习通常安排在二、三年级后的暑假,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尽早地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情况,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整个信息系统运作流程的基础,对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进行重新认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习既要求能够准确把握信息管理的流程,同时要熟练地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因此,一方面根据本专业特点及实际要求,选择一批信息管理条件较好、效果显著、经验丰富的政府机关、工商企业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作为实习基地。目前,已同十余家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虽然还不能一次性地满足全部学生定岗实训的需求,但通过有目的的持续建设,将能营造一个有利于信管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或有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具体的实际工作,使学生从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中收集信息,提炼知识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综合实践性教学,重在顶岗实践与创新思维训练这一环节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两者相结合。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1~6周)进行,学生深入实习单位进行岗位实践锻炼,通过企业组织的岗前培训、岗位能力培训、实际业务处理等环节,使学员能参与实习单位的相关信息管理活动,了解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具体工作流程及不同模式,从而使学员能明确具体岗位工作的形式和能力要求,为将来能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重要教学和实践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还可根据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要求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路线和方向进行明确。福建江夏学院毕业论文相关工作通常在第八学期(7~12周)进行。本专业的毕业论文内容主要是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挖掘应用等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在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物流管理、企业经营模式、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索性研究[2]。


  3与时俱进,确保效力


  任何改革或变革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建立有生命力的制度并找合适的人来确保其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这里人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制度只是确保人变成组织认可、能胜任此工作的人,是选人、用人的标准[3]。具体的人员因素这里暂时不谈,认为应当至少建立包含如下内容的制度。


  1)师资培训制度:每年实训项目执行团队至少要接受培训一次。


  2)项目管理制度:要建立有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活力,其中包含每三年更新实验项目的具体措施以及项目总结、项目点评的具体实施环节等。


  3)每年增加校外实训基地1~2家。


  4)继续改进和健全实践教学的专项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考核内容。


  5)每年要向学校申请专项的财政投入,逐步改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满足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逐步建立完善的实训体系。


  综上所述,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要实现向与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式相适应的方向转变,就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要发展师生多元互动模式,教师由“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形成师生相互启发、共同研究问题、共同探寻历史结论、共同切磋教学技能的局面。


  作者:陈端芝

  第5篇: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探讨


  引言


  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又被称为医学信息学专业,至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缺陷,例如交叉学科的侧重问题,师资力量不充足,教学条件较差等。但是在其发展的以克服着各种困难,突破性地发展着。三十多年来为医院培养了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方向)介绍


  2009年国家新医改条例中宣布将“建立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列入新医改的保障体系,从此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需求。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医学专业和计算机信息专业的交叉专业,它集医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管理学专业、信息学专业于一体,知识体系庞大结构复杂,因此学习该专业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医学的专业技术和医院业务,还要熟练地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


  1.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要培养掌握基础的医学药理知识的人才;


  (2)要培养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人才;


  (3)要培养了解医疗卫生管理的人才;


  (4)要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人才;


  (5)要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


  (6)要培养有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高复合型人才;


  2.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流向


  2012年3月国家发展大纲提出,到2015要将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与信息系统逐步覆盖,逐步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据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对医疗卫生行业投入了185.6亿元,同比上一年度上涨22.6个百分点。国家对医疗信息领域愈加重视。医疗卫生信息行业不断扩大,全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势必增加。而且各大医院都迫切需要集医疗知识和信息管理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如此看来,医疗机构对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所以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二、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情况


  根据相关人士于2004年对全国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院院校的调查,笔者整理了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的有关情况。本文列举相关调查数据和以往数据作对比,明了地呈现医学信息教育的现状,方便人们对该专业现状的了解;发现该专业领域的优缺点,进而完善该专业的学习管理制度,克服专业领域的不足。


  1.开设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信息


  2004年底,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或与备案设立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情况:2000年以前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有4所,分别是:原林大学(1985)、中国医科大学(1986)、华中科技大学(1986)、中南大学(1987)。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医学院有3所,分别是:中国药科大学、温州医学院、新乡医学院。2001年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有8所,分别是华北煤炭医学院、张家口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广东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校有6所,分别是:山西医科大学、长治医学院、皖南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广东药学院;2003年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校有4所,分别是内蒙古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通过审批的医学院校有4所,分别是郧阳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泸州医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冀唐学院。近四年期间设置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增加了25所。医学信息专业在我国正以迅猛之势发展。


  2.招生状况


  调查显示有29所院校被批准设立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实上只有24所院校招收该专业的学生。24所院校中除了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元同济医科大学和原湖南医科大学4所高校招收硕士研究生外其余学校均招收普通本科生,目前为止还没有院校招收博士生。


  2000年以前,通过审批的4所院校的招生规模控制在30-50人,招收的人数非常少。但是在2000年后,随着设置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院校数量不断增多,该专业招收学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3.专业课程的设置


  数据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有三个大的方向,一个方向是图书情报学,一个方向是计算机和医院信息管理,另一个方向介于二者之间。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以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为主,专业课偏重计算机和医院信息系统辅之以情报学课程,在注重医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发展信息技术。


  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学概论、护理学基础、医学信息概论、医学市场信息、医院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工程学、信息分析与预测、软件工程、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情报学概论、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三、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


  1.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至今的发展程度


  中国晚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进入信息化时代,对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较少,接受程度也不高。1985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率先成立医学情报系(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前身),而后我国于1998年正式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只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短短的历史使我国的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


  但是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虽然我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起步晚,历史短,但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医疗卫生信息领域,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办学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由于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门新兴的专业,师资力量匮乏,专业的教师团队较少;教师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状况,各大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应对。从各大高校信息管理学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本科生聘用;在学校内部调信息管理学的教师;定时的送老师外出进行对口培训;对外还会聘请高校讲师来授课。学校会定期对执教人员进行评估,设置奖惩制度,以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


  3.学习该专业特点


  因为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旨在培养高复合型医疗信息管理人才,学生学习的领域跨度大,难以兼顾全局,所以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有倾向性学习,学习起来十分盲目。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不能对学习课程有全面的认识,从而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一味地依赖老师,无法深入学习,在该领域的研究停滞不前。学习的科目数量较多,学生不知该怎样有选择性的学习。


  针对上述情况,高校把开设的课程分为三个大的方向,一个方向是图书情报学,一个方向是计算机和医院信息管理,另一个方向介于二者之间。不同的学校会有自己的专门的研究方向。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有了更全面的方向了解,在以后的专业学习方面的目标会更加清晰。


  4.教学教材


  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中,教材一直不够全面。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材数量不多,质量也不是很高。有些教材内容空洞,讲解不细致,甚至与专业脱节。这不仅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也给学生的理解学习和深入研究带来一定难题。


  针对上述情况,一些高校会组织本校的教师团队共同组织编撰适合本校研究方向的教材。还有一些教师会在实验的基础上编排实验讲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对实践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各高校联合编制统一教学大纲为各高校建立同步的教学框架,在医学信息管理领域建立一套完整同步的教学体系。


  结论: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其发展中克服了许多困难,不断探索发展方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质的飞跃。尽管该专业的现状喜忧参半,但是国家正在加大投入,各高校也在不断创新,积极寻找途径解决弊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会有更大的突破,再次实现飞跃,我国的医疗卫生信息产业会繁荣发展。


  作者:王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jisuanjiyingyong/24079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