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
摘 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是某一专业整体适应社会变革的表现。本文主要试析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融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学融合;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市场需求
1、引言
工学融合是将学习与工作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融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前沿的、高科技的学科,如何恰当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毕业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国内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分析
2.1计算机人才培养应当是金字塔结构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2.2培养研究型的人才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必然要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相应的研究型人才。
2.3需要培养工程型的人才
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在华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
2.4需要培养信息化类型的人才
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类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类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
2.5需要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必须培养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3.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本专业的发展和国内对人才的需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培养出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世界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与技术,及其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在计算机专业领域中具有应用与研发能力,而且有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和跨学科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实际工作的初步;具有扎实的全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对相近专业有一般性了解;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基本的软件开发能力;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基础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4. 课程体系设置及实施
4.1合理构建五级知识平台
(1)通识课(公共基础平台):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语文、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英语等课程。
(2)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计算机导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
(3)专业课程: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高级Java编程、高级并行编程、用组件构建软件系统、密码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数值分析、算法设计与实现、嵌入式系统、数据挖掘、计算机系统结构、网络工程概论、人工智能、J2EE平台技术等课程。
(4)个性化课程:同合作企业开发校本教材,共同施教,这类教材融合企业生产的实际,最具较强实用性。在工作过程中,将校本教材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实施,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仿真教学等。从而让校本教材这个性化课程达到真实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呈现。
(5)考证课程(自选课程):可以适当开一些考证课程教材,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对专业课程的掌握情况,自选课程来开班,这样学生可以参加有权威机构专业技术和水平考试,如:网络(初级:网络管理员;中级:网络工程师;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软件(初级:程序员;中级:软件设计师;高级:系统分析师)等。尤其是下午实践题目,没有真实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呈现,根本理解不了。
4.2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靠学校与企业开展工学融合的教学体系来培养。学校应进行教学与管理改革,为学生工学融合作好前期准备。方式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综合设计、社会实践等。实验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是把教学内容及时具体运用到实验室的表现;实习则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在具体实际中的应用;设计则要求学生应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拓宽、深化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社会实践是把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四年中实践教学持续不断,形式多样。如物理实验、电路实验、网络课程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UNIX(或linux等)操作系统模拟实验、路由器或交换机模拟实验、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模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
为了突出培养创新能力,在多门课程设计基础上,增设大型综合性设计;学院每年主办电子设计制作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江西省电子电脑科技设计制作竞赛和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同时培养学生在工作和实践中参与合作的精神,锻炼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磨练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5. “工学融合”带给学生利益
“工学融合”给计算机专业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5)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6)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7)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工作教育的学生。
6.结束语
“工学融合”模式的推进,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工学融合”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学校通过“工学融合”,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和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可以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企业则是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减少培养成本,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应该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根据计算机专业不同要求,设计“工学融合”方案,争取政府支持,与企业寻找利益的结合点,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性改革,以适应“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军: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和实施途径 [J];思想教育研究; 2007年10期
[2]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 [J];机械职业教育; 2007年04期;
[3]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4] 张莉娜,于德弘 :德国""灰领""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5第1期基金项目
本文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计算机专业“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为JXJG-09-74-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jisuanjiyingyong/241359.html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场地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