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
摘 要:课堂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多种多样。本人通过几年的计算机机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将任务驱动法、伙伴教学法结合运用到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伙伴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
在多年从事的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我曾经感到很苦恼,为什么花费很多时间备课,效果却不理想?学生经常沉醉于自己的兴趣角落,每每想“牵”着学生鼻子走,却发现跟着走的是眼睛,屏幕前一颗颗心早已经“天马行空”。于是我开始认真的思考:适合计算机学科教学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在目前计算机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基础学科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条理及细节,可能在突出了计算机的“学科”性的同时也淡化了计算机的特殊的“工具”性。老师讲得多,讲得细,学生记得多而练得少。计算机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革新过去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本人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就以伙伴教学法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伙伴教学法的学习策略是:
我们尝试用“伙伴教学法”来组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情感及科学的思维的方式,与此同时他们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种从学生学习方法的角度开始改变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具体教学案例:
在进行讲授Microsoft中的Word应用程序的时候课程中的图文混排章节时,课前我就分好小组,并制定好合适的小组长,给每个小组分配了任务。
我将全班的学生共分成五个小组进行活动(分组的多少由每个班级的人数而定,每组的人数不要过多,以保证每个组里的成员都有任务做)。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是这个小组的核心成员,我把任务首先布置给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并由他负责下达和执行。我以创建和编辑一期校刊为例:
每个小组分配三个任务:
(1)设计校刊的LOGO
(2)收集精美的图片五张以上
(3)收集美文三到五篇。
由小组长分配到底下的每个伙伴去完成准备的任务。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主要讲授图文混排的工具和按钮的使用技巧,使学生们能掌握各种图文混合编排的方法,然后我开始组织他们分组活动。确定每组的目标:利用每组课前准备的素材设计完成一份校刊的编排。
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每个小组的成员开始分工合作。
设计LOGO的同学运用刚刚学习过的绘图功能在WORD中把自己设计的LOGO绘制出来,做自己设计的作品和让他们做书上的一个练习的感觉决然不同,这种成就感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让他们行动变得更加主动,完全不再需要老师过多的督促。
最后在以优秀作品为例,我带全体同学又回顾一下图文混排工具的各种操作使用技巧。
这种教学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是万能的,有所长,也必有所短。如果我们对某一教法的局限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就不能有效地加以运用。通过运用我总结出了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要尽量减少干拢信息,特别是在分组伙伴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尽量把机房的机位事先安排好,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圆桌的形式比较好。我们学校的机房是方形设置,我就用相对而座的方式来解决学生交流不便的问题。
2) 要防止产生依赖心理。在开展分组伙伴活动的过程中,如果组长或优生辅导不当,容易使学习后进生产生依赖心理,滋生思维惰性。为此,教师除在直接教学时加强对学习后进生的学业检查、重点指导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自治、自理、自控的能力,提高组长或优生的小组辅导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 结构原则。群体结构的好坏,可以使同伴辅导功能大小不同。“三个臭皮匠”的群体,结构得好,可以“赛过诸葛亮”;同样,“三个和尚”的群体,结构不好,却可能“没水喝”。因此,伙伴组的编排,要充分考虑到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可能配合默契,还是可能“内耗严重”,对此要有准确预测,使每个伙伴小组体的结构尽可能优化。
2) 核心原则。一个群体要不成一盘散沙,就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因此,在伙伴小组里,是否有一个好组长,能产生足够的凝聚力,直接关系到伙伴活动的效益大小。
3) 调控原则。伙伴小组群体结构效能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离不开教师按预定目标所作的随机调控。如果教师不善于吸收反馈信息,及时做出调控,就会大大影响群体结构的效能。
综上所述“伙伴教学法”的形式是否多样、灵活,直接关系到这一教法的使用价值问题。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初衷就是想通过改变知识的传输方式,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尤其重视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和创新的机会。
上一篇:基于三层架构的校园办公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公共计算机考试形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