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
摘 要:传统的校园办公系统多是C/S模式或者是B/S模式体系,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较差。而最新发展的P2P对等网络和JXTA提供的品质和功能集成了一个更适合的设计。
关键词:P2P;团结合作;办公系统JXTA
一、P2P思想和JXTA概述
(一)P2P思想
节点之间的对等性是P2P的基础,在这种对等性中,节点被定义为具有自主处理信息能力的实体。在P2P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具有相同的功能共同完成任务.网络中各节点通过网络互联实现资源的共享,处理资源,存储资源等,不需要经过集中式服务器。P2P网络的特点是使得非互联网络用户能够随时加入到系统中,也可以随时的离开而不影响到网络中的其他对等体的使用情况,这一传送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网络组织方式,而是另一个典型的文件系统。网络中的每一个对等体都能够有效的管理自己的信息资源,在P2P网络中,系统是一个分散化的系统,并且也支持混合模型。
(二)JXTA概述
JXTA协议是SUN公司为P2P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发平台。该协议的设计是为了提供对等网络中各节点动态网络所需的功能支持。是一个独立于操作平台,具有语言开发和网络的传输协议。JXTA协议使用了三层结构的P2P应用程序。这三层主要是:核心层,服务层和应用程序层。
二、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 协同办公系统的功能模块
对于协同办公的需求,校园协同办公系统具有文件资源共享,即时通信两个基础性的功能。其中文件资源共享这一功能,在程序设计时运用了用户访问权限管理,任一共享的文件都有一个可访问的用户ID列表并列出了那些用户能够看到该共享文件,而不是共享的文件在网络中的任意者都可以访问,这种方式以此避免了共享资料的数据安全。另一即时通信功能模块则是负责发送和接受信息,任意在线的协作用户都可已通过这个功能给其他在线协作用户发送信息,使双方进行即时互动。
由此,该系统包含的功能模块主要有:公文管理、任务管理、手机短信发送、聊天等。
(二)系统的设计
该平台具有三层结构, 基本层,中间层,协同应用层。各层的功能:
1.基本层:硬件基础层,该层由操作系统及基本网络部件组成,主要完成数据传输、信息存储及其它访问系统资源的功能,使多用户与分布性成为可能,提供具有基本分布功能的编程接口。
2.中间层:平台的中间层是核心层,主要功能是将企业中位于不同网络中的对等体或对等组组成的物理网络映射成虚拟的P2P网络,并为上层实现P2P通信及群组和节点的管理提供相应的API。网络的映射由位于该层底部的JXTA协议实现,并通过虚拟管道建立起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信传递的消息都是XML格式,并且遵守TCP/IP协议。如果在遇到网关限制、网络防火墙等问题时,消息传递遵守HTTP协议,所以平台性能不会因网络通讯协议限制而下降。
3.协同应用层:
该层调用中间层提供的服务和通信功能实现本层的任务,可以为用户提供办公的工具,所需的服务或着是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直接跟应用层进行交互。通过应用层提供的共有服务接口,用户可以拥有一个虚拟的存储空间,可以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功能,共享资源或分享其他用户的资源。
(三)功能模块的实现
这里就以校园协同办公系统中公文管理模块实现为例,功能包括待发公文(用户可以新建,查询等功能),已发公文(查询,删减,催办等),待办公文(公文查询,办理),已办公文(查询,查看表单)。
系统中新建公文(拟稿)的内容包括公文标题、紧急程度(分为普通、紧急、特
急)、公文编号、公文内容,流程状态等。部分功能代码的实现如下:
protected void CreateDoc_Click(object sender,EventArgs e)
{title=ng();
if(title==""""title===="""")
{RegisterStartupScript(""a"","""");
}
else
{
urgent=ng();
number=ng();
text=;
dept=ng();
drafttime=Time();
flowid=32();
status=""r"";
reddocDB mydb=new reddocDB();
(userid,urgent,secret,number,title,text,
dept,drafttime,flowid,status);
…
}
}
三、结论
现在,P2P对等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而JXTA作为P2P对等网络构建的平台和协议,为开发P2P的上层协议提供了统一,便利的底层平台,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独立性。本文研究的是以P2P技术和协同工作为主要特征的校园办公协同系统,避免了传统的C/S模式或者是B/S模式体系的弱点,在协同工作和信息资源共享领域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jisuanjiyingyong/241788.html
上一篇:浅议信息技术课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