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
本文选自《计算机教育》2014年第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0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和人才能力需求的发展,高职教育提出了“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以能力本位作为学习评价的标准”的要求。为了解决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创新学分制度的支持下,笔者在广东某高职院校开展了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的实践和研究工作。
1 国内研究现状
“以证代考”本质上是改变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手段,其方式主要是通过引入外部权威和标准化的职业资格认证测试来代替原有的学校内部考试。国内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的研究最早见于宫文颖在2007年提出以全国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代替课程期末考试,认为开展“以证代考”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目标统一,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王晓丹和顾可民(2009年)则认为“以证代考”是矫正考核中的偏差、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方法。王子健和崔冬(2011年)对“以证代考”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操作流程和证书选定模式作了说明,认为“以证代考”存在着“证”的选取、考核内容局限性、阻碍创新思维和知识更新等方面的问题。郭筱玉和钟贞魁(2012年)则认为“以证代考”有着统一教学目标、量化教学质量评价、提高学生计算机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加强师资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优势,但也有只重视应试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契合不足、考试内容和实用技能不足等问题。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或解决,主要表现在“以证代考”的方式均为代替期末考试,“持证免修或免考”形式、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的制定、网络教学支持的情况、不同学生的适应情况、考后对学生引导和拓展学习等方面尚没有更深入研究。
2 教学改革的背景
首先,课程教学中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例如,修学人数庞大而授课教师和设备配备严重不足,修学该课程的学生为人学新生,人数达数千,学校的机房设备和课程的专任教师数量远远无法满足课程教学;学生类型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差较大,来自不同学制和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存在“学过了,不想学”“零基础,学不饱”“自以为会,其实不会”3种典型情况;课堂教学中师生比过大,操作辅导和师生交互不够,师生比过高导致教师在技术指导和操作辅导中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师生基本上很难进行有效的交互;教学评价不高,授课教师压力大,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不强,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指导不足,部分硬件设备不足或过于陈旧,学生修学期望和基础差异较大,导致该课程总体教学评价不高,任课教师教学和评教压力很大,而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的基础能力也不强。
其次,开展课程“以证代考”是学院创新学分制度的具体实施。为解决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学院在创新学分制度中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列入教改专项,已取得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证书或同等水平以上证书的学生可以免修免考,引入广东省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性考试,配合原有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课程进行教考分离改革。
3 改革思路
开展“以证代考”的基本思路是:引入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考试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省考试管理中心)组织的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CCT),配合原有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学生凭全国高等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一级MSOffice)可向学院申请创新学分,免修课程。其余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参加“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代替学院自行组织的期末考试。
“以证代考”工作具体分为两轮:第1轮,在新生入学第1学期第7周进行新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通过性鉴定测试,考生如测试,办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后可申请创新学分并免修课程。第2轮,在第1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周进行,考生如果通过测试,可选择交费并办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同时,学生在修学课程过程中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并获得证书,即可申请免听课程或期末免考。开课的信息技术系与教务处商榷后将学生的成绩计算方法确定为:考生测试成绩按权重系数折算后作为期末成绩,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折算。如果学生总评成绩不及格,需参加下一学年组织的补考。
4 改革的具体举措
4.1 组建实施机构。明确部门分工
“以证代考”的实施涉及教务处、开课系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省考试管理中心。在学院层面专门成立了由教务处副处长、信息技术系主任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组成的课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项协商。
“以证代考”的具体业务联系部门涉及教务处教学科、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公共教研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省考试管理中心。其具体分T为:教务处负责提供各系考生数据、各系教务员通知事宜,计算监考工作量;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公共教研室负责联系省考试管理中心,报送考生数据、代理收费、办证和领证等考务管理事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则负责准备考试机房、管理测试服务器、导入测试任务、收集考生考试数据、现场技术维护等技术支持工作。
部门主管领导参与决策是“以证代考”。工作可以顺利推行的坚实基础,明确的部门分工让各方参与者权责明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以证代考”工作的正常运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4.2 逐步推广试点,稳步推进改革
先选取A校区学生基础相对较好的信息技术系
和国际商务系做试点,组织三年制新生参加测试,试行后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到A校区其他系和B校区。统计数据表明,绝大部分两年制中高职自主招生的学生在中职期间已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职业资格证书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经研究决定不再对这部分学生开设此课程。逐步推广和试点,及时总结和改进,使教学改革得以稳步推进。
4.3 完善组织流程。规范操作步骤
课程“以证代考”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①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公共教研室联系教务处,统计考生人数和信息,向省考试管理中心报送考生数据;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协调机房设备,安装考试服务器,设置客户端;③安排工作人员组织考前培训,准备考场;④教务处发布考试通知,由各系教学秘书下发准考证;⑤组织工作人员监考,实施考试;⑥向省考试管理中心报送考试数据;⑦省考试管理中心返回考试成绩;⑧信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息技术系计算机公共教研室向教务处报备学生考试成绩;⑨代理收费,报送办证考生记录;⑩省考试管理中心颁发等级证书;⑾学生向所在系提出创新学分申请,报教务处备案;⑿教务处给出创新学分及同意免修课程通知书;⒀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公共教研室通知开课教师记录学生课程成绩;⒁教务处计算工作人员监考工作量,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公共教研室计算考务加班工作量。
4.4 建立学习平台,开展混合学习
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发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界面如图1所示)。网络课程包括了课程信息、课程介绍、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研究、实训教学、作业与考试、班级空间、排行榜、交流论坛等模块。课程内容基于项目化教学方式组织,每个任务提供了与教材对应的网页内容,并提供多个专业的教学案例和操作流程的录屏文档。课程资源栏目中提供了教学课件、课后习题、推荐网站、推荐书目、常用工具、教学视频、学生作品、3D虚拟实验、前沿技术等多种类型教学资源。在作业与考试栏目中学生可在线提交作业和参加模块测试。
实践表明,网络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力补充。这种“课堂学习+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平时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保证教学质量。通过系统日志发现,不少原来已通过“以证代考”申请免修课程的学生经过其他学生的介绍,也会经常访问该网络课程,了解课程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并主动学习课程中高级技能模块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5 改革的效果
5.1 对学校产生的影响
对学校而言,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的改革,一则,可以让有足够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免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有限的教学资源,解决师生比过高引发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二则,通过该课程“以证代考”的探索,为其他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示范和样板,为各职能管理部门适应教学改革、调整业务流程和完善管理制度积累了许多有用的经验;三则,通过“以证代考”提高了学生的持证率,加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打下基础,例如,在2012—2013学年,参加试点后的国际商务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持证率达到62.3%,比上学年的33.1%提高了29.2%;四则,推动信息技术系加强与广东省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联系,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开拓了教学改革与科研的视野和思路。
5.2 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对教师而言,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的改革,一则,可以实现课程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做到考核标准统一,并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量化考核和评价;二则,通过实施标准化测试,减少了以往考核方式中试卷重复率高、手工改卷工作量过大、泄题风险和学生作弊等弊端;三则,通过参与网络课程的建设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和使用教学平台的在线测试,加强了对学生平时作业的辅导和答疑,更能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四则,通过开展社会调研和分析,教师了解了各行业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教师通过走进企业,提高了主动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变化的意识和参与课程教改的积极性。
5.3 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对学生而言,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的改革,一则,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能申请免修,提供了修学其他课程的自由和学习的机会;二则,对于不能免修的学生则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检验了自己的真实水平,进一步认识课程学习的必要性,有效激发其学习动机;三则,学生通过参与基于课堂面授和网络学习结合的混合学习,改变了学习方式,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界限;四则,学生获得等级证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6 改进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解决情况
开展“以证代考”教学改革的初期,主要遇到的困难有以下几点:国家考试政策变化,考试平台和教学环境改变;考试运作经费不足,管理制度有制约;增加了教务处和各系的教(考)务管理工作量;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与原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重合,增加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运维压力;个别系的主管领导、学生和任课教师对“以证代考”在思想上有抵触;考试本身侧重单个知识点的考核,对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支撑不足。
通过试点和逐步推广,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笔者所在的教师团队逐步改进“以证代考”的具体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困难,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做法。
6.1 主动适应用国家考试政策变化,加强课程改革和资源建设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要求,201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开始从Windows XP+Office 2003转用Windows 7+Office 2010,广东省考试管理中心同时也升级了考试环境。此政策的出台要求课程重构教学内容,升级软件版本,对师资培训、教学内容、设备更新、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增加了实施“以证代考”的难度。为此,学院和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公共教
研室在教学环境建设、科研课题立项、网络课程建设经费拨付、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大了课程建设的投入和保障力度。
6.2 促进学院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提供教学改革环境
在学院管理层面,学院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单独列入创新学分制度,对适用的证书类型和学生免修免考条件做出明确规定,为“以证代考”打下基础。为解决在改革试点初期遇到的经费管理和使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用问题,由教务处将考务费用列入年度预算,配合财务处完善经费创收和使用办法。在系部层面,信息技术系在二级管理分配制度允许的条件下保证考务工作人员的加班费用。这些配套管理制度的完善,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6.3 多方协作和支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
开展“以证代考”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由于学生在持证后可以申请课程免修或免考,给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课系部和任课教师带来了关于教务管理、教学工作量统计、成绩管理、设备运维等方面的管理问题,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实践表明,这些问题的解决均依赖于学院内部多方的紧密协作和政策支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是“以证代考”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
6.4 正确引导不同学生,建立必要的辅助机制
对于已通过前测并申请免修课程的学生,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他们申请旁听感兴趣的本系或外系开出的其他课程,拓展个人学习领域,有效利用学习时间。
6.5 对个别专业的学生不强行推行“以证代考”
根据调查分析,个别专业的学生,如艺术类(音乐、舞蹈、美术)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固有的特殊性,这些专业的主管领导、学生以及一线任课教师对“以证代考”是否适合这些专业存在争议。最终,学院决定这些专业不强行推行“以证代考”。
6.6 适应考试机制,坚持项目化教学,开展考前辅导
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均比较侧重对知识点和具体操作的考核,也有着部分考点过细过偏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的不足,与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流行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差异,以致曾经出现过部分学生平时项目作品完成情况很好而考试得分不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程教学团队加强了课程的学前指引,课前让学生在网上自学项目所需的各个知识点,观看操作流程视频,课堂面授环节坚持项目化教学,并在考试前两周开通测试模拟训练系统,加强考前辅导,提高学生的通过率。
7 结语
应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务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全面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证代考”工作,是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主动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和市场人才技能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宫文颖.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新思路:以证代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5):30-31.
[2]王晓丹,顾可民.高职计算机专业“以证代考”考试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J].福建电脑,2009(1):27.
[3]王子健,崔冬.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以证代考”的教学反思[J].福建电脑,2011(8):182-183.
[4]郭筱玉,钟贞魁.浅谈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以证代考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2(20):272.
上一篇:浅谈3DMAX软件的教学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