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其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不断更新。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我们职业学校教师一直在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论文联盟http://笔者谈谈自己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一、根据岗位需要,明确教学内容与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技能,使学生逐渐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打破传统课程内容的局限和课程间的壁垒,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体现最新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能力符合社会职业岗位最新需求。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
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核心,以模拟实践工作为主线,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体系。
四、以发展职业能力为核心,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现代化教育为依托,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系统教学具有许多优势,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windows的文件操作、word文档的编辑和排版,excel公式计算和图表建立,网页浏览、文件的下载与上传、电子邮件的收发等。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老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如制作一首唐诗、制作报纸的封面、制作某班学生的成绩分析表、设计一张电子刊物等等,把教学内容巧妙的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学生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
3.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和生活情境的案例为题材,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
4.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实际出发,选择具体的实例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选择信息整理材料,通过小组的共同研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
五、做好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1.上好理论课程
要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应该针对中职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心理特点,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材内容、语言描述、例题选用等方面,力求符合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规律,
努力消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距离感和神秘感。对于理论知识的语言描述要通俗易懂,结合现实(如时尚、娱乐等),引起学生浓烈的兴趣。
下一篇:试论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