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计算机网络
一、研究背景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使用非常广泛,实践性很强。许多企业在聘请员工时十分注重考查应用文的写作,有的把应用写作能力列为“八大职业能力”之一。但应用文写作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据本课题组对近五十所高职院校电话了解和实地调查后发现,应用文教学的实际地位和它应该占有位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为应用文政策性、说明性、格式性较强,缺乏文学性,因此教师教之无趣,学生学之乏味;二为应用文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高职院校往往不属于专业课,属于可有可无之位,学校不重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等方面不愿投入,也不愿开设相关课程。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作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写作,应是每一个高职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分析、概括归纳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研究实践
(一)“任务驱动,多维互动”的内涵
“任务驱动,多维互动”是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构建的一种教学模式。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整体建构之中,如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学习对象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的考核方法、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等。要求把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形成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人和计算机等多维互动关系,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还能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探索途径
1.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传统的应用文写作依靠文本信息,众多学生围绕一本教材学习,文本承载的有限性不利于学生拓展、延伸性学习,因为任何一套教材都无法兼顾所有的学生。而网络环境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则把教学内容数字化,不但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组织管理课程内容,为学习者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课题组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技术功能设计教学信息,开发、制作了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开通了在线学习、在线答疑,形成了情境故事、范例集锦、病文库、任务单、文献资料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通过课程网站展现,学生可随时随地上网查阅所需信息。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间呈现弹性,原本枯燥单一的课堂变得丰富鲜活,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应用文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会到应用文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2.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对于学生来说,不论是环境,还是学习的内容,都应该满足他们自主学习的要求,但网络教学也有其局限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因此教师应周密安排好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
第一,资料准备和任务设计。课前,教师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网络课程平台、学生分组的方案调配等),教师把预习作业发布在班级QQ群里,学生在课前进行必要的学习准备。课题组准备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供学生查阅,但资源的丰富有时又让学生无所适从,这时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写作技能,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的指导;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循序渐进、实用可行的原则设计教学任务,否则欲速则不达。如课题组打破应用文分类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把教学任务分成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为“生活基础模块”,即面向校园的常用事务文书,教师按照学生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进度设计、编排教学内容,结合日常事务和社会生活进行应用文写作学习和指导。如学期伊始学习制订“计划”→加入社团,拟写“申请书”→竞聘学生干部,准备“演讲稿”→面对不良现象等,学习发出“倡议书”→与人交往,拟写“条据”→反映动态,撰写“新闻”→对学校或社会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步入社会求职,拟写“求职信”和“简历”。第二模块为“职业基础模块”,即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把学生当作“职业人”,选择面向机关的常用公务文书进行教学,如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和会议纪要等。第三模块为“职业提高模块”,内容主要是职业活动中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应用文文种,如旅游应用文、财经应用文、商务应用文、工业应用文、设计应用文等,此为面向企业的专用文书,教师选讲与学生学习专业密切相关的文种。学生经过实践,普遍反映这种安排体现了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与专业有衔接,更愿意主动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小组学习。课题组在学期初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根据任务,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便于讨论学习,一般安排同一寝室学生为同一组,每组成员3~5个,分设小组长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之间协作学习、评议成员的表现、把小组作业挂在班级QQ 群,通过邮件或QQ发送小组作业到老师邮箱。
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布置的任务量不能大,主要安排“短小精悍”的练习,因为小组成员彼此有个适应过程,学生对此教学模式需要1~2周的适应期。学生普遍反映初始阶段觉得很累,因为他们已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后做一些简单的作业,而今要自己主动学习,且在短时间内在无老师指导下要把学习效果体现出来确实有些紧张,但两周后学生皆能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作业,认为这种方式非常能锻炼人,过得充实,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比传统教学所学的更多。
小组合作学习变教师讲解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方式。在小组内部,学生们互学互练、互帮互助,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小组内一般按照独立思考→研究探讨→核对检查→总结评价的程序进行学习。小组间还可以开展交流、争论、竞赛等活动。教师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去教学:学生能看懂的、会做的,教师一定不要讲。学生能通过小组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去探究、去讨论,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学生自主学习中提高了主观能动性,合作学习中增强了团队精神。
在小组学习中为防止出现组长一人全部代劳的现象,教师要注意检查组员是否协作。如可在作业讲评时,教师随意抽查组员让其说明在写作任务中承担的职责和讨论交流的情况,如能说清,且与作业内容一致,可认定小组协作学习有效,如发现组员偷懒或组长未尽其职责组织,则这个写作任务扣减得分的50%。如果个别学生非常不配合小组学习,教师可让其选择是否独自成为一组。实践表明,99%学生最终愿意选择小组学习方式。
第三,教学场所安排及其教学组织。课题组根据一周4节课的教学时数,各安排两节课在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机房教学安排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1~3个任务,在机房学生登录课程平台—查阅资料—协作学习—互发作业—互评互改—每组推荐一篇较规范的习作(原稿和修改稿),发给教师。比如教授“调查报告”“市场预测分析报告”等文种,教师可在教学主页上发布内容要求和写作格式,并提供有关网址,学生可在实地调查的同时,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互相讨论,按要求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熟悉并掌握了有关调查报告、分析报告的写法,锻炼了写作技能,同时也掌握了丰富的知识,锻炼了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又例如专用书信的写作,如应聘书、个人简历等,可积极引导学生从网上搜索更多的相关内容,了解成功的应聘书、个人简历的写法,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写出既符合规范,又个性鲜明的应聘书。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中,学生将逐步熟悉运用计算机搜索、组织、存储、传递信息的流程,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学习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在主体地位,按照教师交给的任务从网上寻觅、筛选、综合汇总资料,围绕问题进行阅读和写作;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导航者。教师要把握难点、抓住关键,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拨;小组成员则自主协作学习,突破难点,完成学习任务。“任务驱动,多维互动”注重“教、学、做”一体,以练促学,以评(评改)代讲,评练结合,重在应用。
多媒体教室教学主要是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进行评改。传统的应用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作业讲评。一个教师几十个学生,一本教材一张挂图、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是传统教学的全部,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因为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讲评时,仅依靠在黑板上板书示例局限性太大,往往只能展示一两个学生的文章片段,教师的讲评也只能是用语言来表达。单一的声音刺激,在学生头脑中较难形成深刻印象。传统教学信息量太小,对学生的学习也难起到全面认知的作用。把投影仪用于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投影仪可直接把学生作业投影出来,最大程度再现了学生习作的原貌。内容是否正确、用语是否准确、语气是否恰切、格式使用是否规范、文面是否整洁、是否有错别字等都可一目了然。这一方法在具体运用时,既可以教师为主导,亦可变更评改主体,由学生参与点评,实现教学互动。方法步骤一:展示作业→教师点评→学生修改→教师再评。方法步骤二:展示作业→学生互评互改→展示修改后的文本→教师收集反馈意见→教师总评。有了投影仪,点评、讲解、修改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完整呈现出来,这样在传统的声音刺激的基础上加上视觉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就会大大加深。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时,学生按照小组就座,互相讨论,共同点评。
3.学习方式。由网络本身的特点出发,使课程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享有充分的自由。大家若有问题,可通过QQ留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围绕问题互相交流解答,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即时地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所看到。通过网上交流讨论,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而反复地讨论也不断增强了学生学习成效。例如通知、通报与通告、公告等公文有很多相似相近处,学生不明它们的具体差异,通过反复地讨论、举例,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这几个文种的异同和写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参与讨论中不但提高了应用文写作技能,而且觉得自己所学对他人起到了帮助作用,自信心也相应得到了提升,学习成就感油然而生。
4.考核方式。应用文写作教学要真正提高水平和质量,其开放互动的教学思想一定要在评估方案和考试策略之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目标和性质,课题组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践考核,注重形成性考核,取消应用文写作期末考试,以每次任务为单元,把考试成绩满分100分分解至单元中,其中小组作业占 40%,组长评价占20%,个人作业占30%,学习态度占10%。如某班一学期学习应用文写作要完成15个任务,其中小组任务为10个,个人任务为5个,以A小组成员甲为例,假设A小组完成小组任务平均分为80分,按40%的比例则该组成员甲得80×40%=32分;如果组长对甲的小组表现评价是60分,按20%的比例则甲得60×20%=12分;个人任务中甲为50分,按30%比例甲得50×30%=15分;在课堂表现中甲从未缺勤,未扰乱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甲得100分,按10%比例甲得10分;把上述各项考核分加起来的总和就是A组成员甲在应用文写作的总评分,即32+12+15+10=69 分。此考核方式看上去似乎较复杂,但经过课题组的不断实践,此方式深为学生认同,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对待每次任务、注重团队协作,学生的实践技能也逐渐得到加强和巩固。
应用文教学要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结合范例,讲清应用文的性质、作用、范围、格式和写法;二是重视应用文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理解其语言特点,并指导学生模仿、掌握惯用语,力求简明、得体;三是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日常事务和社会生活指导学生练习应用。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整体建构之中。从实施效果看,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运用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明显增强,应用文写作技能不断得到强化,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虽然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有其优势所在,但也不能全盘否认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并不主张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彻底代替传统教学方式。我们采取的态度应该是正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把它作为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从而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作者:罗永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jsjwl/23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