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通讯论文
摘 要:谣言是一种未经证实的新异性信息,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这种人际传播的舆论形式与人们的心理有着密切联系。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突发9.0级大地震后,位于本州岛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出现核泄露,我国境内大量流言泛起,引起了民众不必要的恐惧和不安,进而在南部沿海、甚至一些内陆城市引发了“抢盐”风潮。本文分析了此次“抢盐”风波中谣言产生传播的过程和心理机制,以求抑制谣言。
关键词:谣言; 传播; 心理机制
1“抢盐”事件谣言概述
2011年3月日本因地震引发的大规模海啸之后,经由各种渠道传出的“服用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等谣言在短短两天之内席卷了整个中国,引发了民众大量抢购、囤积碘盐,进而演变成部分沿海、内陆城市大规模的“抢盐”风潮。各种各样的谣言广泛传播,在社会上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3月13号晚上10点零6分,这样一条微博开始出现:“詹浩:身处东海之滨,我表示日本核泄漏压力很大,看到学校核监控车压力更大,食堂盐开始放多了压力已经大到无以复加了。”
3月14号凌晨1点55分,新浪微博上出现了“日本滴朋友们台湾滴朋友们离日本近滴沿海朋友们,时刻注意核爆炸滴新闻,多吃点加碘盐买点儿碘化钾药片儿备着点儿,有备无患”。
3月15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样一条短信在人群中流传:“BBC报道,日本政府已经确认严重核泄漏,所有亚洲国家应该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首批污染物质下午4点就会到达菲律宾”。
3月16日下午,浙江绍兴首先报道了食盐销售一空事件,各地居民前往超市、便利店抢购食盐,致这些地区当天食盐的销售量比平时猛增了十几倍。随后茂名、阳江、湛江、佛山、南海、东莞、清远等地均出现食盐抢购。
对于这些谣言,显然不是简单的愚昧、无知就可以说明的。
2 谣言产生的心理基础
谣言实际上是舆论的一种畸形形态,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种现象。目前学术界对于谣言的定义仍有争议 。综合各方学者的描述,我们可以对谣言定义作如下概括:
“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诊释。”本文所探讨的“谣言”是一个广义的词语,涵盖了传闻、流言及小道消息等,是一种未经证实的新异性信息。在现实生活中,谣言孽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然而谣言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从上文所述谣言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谣言是未经证实的,所以是具有模糊性的,它是公众感兴趣的,即是指谣言对人们总具有某种重要性。
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谣言产生的一个公式:R=i×a。其中,R为谣言(rumor),i为谣言所涉及的事件之重要性(importance),a为人们对该事件认识上的模糊度(ambiguity)。这个公式说明,谣言的产生与谣言所涉及的事件的重要程度及人们对其认识上的模糊度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来说,事件越是重要,对事件的认识越是模糊、越是不可知,越能引发大规模的谣言。
(一)事件对于人们的重要性。日本核危机时期的谣言之所以会迅速产生并流传,一个最基本的因素是,它所涉及的客观对象是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并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性产生了利益共鸣,是谣言在人群之中得以传播的心理基础。
(二)信息的模糊性。可靠信息渠道的阻隔是谣言产生的因素之一。“抢盐”事件发生前,媒体主要报道关注点在日本本土核泄漏事件的发展上,忽略了“核危机”对国内民众的影响,于是在“抢盐”事件发生前曾出现一个“舆论真空期”。公众急于了解事件真实情况“对信息极度渴望”,在这种状况下,任何观点一旦迎合了心理群体当时的心理状态,就非常容易被选择,扩散。
(三)社会处于危机状态下。处于非常事件灾难社会环境中,这是谣言产生的客观要素。心理学分析表明,当人们在重大事件来临的前夕,或者对有可能到来的危险不甚了解之时,精神就会高度紧张,极易产生恐慌情绪。此时,若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草木皆兵,各种谣言也会乘机滋生蔓延。
由此可见,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谣言产生的温床。处于“核辐射”危机状态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容易产生恐怖与紧张感,谣言也容易产生。而“核辐射”事件的重要性和当时相关信息的模糊性是谣言形成的两个内在条件。
3 谣言传播模式
尽管事件的严重性和信息的模糊性,是“抢盐”谣言大规模流行的基本前提,但显然在谣言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所有谣言的都是围绕一个特定主题和内容传递的。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愿望、习惯、关心、偏见、期待对谣言进行个人的加工、改造,谣言一经传播,就会变得越来越离奇,越来越走样。
以下将从“抢盐”事件中谣言的流变,特别是绍兴等地的谣言来分析说明谣言传播的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不断简化。谣言的传播者为了特定的谣言主题和内容,将适合于自己所要传播的主题和内容的信息保留下来,而将其余与主题无关的细节加以忽略。
起初,绍兴电视台一档方言类节目在评论核辐射问题时说了句不轻不重的玩笑话,由于视频资料缺失,根据网络反馈,最初版本大致意思是:“核辐射来了,那么海水也要被辐射咯?那海边的盐场也要受影响了,不过这是不可能的,这么大的海洋咯,要污染也还早。”而在后来大范围传播时,原话中的玩笑成分以及“不可能”等否定内容被删减掉了,被简化成第一个谣言版本:
“核辐射来了,海水被污染了,海边的盐场受影响了”。海水污染、盐场受影响的内容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强化。
第二阶段,信息逐步强化 。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大量的背景材料中选择一定的细节,对某些能够提高谣言吸引力和传播程度的信息加以强调。在核恐慌的大背景下,市民直接拣信息中最恐怖、最重要的成分加以强化表达,演变成第二个版本:“核辐射来了,盐晒不出来了,多买点,以备不时之需。”在这里“抢盐”的动机和必要性被进一步具体化,突出强化,可信度增强。
第三阶段,信息裂变同化。在“核辐射”造成的心理压力下,人们在传递过程中刻意强调信息中最感兴趣、最能有效使接收者一起行动的语言部分。谣言的版本根据地区、个人不同,重新加以修改因此具有更加真实的近地性。于是从第二个版本出发,瞬间在人群中衍生出截然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都经过传递者的自我加工,产生高度的可信性。比如:
版本A:
“不囤盐,以后就没盐吃了,都被污染了!”
版本B:“盐里含碘,碘能防辐射,多吃盐能防辐射!”
流行于江西、安徽等内陆地区的版本C:“用盐擦身,可以防辐射!”。内陆地区远离海岸,对盐晒不出来和碘盐防辐射说法在大脑中无法形成共鸣,所以传播者将这些部分过滤,设法用自己现有的,类似经验去解释它,所以产生这一离奇的说法。
4 谣言心理机制分析
“抢盐”事件中的谣言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危机面前,心理上对威胁的一种抵御性反应和缓解压力的一种心理需要,面对“核辐射”的威胁,人们“急于寻求对情况之确切认识及危机之解除”其流传的内容表现了人们在心理上的动机和心态,是人的知识、经验、动机、情绪投射背景状态下的心理反应。
奥尔波特认为谣言本身在反映人心理上有两个社会性功能。
其一,是对个体不明的情况加以解释。在人们对核污染无法拥有控制力量的情况下,过度的担忧和恐慌会造成理性的丧失,人的心理极易接受暗示,一点点信息都会被不加思考的给以“放大”或“充实”,并迅速传播开去。“抢盐”事件中,普通民众心态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买盐行为是可以仿效的,即谣言的内容易于模仿,迎合了这种普遍心态。
其二,“抢盐”谣言的内容和传播满足了个体在紧张恐慌状态下发泄和释放心理压力的需要。在核危机事件影响扩大的过程中,为了单纯的“过瘾”或“宣泄”而散布手机短信或网络谣言的人并不少见。当人们处于恐慌和茫然不知所措之中时,通过对“抢盐”传言的传播,恐惧和慌乱情绪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对核辐射扩散带来的恐慌和可能导致的食盐紧缺的情绪迅速在人群中传播,推动着个体与集体行为保持一致,“大家都在买,所以我也来买了。”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进行过理性思考就做出了抢购的条件性反射,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从众心理推动了谣言的传播。谣言也就在这样的社会心理机制下,沿着歪曲的三段模式产生并传播开来。
小结:谣言的产生实际上是一种群体行为,沿着谣言传播的途径进行考察的话,可以发现谣言本身是一系列传播行为累加的结果。我们通过分析“抢盐”风波中不同的谣言材料,具体考察了“抢盐”事件中谣言产生的心理机制,能够使我们对谣言产生的内在机制获得常规性的了解,进而从心理根源上防止谣言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谣盐”是如何出笼的?《广州日报》,2011-03-19 .
[2]预言帝、抢盐帝、谣言粉碎机浮云朵朵后,你成长了吗?《南方都市报》,2011-04-01.
[3]谣“盐”何惑众?《南方周末》,2011-03-23.
[4]谁是谣“盐”风波受益者?《南方周末》,2011-03-24.
[5] 日本核辐射引发我国抢盐始末.《法制晚报》,2011-03-27.
[6]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8 .
[7] 王新平.媒体如何面对突发事件中的流言传播.《传媒观察》,2008(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sjlw/txlw/261467.html上一篇:论区县外宣新闻的策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