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信息安全
摘 要:事发突然、现场不明、时间紧迫……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赶赴事发现场。应该说,当人类进入“风险社会”[1]后,采写突发事件越来越变得常态化和复杂化,对突发事件的采访成为记者必须娴熟驾驭的一种采访本领。
关键词:重大事件; 县城; 常态化; 娴熟
笔者自1998年至今,先后只身奔赴抗洪一线、与非典患者面对面;第一时间到达“4.28列车相撞”、汶川特大地震等等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就此,笔者试图通过多年来采写重大突发事件的实践,探讨地方媒体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采访中怎样扬长避短,出色完成采访任务。
1 以快速反应制胜
想方设法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已成为常态化的工作。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2]。因为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从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扩大读者群。特别是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开启了全媒体时代的今天,突发事件的发生必然成为媒体可遇不可求、以此“争夺”读者的焦点。那么,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在媒体大战中取胜?首要的就是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特别是处于弱势的地市级媒体,更需要在第一时间进入。可以说谁先奔赴第一现场,谁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
当获知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思考,能够在瞬间判断和认定其价值,然后简化所有的外出采访所需的审批“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第一现场,才能在媒体的竞争中获胜。否则,如果受制于媒体按部就班的条条框框,媒体就会在竞争中缺失自我,陷于被动,消弱自身影响力,失去读者。因此,要争分夺秒地奔赴第一现场,距离新闻事实越近,新闻价值就越高。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多年来每当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都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现场,可以说在地市级媒体大军里,是率先派出记者奔赴异地采访重大事件的媒体之一。作者在近十年间,就曾先后参与了多次重大事件的采访。
1998年夏,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报社领导安排我奔赴江西九江地区抗洪一线采访。那时的采访条件异常艰苦,没有传稿设备、没有数码相机,没有车辆保障,发一张图片要找车跑到百公里之外的南昌,先冲洗出照片再求助当地媒体摄影部传回报社,一张图片传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手写后的文字稿件用传真机发回,但找电源成了每天的一项最重要工作,除了采访,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跑南昌、找电源上。但为了第一时间将稿件和图片传回报社,只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位住在圩堤帐篷的妇女被毒蛇咬伤,得知后笔者飞奔而去,现场看到医护人员一边紧急救助一边往担架上抬这位妇女,一副感人的画面摄入镜头中,一篇现场新闻跃入脑海里。之后,又跟随救护车到九江人民医院采访。这时中央、省市等媒体才赶到,因为在第一现场,文图并茂的特写《紧急抢救》见诸报端后,多家媒体纷纷转载。十几天的采访,用苦和累换来的是媒体的影响力和读者的赞誉,还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褒奖。
之后几年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不断强化媒体应急意识,无论是非典还是后来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都迅速做出反应,无论是人员还是资金,无论是设备还是版面等一切都开“绿灯”,所有“审批”程序简化,有力地保障了快速反应的需要,而且采访报道的经验更加成熟。2008年4月28日,山东省境内胶济线发生列车相撞特大事故,获悉后即驾车奔赴事发地淄博市周村区境内。烟台距离事发地300余公里,应该说在时间上与当地媒体相比不占优势,但是在紧急疾驶途中看到救护车、各类救助车、运送救援物质的一辆辆车呼啸而过。就此,通过手机向集团网站——水母网发送途中的所见所闻,很快将网友的情绪带入了现场;后来接连不断地所见所闻短信,将事件的现场气氛描绘得真实而详实。汶川特大地震在14时28分发生后,不到一个小时,集团领导即安排笔者和一位同事奔赴震区。因成都、绵阳机场关闭即转道北京,恰巧与中国红十字学会、国家地震局官员同机飞往重庆,而后又乘大巴奔赴成都。13日中午我们即发回了第一篇稿件——《“麻烦”中采访到的新闻》。可以肯定地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是全国地市级媒体进入灾区采访的第一批记者。正是如此,面对这些重大突发事件,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所属媒体(《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一直在本地市场独领风骚,牢不可摧,勇往直前。
2 以独家报道取胜
每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总有世界独家新闻发出。毋容置疑,重大突发事件后,很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后一个时期这个“焦点”仍会被许多读者所关注。那么,争分夺秒抢新闻,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记者共同的目的。但由于时间、距离、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等等因素,想抢到“首发”的重大新闻并非易事。
那么,如何在重大事件采写中取胜?实践证明,想方设法多采写“独家”新闻,特别是异地采访的媒体应该是法宝之一。在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就应打破常规、勇于担当、多动脑子、多动脚力,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了解事实、寻找新的主题。你紧盯现场,我去挖掘幕后的新闻;你注重事件的动态,我细致地采写发展的局势;你全面采访整体体现事件的全貌,我紧紧抓住至关重要的一个侧面。从而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丢我捡,你捡我丢。除此之外,还应发挥好公关和应变能力,将别人难以得到的线索和素材挖掘出来。总而言之,与众不同,才是采写独家的基础,写出好新闻的源泉。
2003年非典时期,烟台市所辖莱州发现一例“疑似”非典患者。 一时谣言四起:周边死了多少人,莱州城里空无一人,外商纷纷迁移等等,导致莱州以及周边地区人心惶惶。仅仅一名“疑似”非典患者,真像人们所说的那么恐怖吗?真相到底如何?主动请缨,领导大力支持,在确保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作为全国第一个走进莱州采访的记者,针对社会的谣言,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当晚赶回报社后即写出了《探访麻后村》、《与非典患者面对面》、《我站在莱州街头欢畅呼吸》等四个整版的长篇通讯,一个个谣言被击破,一个真实的莱州呈现给了读者。很快使整个莱州以及周边地区恢复了平静,社会逐步稳定,经济很快得到复苏。在“ 4.28列车相撞”特大事件采访中,是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第一次运用全媒体手段采写新闻的
尝试。在事发现场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家记者“长枪短炮”地架在哪里。凭心而论,作为地方媒体和他们在现场“拼”、“等”优势明显不足。就此我们兵分三路:一路在事故现场“守候”,一路奔赴事故处理小组和殡仪馆等地探访,一路去伤者所住医院采访。不多时,当一路记者走进已拧成“麻花”似的车厢探个究竟时,结果“发现第71具遇难者尸体”的消息通过手机发出后,系世界首发新闻;另一路去事故处理小组的记者“扮演”伤亡者家属,第一个拿到并用照相机拍下的“死亡者名单”,第一个出现在网站上。迅速让“烟台日报”和“水母网”字样伴随着新浪、网易等各大网站以及各大媒体的转载,传遍了世界;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采访中,我们同样避开地市级媒体的弱势,注重挖掘新闻要素,将视角重点放在大地震中的“烟台元素”,采写出这场巨大新闻战中的独家新闻,即满足烟台读者的第一需求,又通过一个个侧面反映地震的无情和人间的真情。5月16日,跟随救援的烟台消防官兵在绵阳地区安县长青山上开展救助行动。长青山海拔2700 m,大地震后茶坪乡唯一的进出山路由于山体闭合成为了一座“孤岛”。要营救被困群众,只能翻越这座海拔最低的大山。我们带上摄像机、照相机等所有“装备”,与官兵一起历时6个多小时,走过泥泞山脊、跨越地震裂缝、攀爬峭壁悬崖,用生命和汗水换来了一段极其珍贵的文图和录像。5月23日,中央电视台的讲述栏目,将我们拍摄的《大山里的营救》播出。在地震一周年之际,组织烟台的许多爱心人士一同奔赴灾区,组成《爱,直抵震区》采访团队,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同时,还与10多位在地震后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11名地震遗孤结为“对子”实行一对一资助。当年暑假期间,这些爱心人士将地震遗孤接到烟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直到现在,灾区与烟台人民的心始终紧紧地连在一起,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所属媒体推出的一篇篇独家报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重大事件的报道,除了挖掘独家新闻外,还硬做好新闻背后的新闻,注意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本地元素,拉近与本地读者的距离,体现出事件的独特性、全视角、本地化。当然,应该注意的是不可一味地追求独家,要做好舆论引导,全面、正确、理性地看待突发事件,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社会波动。
3 以广度深度获胜
打“组合拳”不间断地跟踪,必定受到广泛关注。重大突发事件的采写,除了牢牢把握好新闻的时效性和鲜活性,在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上也要下大力气,打好新闻报道的组合拳。实践中,我们深知,报道突发事件,由于事发突然、情节复杂、细节和背景因素尚待挖掘核实,同时群众对应急事件的关注点是多变、多样、多角度的,因此,采写中需要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清楚信息公开的难点和盲点,尽最大努力发挥媒体纵深报道、思想深邃、易于形成共鸣的优势,纵向挖掘、横向拓展,提升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价值,多角度全方位解读突发事件。
具体体会有三点:1)打出“组合重拳”。多年来,每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协调报道小组,打通各个业务通道,做到采访有指挥、发稿有安排,借助各种现代传媒手段形成互动,打破时空界限形成合力,使报道精彩纷呈。非典时期,我们奔赴一线采访的同时,后方编辑迅速组织了就“谣言与事实“为主题的五篇言论,和《首席记者踏访莱州访非典》的长篇通讯一同推出,形成了强有力的“组合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不仅如此,4.28列车相撞特大事故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利用全媒体手段在短信、视频、音频,图片等方面实施全面报道,加大、加长、加宽新闻链条,做出新闻的厚度和广度,一次次打出的“组合拳,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
2)挖掘人性光辉。在采写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中,要下大力发掘灾难中蕴含着更鲜活、更深刻的主题,通过报道让健全的人们体会到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要关注事件中老人、妇女、孩子以及困难群体的生存状态,引发人们的关爱和同情,打动读者;要做好警示报道,当好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同时针对事件引起的政府和社会行为进行报道,避免出现揭露式采访、泄露隐私等第二次伤害。“4.28列车相撞”发生后,前后方记者互动采写了“烟台人都是活雷锋”,“三个列车员与400条人命”等广受读者好评的通讯,并运用大量的相关链接,增强报道的广度。汶川特大地震中,受伤的北川县第一中学高一三班学生饶海燕,看到烟台5位好心叔叔不仅开车把她从绵阳送到千里之外的重庆,离别时每个人还悄悄地塞给她100元钱,感动之余,小海燕一边不停地说“谢谢大家了”一边在纸上重重地写了“烟台”两个字。一篇《受助孤儿含泪写下“烟台”》的通讯,感动了无数读者,被评为山东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优秀新闻作品奖。
3)不间断地跟踪。有突发性、动态性、继发性构成的突发事件,要探索弥补事实难于准确的方法,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要做到前面的报道不偏离事实、后续报道再跟进、补充、完善,逐步使报道脉络越来越清晰,直到准确、完整、全面。在汶川大地震采访中,在前方记者报道地震灾区一线的同时,后方记者采写了大量与震区相关的新闻,比如:救护车队启程、志愿者奔赴灾区、救助物质的运送等等,在这些相关的人员、物质到达灾区后,前方记者自然地接过后方记者的报道,形成一个具有连贯、整体的报道链条,让百姓详实地得知捐助的物质去向。由于所有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要不间断地跟进,做好发展和结局的报道。汶川特大地震后,我们先后做了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个春节和灾区人民过大年、一周年组织“爱,直抵震区”采访团赴灾区献爱心。可以说从地震的发生、救援、一直到援建结束,三年间没有任何间断采访,形成了连续性最强的跟踪深度报道,受到读者的强烈关注。
3 结束语
在采写突发事件多年的实践中,笔者总结了采访所需的准备,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哪一点做不好或遗忘携带,都可能给顺利采访和发稿带来麻烦。物品:记者证、笔记本电脑、摄像机(DV)、照相机、无线上网卡以及各种充电设备、海事卫星电话等,保障文图第一时间发回。沟通:随时与后方沟通必不可少,了解领导和编辑部意图,从中获得更多信息。协调:协调车辆保障,减少体力消耗,提高采访效率,特别是事件涉及地域广、人数多,车辆保障尤为重要。提醒:平时要注重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注意采写好第二现场、街谈巷议、当事人和旁观者,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来源,也是做好重大突发事件采写能否取胜必不可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奇. 贝克. 何博闻译. 风险社会,2004:18-20.
[2] 蓝洪文. 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 新闻界,1999(4):63-67.
上一篇:云计算的发展前景以及安全问题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对策